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对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9-08-26魏小娟王云溪

中成药 2019年8期
关键词:克罗恩肠病炎症性

郭 艳, 魏小娟, 王云溪

(新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 新乡453000)

克罗恩病是一种炎症性肠病, 病变大多位于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 呈阶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 腹泻、 腹部包块、 体质量下降、瘘管、 肛周病变、 肠梗阻等, 病情易反复发作, 重症患者迁延不愈, 预后不良[1], 最常见于青年期,发病高峰年龄为18 ~35 岁, 中国总体发病率及患病率分别为0.848/10 万人和2.29/10 万人[2], 虽然仍属少见病, 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3]。

目前, 克罗恩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和特效药物, 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急性症状、 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 延缓复发、 防治并发症、 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 氨基水杨酸制剂、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抗TNF-α 单克隆抗体是常用药物[4], 但存在部分患者疗效差、 耐受性低等问题[5]。 中药对克罗恩病治疗具有一定效果与优势[6-7], 其中固肠止泻丸具有调和肝脾、涩肠止痛的功效, 不仅能缓解临床症状, 还可调节炎症因子, 促进黏膜愈合[8-9], 故本研究观察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对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5 年9 月至2018 年6 月收治于新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80 例克罗恩病患者(稀便≥2 次/d),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 其中观察组男性23 例, 女性17例; 年龄26~55 岁, 平均年龄(38.49±7.46) 岁;病程2 ~11 年, 平均病程(6.67±2.60) 年; 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CDAI) 评分 (177.45±20.11)分, 而对照组男性22 例, 女性18 例; 年龄23 ~57岁, 平均年龄(37.54±6.46) 岁; 病程3 ~15 年,平均病程(7.52±3.31) 年; CDAI 评分(177.30±19.93) 分。 2 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2018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炎症性肠病学组修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4]中克罗恩病临床诊断标准, 并采用Best 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计算法[10], 评分为150~220 分。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1.2” 项下诊断标准;②年龄18 ~70 岁; ③自愿接受治疗,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瘘管、 癌变、 肠梗阻或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②经治后疾病复发; ③合并严重心、 肝、 肾、 造血系统等疾病; ④对本研究药物有过敏史。

2 方法

2.1 给药 2 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如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紊乱、 调节肠道菌群、 肠道黏膜保护等。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德国Losan Pharma GmbH, 批号H20150124),0.5 g/次, 3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固肠止泻丸(由乌梅、 黄连、 干姜、 木香、 罂粟壳、 延胡索等组成, 西安阿房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Z61020378), 4 g/次, 3 次/d。 2 组均连续治疗60 d。

2.2 指标检测 ①临床有效率; ②中医证候疗效;③CDAI 评分; ④红细胞沉降率(ESR) 及C 反应蛋白(CRP)、 肿瘤坏死因子(TNF) -α 水平。 其中, ESR、 CRP 水平由新乡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检测, TNF-α 水平送往金域医学检验中心用ELISA法检测。

2.3 疗效判定

2.3.1 临床有效率 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4], 分为临床缓解(临床症状消失, 内镜、 影像学检查显示溃疡、 炎症好转, 或CDAI 评分<150 分);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CDAI评分下降≥70 分[11]);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内镜、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无改善或加重, 或CDAI 评分升高≥70 分[11])。

2.3.2 中医证候疗效 采用积分法观察腹痛、 腹胀、 腹泻、 脓血便、 里急后重、 嗳气、 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按其轻、 中、 重程度分别计为1、 2、3 分, 无症状则为0 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及《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13], 拟定疗效评定标准为临床缓解(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症状积分减少≥95%)、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总积分减少≥70%)、 有效(临床症状好转, 总积分减少≥30%)、 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 总积分减少不足30%), 疗效指数=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100%; 有效率= [(临床缓解+显效+有效) /总例数] ×100%。

2.4 随访 治疗期间, 通过门诊或住院复诊、 电话随访患者情况。

2.5 不良反应 第4 周抽血查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指标, 并对2 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

