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功能性子宫出血应用中医辩证法治疗的临床价值

2019-08-24郑秋萍

医药前沿 2019年18期
关键词:舌质子宫出血方剂

郑秋萍

(玉溪市中医医院中医科 云南 玉溪 653100)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临床常见疾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属崩漏范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经期延长、经血量多等,严重者出血量如崩泉,甚至在短时间内暴脱[1]。顽固患者会因经久不愈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最终对生活、工作、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为进一步提升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患者开展中医辩证法治疗,收获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常规组(n=30),纳入标准:满足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排行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合并其他严重妇科疾病;药物过敏者。常规组年龄范围18~55岁,平均(33.4±5.6)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3±0.3)年。实验组年龄范围19~56岁,平均(33.6±5.7)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1.4±0.3)年。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报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戊酸雌二醇、黄体酮或诀诺酮或妈富隆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辩证法治疗。

1.2.1 阳盛血热型 临床表现:经期间忽然大下或日久淋漓不止,色紫或深红,伴面红口干、心胸烦躁、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苔薄黄、舌质红。应用清经散进行治疗,方剂构成: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生地20克、白芍10克、黄柏10克、青蒿10克、酒军10克、茯苓10克、山栀10克、白茅根50克、甘草6克、海螵蛸20克。以上药物用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疗程5天。

1.2.2 冲任虚寒型 临床表现:淋漓不尽,漏下不止,月经色暗淡而量少,偶夹血块,喜温喜按,小腹冷疼,或伴唇口干燥、心烦发热、小便清长、腹满里急,苔白润、舌质淡、脉沉池。应用温经汤治疗,方剂构成:当归10克、吴茱萸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牡丹皮10克、阿胶10克、麦冬10克、半夏6克、甘草6克、蒲黄炭10克、生姜3片。以上药物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个疗程5天。

1.2.3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经血淋漓不尽或时下时止,或停闭日久或突然崩中下血,色紫黑有块,小腹胀痛拒按,舌质有淤点或紫黯,苔薄白,脉沉涩或沉弦。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方剂构成:红花10克、桃仁12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赤芍6克、川芎6克、桔梗6克、牛膝10克、枳壳6克、柴胡5克、甘草5克、五灵脂10克。以上药物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个疗程5天。

1.2.4 气血两虚型 临床表现:经血非时而下,血色淡而质稀,崩中继而淋漓,面浮肢肿、气短深疲、手足不温,或饮食不佳、苔薄白、舌质淡、脉弱或沉弱。应用归脾汤治疗,方剂构成:党参15~30克、黄芪30~5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酸枣仁10克、桂圆肉10克、当归10克、木香6克、阿胶15克、远志6克、蒲黄炭15克、鸡血藤30克、升麻碳10克、白茅根50克、甘草6克。以上药物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个疗程5天。

1.2.5 阴虚内热型 临床表现: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质稍稠,色鲜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口燥咽干、心烦,舌质红,苔少。应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治疗,方剂构成:山药10克、熟地20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龟板胶10克、旱莲草15克、鹿角胶10克、白茅根30克、女贞子30克、甘草6克、焦杜仲15克。以上药物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个疗程5天。

1.3 观察指标

痊愈:3个月内经期经量无异常,治疗3天内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显效:3个月内经期经量趋于正常,治疗7天后出血得到控制。好转:3个月内经量仍有偏颇,但经期基本正常,流血超过7天。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1-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7%(P<0.05),见表。

表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30例患者中未出现头痛、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0.0%;常规组30例患者中2例患者恶心、2例患者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13.3%。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传统医学中属“崩漏”、“月经过多”范畴,主要是热、虚、瘀共同造成的,三个因素可相互促进和影响,也能够单独引起发病,但该疾病的本质是虚症[2]。中医治疗对缓征以治本为主,对急症以治标为主,所以针对不同类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也就是中医辨证治疗[3]。对于冲仁虚寒型患者应采取祛瘀、驱寒的治疗原则,所以应用温经汤治疗;对于气血两虚型患者应采取补气摄血的治疗原则,所以应用归脾汤治疗;气滞血瘀型患者应采取理气活血的治疗原则,所以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阳盛血热型应采取清热凉血的治疗原则,所以应用清静散治疗;阴虚内热型患者应采取止血调经、滋水益阴的治疗原则,所以应用左归丸和二至丸治疗。

本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7%(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在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中医辩证法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舌质子宫出血方剂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