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培养路径探析
2019-08-26万冠羽
关键词 新时代 大学生 法治素养 培养路径
作者简介:万冠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2018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9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这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充分表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使命,应当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健全法治思维和高超法治素养的时代新人。
一、大学生法治素养现状及成因
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大学生,要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明确法律规定、通晓法律常识,具备法律意识、规范法律行为,遵守法律规定、维护法律尊严,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校园犯罪问题日显严峻,违法犯罪案件的性质也日趋恶化。在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里,校园贷诈骗、网络传销、盗窃、人身伤害等案件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如北京大学学生吴协宇杀害母亲案、东北大学学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死亡案等等,这一系列令人扼腕的犯罪行为触目惊心。
由此表明,当前大学生法治素养普遍不高,存在一系列亟待改善和提高的问题。
一是法治知识缺乏。一些大学生不知道我国的宪法日、法制宣传日,不主动收看法治节目、阅读法律书籍,不关注热点案件,学习掌握法律知识兴趣不浓、主动性不高。
二是法治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不关心国家立法活动或相关法律报告,认为法律与学习生活联系程度不密切,对法律缺乏基本的认知、评价和理解,没有自觉地把法律当作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是法治信仰缺失。一些大学生只看重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而不去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普遍具有义务性法律意识,但缺乏权利本位理念;遵守法律不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而是出于对法律具有制裁性的敬畏。
四是法治行为能力偏低。缺乏守法的自觉性和用法的主动性,一些大学生不会主动参加学校或社会上举办的法治教育活动;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是首选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必要性
大学生法治素养是指大学生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方式,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治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大学生法治素养主要包含法治知识、法治意识、法治信仰、法治思维和法治行为能力等五个构成要素。当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重任,决定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加强大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是推进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有利于明确法律规定、健全法治意识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宪法、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尊崇宪法、尊崇法律的法治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法治观念。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规则意识,明确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意识,坚持依法办事,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当代大学生应当做到懂规矩、守规则、依规范,坚守规则红线、明确法律底线;增强程序意识,明确“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学会依靠程序办事,遵循程序要求,形成程序观念;增强平等意识,自觉维护和遵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之上没有特权”,坚持公平正义;增强权利意识,依法维权、护权,尊重和保障他人的权利,自觉维护自身的权利,以法律为武器自觉与任何侵权和不法行为做斗争。
(二)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领者,具备较高层次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学法、信法、守法、护法,引导大学生弘扬法治精神,坚定法治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法治,而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要义之一,就是要在树立法律权威的基础上,形成人们对法治的内在需求和内心拥护,使法治成为人们的精神认同与行动遵循,这也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要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坚定法治信仰的表率,带头树立崇高的法治信仰、坚定的法治信念、饱满的法治信心、良好的法治风范,成为在未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良好的依法执政、依法行事、依法办事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三)有利于培养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
大学生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学会和运用法治思维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法治思维侧重于对法律规则和法律手段的运用和重视,强调法律的权威、依法行动和依法办事。大学生树立法治思维,就是要树立权力服从于法律的权力思维、理性平等的权利思维、依法办事的程序思维、自觉主动的法律责任思维,提高法治的践行能力和运用能力。大学生应当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履行义务,明确滥用法律权利和违反法律义务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纠纷等法律问题。大学生通过掌握和遵守社会法律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思维,形成良好的法治行为习惯,提高法治素养,促进自身健康全面发展、成长成人成才。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路径
法治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就业创业必需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素养。高校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更新法治教育的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利用高校法治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传授必备的法律知识,营造浓厚的法治校园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治人,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
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堂是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锻炼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的主渠道。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所有专业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法律基础课程,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为拓展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面,高校有必要增加法律公共选修课程。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程教学的同时,增设若干门公共法律选修课程,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围绕法治领域的典型案例和热点事件,举案说法说理,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高校应该开设一些与大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相关的法律选修课程,并定期举办相关法律知识系列讲座,使大学生有机会弥补对基础法律知识了解的不足,强化自身的法治意识。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主题鲜明的演讲、辩论、讨论会等活动,使大学生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中得到法治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为大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强化法治理念,培养法治思维,践行法治行为,让大学生学法、知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能力。
(二)营造校园良好的法治育人环境
高校要着力加强法治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确保办学行为的合法性、正当性与规范性,在学校管理和服务中体现法治精神,依法依规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使大学生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管理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高校可以借助“3·15”消费者权益日、“6·26”国际禁毒日、“11·9”消防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关注《法律讲堂》《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开设法治大讲堂,邀请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公检法机关的业务专家,围绕当前的法治热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
另外,通过法治问题辩论赛、法制情景剧、专题论坛等校园法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设身处地地以法律工作者的视角思考问题,为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提供解决方案,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辨意识,促进大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同时,通过QQ、微信、微博、校园网平台等新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构建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媒体阵地。
(三)大力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是懂法、信法、用法、护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大学生树立法治信仰,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够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正当途径合理合法维权。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法治教育社会实践,通过去法院旁听、参观陪审团讨论、了解案件审判过程,组建大学生法律社团、模拟法庭,组织合议庭模拟法庭审理案件,培养大学生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提高大学生依法处理法律问题的法治行为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组织大学生到社区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到公检法机关调查访问、到监狱或劳教场所参观等,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尊严与权威,加深对法治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建立学校法律援助中心等大学生社团,借助专业法律咨询援助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法律援助,帮助解决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通过开展法治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所学法治知识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养成法治思维习惯,形成法治行为能力,将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陈赞宇,尹奎杰.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法治素养[N].光明日报,2018年9月20日第14版.
[2]向长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J].安徽文学,2018(9):121-124.
[3]张琴凤.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2):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