2.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1.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n=40]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 n=40]

3.2 中医证候疗效 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2 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n=40]Tab.2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 n=40]

3.3 CDAI 评分 治疗后2 组CDAI 评分显著降低(P<0.05), 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3。

表3 2 组CDAI 评分比较 n=40)Tab.3 Comparison of CDA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0)

表3 2 组CDAI 评分比较 n=40)Tab.3 Comparison of CDA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4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95_236_991_1194_1040.png观察组 177.45±20.11 85.70±14.39#*对照组 177.30±19.93 111.30±42.35#

3.4 ESR 及CRP、 TNF-α 水平 治疗后, 2 组ESR 及CRP、 TNF-α 水平显著降低, (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见表4。

3.5 不良反应 2 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无患者退出或中断治疗。

4 讨论

克罗恩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 肉芽肿性、 炎症性肠病, 临床表现呈多样化, 症状迁延难愈, 复发率高[4], 临床上常用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 来评估其严重程度, 并进行疗效评价[14]。 对于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4]推荐美沙拉嗪治疗, 尤其是结肠型、 回肠型、 回结肠型,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疗效欠佳, 治疗一段时间后需按照中度活动期的处理方法给予激素治疗, 故在轻度活动期尽量控制症状、 避免进展仍是治疗需突破的关键之一。

表4 2 组ESR 及CRP、 TNF-α 水平比较(s, n=40)Tab.4 Comparison of ESR and CRP, TNF-α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40)

表4 2 组ESR 及CRP、 TNF-α 水平比较(s, n=40)Tab.4 Comparison of ESR and CRP, TNF-α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n=4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images/BZ_95_236_1434_2244_1534.png观察组 35.08±4.54 15.83±3.71#* 37.40±4.21 16.30±3.69#* 4.05±0.93 1.38±0.63#*对照组 35.18±4.35 25.15±4.17# 37.48±4.15 25.70±3.80# 4.03±0.89 2.08±0.86#

克罗恩病可归属于中医“泄泻” “腹痛” “肠痈” 等范畴, 治疗大上多主张健脾和中、 疏肝理气、 涩肠止痛[15], 台湾一项调查显示, 37% 炎症性肠病患者曾寻求过中医药治疗[16]; 相关研究也表明, 中医药可缓解炎症性肠病患者急性期症状,并防止其复发[17]。 固肠止泻丸由乌梅、 黄连、 干姜、 木香、 罂粟壳、 延胡索组成, 方中乌梅、 罂粟壳涩肠止泻, 黄连燥湿止泻, 干姜温中和胃, 木香行气止痛, 延胡索疏肝行气, 全方共奏调和肝脾、涩肠止痛之功效, 被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13]推荐为肝郁脾虚证用药。

本研究发现, 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时可提高临床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 改善CDAI 评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固肠止泻丸抗炎、 镇痛、 提高机体免疫力、 调节胃肠功能[9,18]相关。 吴光辉等[9]报道, 固肠止泻丸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 促进肠道黏膜愈合, 但目前尚未有该制剂应用于克罗恩病的研究, 而本研究首次对其进行研究, 发现它能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临床症状。

前期报道, 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ESR 及CRP、TNF-α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而且无论是无症状或处于缓解期的患者, 上述指标升高都提示病情可能复发[19-20]。 本研究发现, 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后ESR 及CRP、 TNF-α 水平下降程度大于单用美沙拉嗪, 提示联合用药能更好地调控炎症因子水平, 但由于样本量及研究时间限制, 疗效与疗程的关系暂不明确, 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作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 对于轻度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 固肠止泻丸联合美沙拉嗪不仅可改善临床症状, 还能减轻炎症反应, 同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克罗恩肠病炎症性
无法进食、暴瘦腹泻……警惕“穿肠烂肚”的“绿色癌症”
克罗恩病一种消化道疾病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克罗恩病组织中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4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肠易激综合征重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