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件敦煌古藏文寺院帐簿研究

2019-08-24贡保扎西

敦煌学辑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粟米粮库账簿

杨 铭 贡保扎西

(1.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2.西南民族大学 藏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据初步的统计,从敦煌莫高窟流出的数千件藏文文献中大多数是佛教经典,能归类于社会经济或语言文学类的不到一千件,其中的契约文书近90件。再作细分,得借贷契约56件,其中无息借贷契46件,有息借贷契1件,质押借贷契3件,帐簿6件。而同一时期即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汉文契约文书,初步统计在60件左右。在之前的研究中,有学者综合不同语种的契约做了一些专题研究。[注]譬如郑炳林、高伟《唐五代敦煌酿酒业初探》,《西北史地》1994年第1期,第29-36页;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2-18页。后者引用了相关的汉、藏文书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酿酒业进行了讨论,其中包括部分引用了本文讨论的P.t.1104文书。但相关研究远未穷尽,譬如在同时期的汉、藏契约文书中,所载的人物、事由,或者说债权人、借债人乃至所借物品等是否能够勘同?能否对汉、藏两种契约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某些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这一方面,陈国灿先生近期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颇具新意!陈先生以吐蕃时期沙州永寿寺为例,比较了相关的汉、藏契约,认为公元832年是吐蕃占领敦煌时期判断契约文书年代的分水岭,凡汉文书写的契约其地支纪年均在公元832年以前;凡用吐蕃文书写的契约基本上都是公元832年或其以后的契约。基于这一分析,陈先生得出一个新的观点,即吐蕃官府曾规定从该年四月起民间契约改用藏文缮写。[注]陈国灿《对敦煌吐蕃文契约文书断代的思考》,《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

为承继陈先生的学术研究,沿续其学术思路,本文选取两件有关联的古藏文寺院出便粮历进行释读。根据已有的研究,这两件藏文寺院出便粮历大致写成于9世纪上半叶,主要内容是为接待来沙州巡视的吐蕃官吏,由沙州部落官吏、百姓和僧官、僧人借贷寺院粮库的粮食,用于酿酒或沽酒,而部落官吏和僧官的债务由其佣奴或寺户归还,部落百姓和僧人的借贷则需要自己偿还。这种由粮食“接收人”或契约“保人”归还僧俗官吏所借粮食的情况,在吐蕃时期的汉、藏文契约中比较特殊。本文将这两件契约的内容与相关的汉文文书进行综合研究,挖掘出其中一些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相信对研究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历史有补证作用。

一、古藏文某寺账簿文书释读

(一)吐蕃狗年(842)某寺出便粮历[注]此件文书的图片见于Macdonald-Spanien,A. et Yoshiro Imaeda. Choix de documents Tibétains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éque Nationale complété par queques Manuscrits de l’India Officeet du British Museum , Tome II, Paris, 1979,Pl.445.有关研究见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Daizo Shuppan,Tokyo,1995,pp.225-237;杨铭、杨公卫译,赵晓意校《敦煌西域出土的古藏文契约文书》,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41-255页。又,武内绍人对此件及后一件契约的编年,原作830/842年。根据陈国灿先生的上述观点,本文把此件和后一件契约的写成时间订为公元842年。陈国灿《对敦煌吐蕃文契约文书断代的思考》,《西域研究》2016年第4期,第1-6页。

原件出自敦煌莫高窟,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P.t.1104。由两张粘在一起,一张完整,高30.5厘米,宽45厘米;另一张破损,一边被撕毁,残高11.5厘米,宽29.2厘米。相连纸张的一面是一份汉文写本,落款为“河西节度使太傅”,写成于归义军时期,具体为10世纪中期;另一面的藏文共29行,明显写成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注]关于这件契约,王尧和陈践两位先生曾进行过译释,对照其文,似非逐字汉译。详见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23-27页;郑炳林、黄维忠主编《敦煌吐蕃文献选辑·社会经济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第48-52页。

文本古藏文拉丁字母转写:

A

1 /:/blon stag zigs la slan vbul bavI rgyur vbras shol khal bzhI phogste sgyevu

2 ka la gtad// (两枚圆形朱砂印记)

B

3 //ja me ting gi stsang bang ph[y]agste khre rul khal brgyad byung bavI nang na/khal

