滑菇品种(菌株)工厂化栽培对比试验
2019-08-27常尚连毕云霞朱小乐
申 苗 常尚连 毕云霞 朱小乐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滑菇,又名滑子菇、珍珠菇,属球盖菇科鳞伞属,子实体丛生,含丰富的多糖,菌盖较黏滑,是世界上五大人工栽培的优质食用菌之一[1]。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蓬勃发展,但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种类少,造成单品种产能过剩,生产者经济效益下滑。因此加大适宜工厂化栽培食用菌新品种的开发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笔者进行滑菇工厂化条件下栽培的品种(菌株)比较试验,以期获得适宜工厂化栽培的滑菇优良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菌株)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及来源见表1。
表1 供试11个滑菇品种(菌株)及来源
1.2 供试培养基
(1)母种加富PDA培养基:土豆200 g(煮沸30 min,取滤液),葡萄糖20 g,硫酸镁0.5 g,磷酸二氢钾0.2 g,蛋白胨5 g,酵母粉2 g,琼脂20 g,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 mL。(2)原种培养基:棉籽壳88%,麸皮10%,蔗糖1%,石膏1%。料含水量60%~62%。(3)栽培料配方:棉籽壳40%,玉米芯50%,麸皮9%,石膏1%。料含水量65%~68%。
1.3 试验方法
1.3.1 菌丝培养试验
将长势一致、直径为0.4 mm的菌块接种到含等量加富PDA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心,在生化培养箱22℃避光培养。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测量第8天菌丝生长直径,计算菌丝平均生长速度。
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接种的菌块中心到菌丝生长边缘的直径/生长天数。
1.3.2 栽培对比试验
采用容量800 mL,口径为5 cm的原种瓶制备原种,每瓶含湿料400 g,每支母种接3~5瓶原种。在22℃下避光培养,待菌丝发满,用此原种接种栽培料。栽培瓶容量800 mL,口径为7 cm,每瓶装湿料450 g,每瓶原种可接5~6筐栽培瓶(每筐16瓶)。22℃避光培养。待菌丝发满栽培瓶,经菌丝后熟后可出菇。试验每个菌株栽培5筐。出菇室配备环境调控设备,调控温度14℃±1℃、空气相对湿度95%±2%、每60 h通风10 min,光照强度为100~200 lx。记录发菌时间、栽培周期及产量等。
栽培周期=栽培料接种至第2潮菇出菇采收时间
生物学效率=子实体鲜重/栽培料干重×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母种菌丝形态和平均生长速度
从图1中可见,供试滑菇品种(菌株)菌丝生长形态有差异。H1、H4、H5、H7、H8均无菇圈,其余品种有较多或少量的菇圈,H1、H4、H5、H6、H8、H9菌丝边缘不整齐有缺口,其余品种菌丝边缘整齐。从表2中可以看出,供试滑菇品种(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差别不大,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为H10,0.34 cm/d,H7最慢,仅0.23 cm/d。
图1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平皿培养菌丝形态
表2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平皿培养结果
2.2 栽培对比试验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H6栽培周期最短为125 d,其次为H3,133 d。栽培周期较长为H10、H8分别为145 d和144 d,其余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差别不大。其中滑菇H4未出菇。从图2供试滑菇品种(菌株)的出菇状态及表4可见,H6和H3出菇齐,菇蕾数量多,H1、H8、H10、H11菇蕾少,出菇不整齐。滑菇H6产量最高为2116.6 g/筐,生物学效率为94.49%,其次为H3,生物学效率90.43%,最小的为H8,生物学效率为64.33%。综合比较,表现最好为H3(滑菇126),其次为H3(滑菇C3-1)。
表3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栽培周期
表4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品性比较
图2 供试滑菇品种(菌株)出菇状态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滑菇品种(菌株)中,滑菇126(H6)和滑菇C3-1(H3)产量较高,且出菇齐,而奥羽32(H4)未出菇,考虑可能原因为菌种退化导致不能分化原基,还需进一步验证。供试滑菇品种(菌株)间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差距不大。滑菇126栽培周期最短,滑菇东北一号(H10)栽培周期最长。综合试验结果,表现最好为滑菇126(H6),其次为滑菇C3-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