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血磷管理中的应用

2019-08-26叶燕芬黎银崧吴少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腹透达标率腹膜

叶燕芬 黎银崧 吴少丽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高磷血症是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约5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1,2]。2012年一项来自我国9个省28家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腹膜透析患者中高磷血症(>5.5mg/dl,1mg/dl=0.323mmol/L)患病率高达47.4%[3]。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腹透患者的血磷管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3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复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周岁以上;②接受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③意识清醒,智力正常,有阅读能力。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系统或脑血管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②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纳入研究共167例,男性93例(55.70%),女性74例(44.30%);平均年龄(52.72±13.78)岁;平均透析龄(39.99±32.94)月。至2018年9月份,退出共9例,其中死亡5例,转血透3例,肾移植1例。研究过程中有10例患者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1.2 PDCA循环管理法

1.2.1 计划 (Plan,P)

(1)现状调查。2018年1-3月收集数据,并使用血磷知识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发现167例患者血磷平均值为(1.92±0.58)mmol/l,达标69例,占41.32%,不达标98例,占58.68%。知识问卷含12个条目,内容包括疾病知识(3条)、饮食知识(4条)、药物知识(5条),平均得分分别为5(0,5)、5(0,10)、10(5,15)分。干预前腹透中心由一名专科护士负责,给予常规血磷管理,包括低磷饮食、磷结合剂服用注意事项、增加透析频率和总量等。

(2)原因查找。由护士长组建血磷管理小组,成员包括肾科医生1名及高年资护士等共计8人。小组成员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分析患者高磷血症的原因,整理并描绘成因果图。

(3)主因确定。对每位组员选定的3个主因进行统计,原因:①健康教育方法落后;②人力不足;③治疗方案单一共占78.82%,根据柏拉图80/20原则,确定以上三项为导致腹透患者血磷不达标主因。

1.2.2 实施 (Do,D)

(1)确定目标。根据柏拉图确定的78.82%作为改善重点,设定血磷达标率从41.32%提高至47.83%,并通过项目的开展,提升患者磷相关疾病、饮食、药物知识的掌握。

(2)制定策略。①实施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的教育方法。行为理论转变模式将患者的行为转变分为无意识期、有意识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4]。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了解患者所处的行为阶段,针对患者该阶段的行为特点,给予个体化教育。无意识期播放高磷血症的危害小光碟,使其意识到发生高磷血症的风险及危害;有意识期对患者进行示范教育,邀请家属一起关注患者的血磷管理,激励行为改变;准备期为基于问题的学习阶段,科室制定降磷药物服用小卡片、自我管理小册子,指导具体的血磷控制技巧;行动期让患者之间形成一对一帮扶,微信群定期发布饮食和用药相关知识,消除不遵医嘱的逆反行为;维持期评比明星患者,给予表彰和小礼品,鼓励其行健康行为的转变及维持。②增加一个腹透门特护士岗位,在项目开展期间主要负责患者血磷知识的教育。我们邀请医生及药师对专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体磷代谢机制、限磷饮食、降磷药物的使用、腹膜透析处方的调整等。③2018年6月开始联合多科开展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自体前臂移植术。对符合手术指征的腹透患者尽早进行甲状旁腺手术,减轻患者并发症。甲状旁腺术后腹透门诊进行个性化跟踪随访。

1.2.3 检查 (Check,C)

成立血磷管理质控小组,该小组按计划表检查项目落实情况。检查内容包含:专职护士的理论知识、健康教育方法、辅助工具制作进程,评估血磷控制的达标率,患者血磷知识知晓情况。1.2.4 处理 (Action,A)

8人管理小组每月举行会议,以病例分析的方式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制定新的计划,推动下一个循环。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对符合正态独立方差齐的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对符合正态分布不同时点的计量资料进行球对称性检验,符合条件的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符合球对称性条件时,当Eplison(ε)≥0.75时使用Huynh-Feldt(H-F)法进行球对称系数校正,两两比较选用Bonferroni法。对不符合正态分布、方差不齐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50(P25,P75)】进行描述,运用配对Wilcoxon检验进行两组间差异性比较。对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n(%)】进行描述,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检验水准a=0.05(双侧),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膜透析患者血磷值、达标率变化

经6个月PDCA循环管理,患者血磷平均值从干预前(1.92±0.58)mmol/l下降至(1.72±0.50)mmol/l;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干预6个月患者血磷值低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患者的血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率从41.32%明显提升至56.33%,超过目标值47.83%;经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干预前、干预3个月和干预6个月达标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的血磷达标率高于干预前(P<0.05)。结果见表1。

表1 :腹膜透析患者干预前后血磷值、达标率比较

2.2 腹膜透析患者血磷知识知晓变化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6个月后患者血磷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腹膜透析患者调查问卷得分比较P50(P25,P75)

3 讨论

3.1 改善人力配比,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腹膜透析患者血磷管理

良好的培训计划及足够的培训时间与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关[5]。欧美国家腹膜透析护士与患者比例是1:15~20,国内卫生部与中华肾脏病学会SOP腹膜透析护士与患者比例是1:50[6],而我中心的护患配约1:280,护士在承担患者的培训和随访之余,还要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繁多。增加一名腹膜透析专职护士,能有效增加与患者健康教育的时间,提高血磷管理质量。行为转变理论有别于传统的说教方式,它针对个体行为处于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技巧,被证明在透析患者的血磷管理中行之有效[4]。本研究应用行为转变理论的方法实施干预,患者问卷得分从改善前 5(0,5)、5(0,10)、10(5,15)分提升为 5(5,10)、10(5,15)、10(5,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开展甲状旁腺切除术能有效提升患者血磷管理达标率

多项研究证明通过甲状旁腺切除术改善患者高磷血症、钙磷代谢紊乱等效果显著[7,8]。2018年6月本科联合多科开展腹膜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自体前臂移植术,降磷效果显著。

3.3 PDCA循环管理有效改善腹透患者的高磷血症

目前高磷血症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饮食、透析和磷结合剂治疗,对于如何合理饮食限磷、加强透析效率以及正确使用磷结合剂尚存在诸多难点[9]。腹透患者血磷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从患者及科室现存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出教育方法落后、人力不足、治疗方法单一为根本原因,应用目标管理、头脑风暴、行为转变理论、甲状旁腺切除术等手段,在实施中不断改进方案,干预6个月后达标率从41.32%提升至56.33%,超过目标值47.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现管理科学化、质量阶梯式上升特点[10]。

综上所述,PDCA循环管理法是一种全面、有效管理方法,应用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磷管理,能有效提升血磷的达标率,有助于磷知识的掌握。

猜你喜欢

腹透达标率腹膜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实施腹透患者照护性参与自我管理降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研究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腹透加中药保留灌肠与单纯腹透治疗慢性肾衰对比观察
粤北地区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术后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