4 gnyis nI vol byir skyems rgyur rung ba vdra nas skyems rgyur chang pha la gtad

5 khal drug ni rul tshabs cheste sgyevu ka la gthad / / (一枚朱砂印记)

C

6 /:/khyivi lovi ston ston sla ra bavi ngo la/ /dmag dpon spyan blon stag zigs mchis pavi tshe / sde bavi tshogs skyems [rgyu]

7 ma mchis nas / / lha rIs gyi stsang las khre shol khal bcu zhig snga gyar du mnoste vtshalte /snying tsoms

8 gyi sde cang weng yir dang / stong sar gyi sde 1I dzin dar gyis mnos pha / / lan vdivI ston sla tha cungs nya tshun cad

9 lha ris gyi bang sgor vbul bar bgyis dusu ma phul na gyur du dbab [cir] khong tavi sgo nas dbrog par

10 bgyis nas sug rgyas btab pa// (两枚圆形朱砂印记)

D

11 / / gong ma dang dus gcig du / lha ris gyi s[ts]ang las khre shol khal bcu / blon klu bzang gis gyar por vtsal

12 te / lan vdivI ston sla tha cungs nya la lha ris gyi bang sgor vbul bar bgyis pavI gtan pa an lha v[du]

13 [---]/ cang dzin dar dang / khang cevu cevu dang / cang pug tse la bcaste / dusu ma phul na gyur du dbab cir

14 khong ta rnams dbrog par bgyis / vdi rnams kyang gchog gi [g]tan pa gcig la bcaste

15 sug rgyas btab pha /

15a (倒写:) khang cevu cevuvi sug yig tshad

15b (倒写:) cang dzem tsin gyi sug yig tshad

E

16 //ston sla [ra] ba gnam stong gI gdugs la/lha ris gyi stsang las/khre shol khal bcu zhig/blon

17 ldong bzang gis gyar phor vtshal pha / blon stag zigs mchis pavI tshe skyems rgyur vtshal ces

18 mchi nas / zhang lon gyi bran dru gu legs cung dang / sheg ne ne / / gis mnos te /lan vdi

19 ston sla vbring pho gnam stong tshun chad lha ris gyi bang sgor vbul bar bgyis /dusu ma

20 pbul na gyur du dbab cir khong ta legs cung lastogs pavI sgo nas dbrog phar

21 bgyis te sug rgyas btab pha // (一枚朱砂印记)

F

22 // gong ma dang dus gchig du / blon stag zigs la slan chang rgyu khre khal bchu phogste / sgyevu

23 ka zhen vdo dang vbe tse la gthad // se

G

24 /:/gong ma dang dus gchig du / blon khri brtsan gyis yang khre khal lnga gyar phor [---]

25 pha im tsi hvan gis mnoste / sngar khal nyi shu vtshal pa dang dus gchig du/[vb]ul

26 bar bgyis dusu ma phul na gyur du dbab cir* * * sgo nas vphrog par bgyis

27 nas sug rgyas btab pha //

H

28 /:/blon stag zigs bsu skyel gyi sug thab sbyar bar skyems rgyu khre khal bzhi phogste

29 rgyevu ka la gthad //

…………………………

汉文译文:

A

1-2 为供奉论·悉诺昔(blon stag zigs), 收缴粟米四驮,交给背夫(sgyevu-ka)。(两枚私印,字迹无法辩认)。

B

3-6 清理甲麦町(ja- me-ting)的粮库后,发现腐烂粟米八驮;其中,两驮作为以后酿酒的原料交给酿酒师(chang-pha)。另外六驮因腐烂严重,交给背夫〔处置〕。(一枚私章,字迹无法辩认)。

C

6 狗年秋七月初,都护将军(dmag-dpon spyan)论·悉诺昔来时,

6-8 由于部落百姓缺乏〔酿〕酒的原料,从寺院的粮库中预借粟米十驮;悉宁宗部落(snying tsoms gyi sde )的张文秀(cang weng-yir)和悉董萨部落(stong sar gyi sde)的李进达(li dzin-dar)接收。

8-9 归还时间,商定在秋九月十五日之前,归还到寺院的粮库门口。

9-10 若不按时归还,不管换成何物,均可从他们的门口夺走,并盖私章。(所附两枚私印被划除,印文无法辨认)

D

11-12 与上件〔账簿〕同时,论·矩立藏(blon klu-bzang)从寺院粮库中借粟米十驮。

12-13 并商定在今年秋九月十五日之前,归还到寺院的粮库门口。保人为:安拉堆(an lha-vdus)、张金达(cang dzin-dar)、康却却(khang cevu-cevu)和张埔子(cang pug-tse)等。

13-14 若不按时归还,不管换成何物,〔均可〕从他们〔家中〕夺取。

14-15 这些〔人〕也作为一方保人,并盖私章。

15a (上下倒写:)康却却(khang cevu cevu)的签名。

15b (上下倒写:)张忠信(cang dzem-tsin)的签名。

E

16-17 秋七月三十日午时,论·佟藏(blon ldong-bzang) 从寺库中借粟米十驮。

17-19 声称是论·悉诺昔来时,作为〔酿〕酒的原料,由尚论的奴仆突厥人勒春(dru-gu legs cung)和石那那(sheg ne ne)接收,

19-20 并约定在今年秋八月三十日之前,归还到寺院粮库。

20-21 若未按时归还,不管换成何物,均可从勒春等人的家中没收。

21 并盖私章。(一枚私印被划除,上面字迹无法辨认)

F

22-23 与上件〔账簿〕同时,作为论·悉诺昔来时〔酿〕酒之原料;借粟米十驮,交给背夫郑奴(zhen-vdo)和白则(vbe-tse)。(一枚私印,字迹无法辨认)。

G

24-25 与上件〔账簿〕同时,论·绮力赞(blon khri-brtsan)再预借粟米五驮,由阴孜罕(im tsi-hvan)接收。

25-26 与原先所借的二十驮,同时归还。

26-27 如未按时归还,不管换成何物,〔中残〕可从〔阴孜罕〕家门口夺走。

27 并盖私章。(一枚私印,上面字迹无法辨认)

H

28-29 作为设宴迎送论·悉诺昔时的酿酒之原料,借粟米四驮,交给背夫。(一枚私印,字迹无法辨认)。

(二)吐蕃某年(842)某寺出便粮历

原件出自敦煌莫高窟,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P.t.1203。文书写在一张纸的两面,上端、底边均被撕毁,高17厘米,宽29厘米,两面共存藏文24行,以下分别编为A-E、F-J。本文书与前件P.t.1104便粮历密切相关,即两件文书的借出方属于相同寺院,且书写时间相同。[注]此件契约图版除了见于Choix de documents Tibétains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éque Nationale complété par queques Manuscrits de l’ India Officeet du British Museum , Tome II, Pl.486.以外,又见于金雅声等主编《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古藏文文献》第1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彩版第3页。相关译释情况与P.t.1104略同,除了前面的注释以外,尚可见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第23-27页;郑炳林、黄维忠主编《敦煌吐蕃文献选辑·社会经济卷》,第48-52页。

文本古藏文拉丁字母转写:

A

1 //gong dang dus gchig du mjang meng ting g[i] stsang bang du ci [tse]khal bce blon klu bza[ng] gis

2 gyar por vtshal te / lan vdivi ston sla vbring po nya la / slar lha ris gyi bang sgor vbul bar bgyi[s]

3 pavI gtan pa / an lha vdus la bcaste / sug rgyas btab // (一枚朱砂印记)

B

4 //mkhan po tshangs gI rgyal po khre khal drug gyar por vtshal te / ston vbul bavi

5 gtan pa lI dpal legs dang cang cung cung la bcaste sug rgyas btab / / (两枚圆形朱 砂印记)

C

6 //ban de dpal dbyangs khre khal lnga gyar por vtshal te/lan vdivi ston vbul ba[r]

7 bgyis na sug rgyas btab / / (一枚朱砂印记和四个汉字:)赤没昔(?)子

D (稍小的字体:)

8 /:/stsang [vb]ogs rIng lugs gyis phul bavI sdom dang sbyar na khre khal phye dang gsum shor pa ston sgyevu kas vbul bar bcad//

E

9 /:/dbyar sla ra ba tshes nyi shu gsum la / srog mkhar gyi stsang bang nas / gro khal bdun cu//

10 phogste / blon khri brtsan la gyar por stsal nas / lan vdIvI ston sla vbring po nya la lha ris

11 gyi bang sgor vbul bar bgyis pavI gtan pa chis ka im dzi hvan dang/ den tsheng la bcas

12 te sug rgyas btab//

F

1 an ta ma dang la khal// [---] [khre] khal gny[i]s //jevu wen beng dang / vgem ing tse [/]

2 la khre khal re re gyar por vtshal te / lan vdivi ston vbul bar bgyis nas / khong ta rnasm

3 sug rgyas btab/(三枚圆形朱砂印记)

G

4 //snying tsoms gyI sde dzevu chevu tse khre khal gchig gyar por vtshal te/lan vdivi ston vbul bar

5 bgyis nas sug rgyas btab//

H

6 //stong sar gyI sde [g]evu dge legs gyis khre khal lnga gyar por vtshal te/lan vdivi ston [sla] vbring po

7 nya la vbul bar gtan pa ha dze tsheng la bcaste/sug rgyas btab//(两枚朱砂印记)

I

8 //blon mdo brtsan gyis khre khal lnga gyar por vtshal te/ston sla vbring po nya la vbul bar/

9 gtan / rgod sar gyi sde meng dar tse la bcaste sug rgyas btab//

J

10 //mkhan po hong ben gyis khre khal nyi shu gyar por vtshal te / khyivI lovi ston

11 sla vbring po nya la / slar lha ris gyi bang sgor vbul bavI gtan pa ha dze tsheng la bcaste sug rgyas btab//(一枚朱砂印记) khre khal nyi shu vdi / mkhan povI skrum mar srang re sngan chad ma mnos pavi rin [d]u

12 slad kyis stsi zhing gcad /

……………………………

汉文译文:

正面

A

1-2 与前件〔账簿〕同时,论·矩立藏(blon klu bzang)从羌麦町(mjang meng ting)的粮库中,借粟米(稷子)十驮,

2-3 定于今年秋八月十五日,归还到寺院的粮库中。保人为安拉堆(an lha vdus)等;

3 并盖私章。(一枚私印)

B

4 堪布仓吉甲波(mkhan po tshangs gI rgyal po)借粟米六驮,

4-5 并定于秋季偿还,保人为李贝勒(li dpal-legs)和张重重(cang cung-cung)等,并盖私章。(两枚私印)

C

6-7 和尚贝央(dpal-dbyang)借粟米五驮,定于今年秋季归还,附其私章。(一枚私章和汉文签名)“赤没昔(?)子”

D(以更小字体写在文本C和D间的空白处)

8 按照仓库规定,核算已收粮食与征派的数量,缺失粟米两驮半,秋季由背夫偿还。

E

9-10 夏四月二十三日,从苏卡尔(srog-mkhar)粮库中,借小麦七十驮,交给论·绮力赞(blon khri-brtsan)。

10-11 定于今年秋八月十五日,归还到寺院粮库中。保人为马夫阴孜罕(Im dzi hvan)和田灿(den-tsheng)等。

12 附其私章。

背面

F

1 安达玛(an ta ma)与……驮,粟米两驮,赵温本(jevu wen beng)和严英子(vgem ing-tse),每人各借粟米一驮。

2-3 定于今年秋归还,并盖其私章。(三枚私印)

G

4-5 悉宁宗部落的曹却子(dzevu chevu-tse)借粟米一驮,定于今年秋季归还,并盖私章。

H

6-7 悉董萨部落的高格勒(gevu dge-legs)借粟米五驮,定于今年秋八月十五日归还,保人为何泽生(ha dze-tsheng)等,并盖私章。(两枚私章)

I

8-9 论·多赞(blon mdo-brtsan)借粟米五驮,定于今年秋八月十五日归还。

9 保人为阿骨萨部落的孟达子(men dar-tse),并盖私章。(两枚私章)

J

10 堪布洪辩(mkhan po hong ben)借粟米二十驮。定于狗年秋八月十五日,送到寺院的仓库归还。保人为何泽生(ha dz-tsheng)等,并盖私章。(一枚私章)

11-12 此二十驮粟米,作为堪布的供养,与以前接收的酥油一两同价。

二、账簿记载的人物和特殊借贷方式

以上两件文书记载了不少的人名和地名,有处于事件中心的吐蕃高官,出借粮食的寺院仓库的地名,借贷粮食的部落官吏、百姓和僧官、僧人,以及名为见证人、保人,实为负担债务的佣奴或寺户等。以下择其要者考述之。

(一)部落官吏、僧官和其他人名考释

1.论·悉诺昔(blon stag zigs)

“论·悉诺昔”出现于第一件账簿中5次。这两件账簿的主要内容,均涉及寺院粮库支出粮食,供接待论·悉诺昔沽酒所用。这些内容表明,论·悉诺昔对于敦煌的造访是如此重要的事件,以致敦煌的寺院、当地官吏和部落百姓必须为接待他而提供宴会的饮酒。论·悉诺昔在P.t.1093中被提及是龙年(836?丙辰)召开的德论会议的一名召集人[注]Lalou,M. Inventaire des Manuscrits tibétains de Touen- houang conservés à la Bibliothéque Nationale (Founds Pelliot tibetain ), II. (No.850-1282 )1950, Paris,p.58.,同样他可能与822年立于拉萨的唐蕃会盟碑(北面36-37)中的“论悉诺昔乾窟”( blon stag-zigs rgan-khol)是同一个人。[注]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第20页。虽然他在会盟碑中的官职是“大节儿主审官”,在本文讨论的账簿中官职是行6中显示的“都护将军”(dmag-dpon spyan ),因为本账簿写成的时间要比唐蕃会盟碑晚20年,所以武内绍人认为,可以假设论·悉诺昔后来官至瓜州军帐的都护(spyan),在文书中提到的年代,他正在巡视沙州(敦煌)地区。[注]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Daizo Shuppan,Tokyo,1995,pp.229-230.

2.论·矩立藏(blon klu bzang)

“论·矩立藏”见于两件账簿中共计2次,是一名债务人。这名吐蕃部落官吏的名字也出现在P.t.1078bis和P.t.1111中,前一文献作“都督论·矩立藏答克”(to dog blon klu bzang stag skyes)[注]P.t.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载郑炳林、黄维忠主编《敦煌吐蕃文献选辑·社会经济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170-171页。;在后一文献中,他是负责清查吐蕃统治下瓜州和沙洲地区寺庙粮食的官吏之一,作“论·矩立藏(blon klu bzang)”[注]P.t.1111《寺庙粮食账目清单》,载郑炳林、黄维忠主编《敦煌吐蕃文献选辑·社会经济卷》,59-61页。,但武内绍人认为他们不一定是同一人。[注]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pp.230-231.岩尾一史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他认为,上述P.t.1078bis中的“都督论·矩立藏答克”不是吐蕃人,而是一个汉人,其人就是P.t.1089《九世纪吐蕃官吏呈请状》第55行的“都督杜大客”,即敦煌汉文文献中出现的两个“杜都督”之一。[注]S.2447《亥年(831?)十月一日以后诸家散施入经物历稿》,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4页。岩尾一史的根据是,在敦煌汉、藏文书中,“都督”一职是授予汉人担任的,而汉人在吐蕃统治敦煌后期所取名字往往有“吐蕃化”倾向。如此,上述藏文账簿中的“都督论·矩立藏答克” 就是敦煌汉文文书中的“杜都督”。[注][日]岩尾一史《古代チベット帝国支配下の敦煌における穀物倉会計》,《内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XXVI,2011年8月,第54-56页。

3.堪布洪辩(mkhan po hong ben)

“堪布洪辩”出现于第二件账簿背面行10,属于债务人之一。吴洪辩是敦煌佛教界的著名人物,他在吐蕃统治敦煌末期成为沙州最高级别的僧人。比如,在P.t.999《为赞普赤祖德赞缮写〈无量寿经〉卷数册》中,他是负责登记“大施主之资粮”的“洪辩高僧”(ban de hong ben)[注]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第202页。;在吐蕃统治末期和归义军时期,洪辩署名“释门都法律兼副教授”[注]P.4660《敦煌都教授兼摄三学法主陇西李教授闍梨写真赞》,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5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48页。,“释门河西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法主”。[注]P.3720《唐大中五年至咸通十年(851-869)赐僧洪辩、悟真等告身及赠悟真诗》,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4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9页。本文讨论的账簿写成于洪辩担任堪布时期,也就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具体的时间可相应定为842年。

在释读这一件账簿时,武内绍人曾根据竺沙雅章的研究[注][日]竺沙雅章《晚唐敦煌的僧人》,《东方学报》31(1961),第117-198页;收入竺沙雅章《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2年,第365-366页。,认为“堪布”一般负责灵图寺都司仓的管理,因而洪辩的出现应能确定上述两件账簿中的寺院就是灵图寺。[注]Tsuguhito Takeuchi,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pp.230-231.但笔者翻检相关的敦煌文书以及学者们的研究,均未提及洪辩的主寺为灵图寺,而且根据后文的分析,写于P.t. 1203账簿背面的几笔借贷与之前的借粮沽酒的事件无关。因此,推测这两件藏文账簿提及的寺院为灵图寺,暂时无法坐实。

4.相关藏、汉人名对照及文献出处[注]此表所列人名的藏汉对音,参见武内绍人书第五章所列表13《古藏文手卷中的汉文姓名》,Old Tibetan Contracts from Central Asia,p.130.

藏文人名汉文人名文献出处文书年代P.t.1104行8cangwengyir张文秀 P.3394《易地契》①大中六年(852年)行8lidzindar李进达 P.3730《慈惠乡百姓状》②?行15cangdzemtsin张忠信 P.3410《处分遗物凭?》③年代未详[840年?]行23zhenvdo郑 奴 北图59《寺户请贷麦牒及处分》④辛丑年(821年)P.t.1203正面行5cangcungcung张重重 P.3744《兄弟分书》⑤年代未详[840年?]

①P.3394《唐大中六年(852)僧张月光、吕智通易地契》,[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第567页。
②P.3730《慈惠乡百姓李进达状》,[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54页。
③P.3410《年代未详[840]沙州僧崇恩处分遗物凭据》,[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60页。
④北图59:500背《辛丑年(821)二月龙兴寺等寺户请贷麦及处分牒》,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6年,第98页。
⑤P.3744《年代未详[840]沙州僧张月光兄弟分书》,[日]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56页。

通过以上比对,可以看出本文讨论的两件古藏文契约所记录的一些人名,与同时期或稍早的汉文文书中的记载的人名可以勘同,这就再一次支持了把这两件寺院出便粮历的时间定为842年的观点。

此外,账簿涉及的部落问题这里简单做一介绍。吐蕃进入敦煌后,把原来的乡里制改建为部落制。到唐蕃长庆会盟(820-821年)以后,吐蕃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为了相应提升被统治阶层的地位,把原来以地域、行业为标准划分的部落,改制为半军事化的部落,本文书涉及的部落就是改建后的部落,几乎涉及了沙州所有的部落组织。其中,P.t. 1104的行7-8记载了悉宁宗部落(snying tsoms gyi sde )、悉董萨部落(stong sar gyi sde);P.t. 1203正面的行4、6、9分别记载了悉宁宗部落(snying tsoms gyi sde)、悉董萨部落(stong sar gyi sde)和阿骨萨部落(rgod sar gyi sde)。有关这几个部落,中外学者在相关论著中均有不少讨论,故此处不赘述。[注]G.Uray,Notes on the Thousand-districts of the Tibetan Empi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th Century,Acta Orient. Hung.Tomus. XXXVI. Fasc. 1-3, 1982年, pp.545-548;[日]山口瑞凤《沙州汉人による吐蕃二军团の创立とmkhar tsan军团の位置》,《东京大学文学部文化交流研究施设研究纪要》第4号(1980),第31页。这里只需指出的是,这些部落名称在写于842年的两件寺院出便粮历中出现,与上述时间节点没有冲突的。

(二)出便粮历反映出的特殊借贷形式

与一般的借贷契约相比,这两件寺院出便粮历因接待吐蕃高官所需酿酒或沽酒发生的借贷具有特殊性,其借贷关系和偿还方式可以列出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这种借贷对于部落官吏和僧官来讲只是一种形式,他们并不接收所借物,也不需要偿还,而是直接由其佣奴或寺户接收、偿还。这种借贷形式的有如下五笔:

P.t.1104:

D.狗年秋七月初,论·矩立藏借粟米十驮,保人安拉堆等当年秋九月十五日之前归还寺院粮库。

E.狗年秋七月三十日午,论·佟藏借粟米十驮,由奴仆突厥人勒春等接收,并于当年秋八月三十日之前归还到寺院粮库。

G.与前件同时,论·绮力赞借粟米五驮,由阴孜罕接收。与上次所借的二十驮同时归还(归还时间列于上件契约)。

P.t.1203:

A.与前件账簿同时,论·矩立藏从羌麦町粮库借粟米(稷子)十驮,当年秋八月十五日,保人安拉堆归还寺院粮库中。

B.堪布仓吉甲波借粟米六驮,保人李贝勒等秋季偿还。

第二,同样是因为接待吐蕃高官向寺院粮库的借贷,由沙州悉宁宗部落、悉董萨部落的百姓和僧人出面向寺院粮库借贷,并由具体借贷人负责归还,有关账目如下:

P.t.1104:

C.狗年秋七月初,由悉宁宗部落的张文秀和悉董萨部落的李进达共向寺院粮库借粟米十驮,商定在当年秋九月十五日之前归还。

P.t.1203:

C.和尚贝央借粟米五驮,定于当年秋季归还。

第三,因为接待吐蕃高官向寺院粮库借粮,但账簿没有记载借方是谁,也没有注明何人、何时归还,此类记账有两笔:

P.t.1104:

F.与上件〔账簿〕相同,用于论·悉诺昔来时酿酒,借粟米十驮,交给背夫郑奴。

H.为迎送论·悉诺昔宴会的酿酒之用,借粟米四驮,交给背夫。

除了以上九笔与接待吐蕃官吏来访有关、可以归入借贷性质的账目以外,另有一笔也与此事件有关,只是不具有契约的性质,即P.t.1104的A两笔,系寺院上缴的粟米四驮,也用于接待吐蕃官吏之酿酒原料。

还需要指出的是,根据P.t.1203正面文字书写的顺序,除了前三笔可能与接待吐蕃官吏有关以外,余下的D、E两笔和背面F-J的数笔,其记录的借贷事由与时间似乎已经到了次年的夏四月,虽然其所载内容也十分重要,但因其与本文讨论的主题无直接关系,故在此不展开讨论。

三、从出借粮食数量推及接待吐蕃官吏的用酒规模

由于这里讨论的两件藏文文书涉及吐蕃部落官吏和百姓向寺院粮库借粮,用作酿酒或沽酒的“酒本”,最终用这些酒来招待来沙州巡视的吐蕃官吏。因而有必要考察一下这些粮食能换多少酒?以此来判断这次接待的规模。

这里,先引出P.3569《唐光启三年(887)四月为官酒户马三娘龙粉堆支酒本和算会牒附判词》的记载,其中一段文字说:

1 官酒户马三娘、龙粉堆。

2 去叁月廿二日已后,两件请本粟叁拾伍驮,

3 合纳酒捌拾柒瓮半。至今月廿二日,计卅一日,

4 伏缘使客西庭、摖微、及凉州、肃州、蕃

5 使繁多,日供酒两瓮半已上,今准本数

6 欠三五瓮,中间缘有四五月艰难之(乏)

7 济,本省全绝,家贫无可吹食坐,朝

8 忧败阙。伏乞

9 仁恩,支本少多,充供客使。伏请

10 处分。

11 牒 件 状 如 前,谨 牒。

12 光启三年四月 日龙县丞(?)牒。

付 阴 季 豊 算过。廿二日、准深

13 押衙阴季豊。

14 右奉 判令算会,官酒户马三娘、龙粪(粉)堆,

15 从三月廿二日于官仓请酒本贰拾驮,

16 又四月九日请酒本粟壹拾伍驮,两件共

17 请粟叁拾伍驮。准粟数合纳酒捌拾柒

18 瓮半,诸处供给使客及设会赛神,一一

19 逐件算会如后。[注]P.3569《唐光启三年(887)四月为官酒户马三娘龙粉堆支酒本和算会牒附判词》,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622-624页。(后略)

根据以上两笔“粟叁拾伍驮,合纳酒捌拾柒瓮半”的记载,我们可以换算出归义军时期粮食与成酒的换算关系是:粟1驮=酒2.5瓮。虽然本文讨论的两件账簿比P.3569酒账文书写成的时间要早,但相信吐蕃统治后期与归义军初期敦煌的物价水平比较接近,故仍然采用上述公式。据此,在排出了与接待吐蕃官吏无关的借贷以外[注]根据契约书写的时间顺序,P.t.1203正面的D、E两笔和背面F-J的书写时间似乎已经到了次年的夏四月,应与接待用酒无关,故约去。,以下统计出两件藏文账簿涉及的粮食数量和可换取的酒的数量:

P.t.1104:

A 粟4驮=酒10瓮

C.粟10驮=酒25瓮

D.粟10驮=酒25瓮

E.粟10驮=酒25瓮

F.粟10驮=酒25瓮

G.粟5驮=酒12瓮半

H.粟4驮=酒10瓮

P.t.1203:

A.粟10驮=酒25瓮

B.粟6驮=酒15瓮

C.粟5驮=酒12瓮半

合计:粟74驮=酒185瓮

根据以上换算,可知这次为了接待吐蕃官吏的到来,沙州部落官吏和百姓共向寺院借得或征缴粟米74驮,合计可酿酒或沽酒185瓮。为了从这185瓮酒判断出接待吐蕃官吏的规模,我们仍继续引用上件文书的下半部来说明:

20 西州回鹘使上下叁拾伍人,每一日供酒捌豆斗陆胜(升)。

21 从三月廿二日至四月廿三日,中间计叁拾贰日,

22 计供酒肆拾伍瓮伍豆斗贰胜,王祭微使上下

23 陆人,每一日供酒壹斗陆胜。从三月廿二日,至四月

24 廿三日,中间计叁拾贰日,供酒捌瓮叁豆斗贰胜。

25 凉州使曹万成等三人,每一日供酒玖胜,从三月

26 廿二日至四月廿三日,中间计叁拾贰日,供酒肆

27 瓮半壹豆斗捌胜。又凉州瘟末及肃州使,从四月一日

28 到,下檐酒壹瓮,料酒从四月二日至四月十五日

29 发,中间壹拾肆日,上下壹拾壹人,每一日供酒贰豆斗

30 肆胜,计供酒伍瓮半陆胜。(后略)

根据上述记载,每人每日的供酒量有一日三升、一日两升半的,也有一日两升稍余的。看来,这种因公供酒的标准也是不统一的,可能会根据来使与归义军政权的亲疏或级别灵活调整。

根据这个标准,我们取其供酒量的高限,即一人一日供酒三升的标准,可得出185瓮酒(即18500升)可供千余人六天的用酒量。即便我们排除P.t.1203号文书与设宴有关,132瓮半的数量,足可以印证沙州官府和僧俗百姓为了接待吐蕃官吏来访,所作准备的规模之巨大。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列举和讨论,可以初步得出几点认识:

1.结合上述汉、藏文书记载的敦煌部落官吏、百姓和著名人物洪辩等活动的时间,借鉴陈国灿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考虑把这两件文书写成的时间比定在公元842年。

2.具体到这两件藏文账簿,涉及接待吐蕃官吏借粮酿酒或沽酒事宜,由部落官吏、百姓和僧官、僧人向寺院借贷,而部落官吏和僧官的债务由其佣奴或寺户归还,部落百姓和僧人的借贷则需要自己偿还。这种由粮食“接收人”或契约“保人”归还僧俗官吏所借粮食的情况,在吐蕃时期的汉、藏文契约中比较特殊。这种方式究竟是一种摊派,还是与部落百姓应纳的税赋有关?需要结合其他汉藏文献和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3.从两件账簿中记载的人名上看,部落官吏多为吐蕃人,部落百姓为汉人,而吐蕃官吏佣奴或寺户的名字多带有粟特人或其后裔的色彩,如康却却、石那那、安拉堆、阴孜罕、安达玛等,这种民族构成的特点,符合文献描述的吐蕃统治敦煌后期、归义军前期那种“犹杂蕃、浑”的多民族杂居互处的局面。[注]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收入氏著《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03页。

图1 P.t.1104

图3 P.t.1203背面

(图片均采自国际敦煌项目IDP网站)

猜你喜欢

粟米粮库账簿
燃烧的账簿
大账簿
多思才会有多解
19岁的夏天和10本日记
卖账簿
财经微天下
官仓老鼠大如斗
写给粟米的日记
我们都有过的17岁
时间账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