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价值分析
2019-08-23王燕
王燕
【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早期胃癌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以及两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4.62%)低于对照组患者(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期胃癌患者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使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效果好,可在治疗过程中优先选取。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早期胃癌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胃癌的的查出率在不断提高。而早期胃癌指的是胃癌病菌的位置处在胃黏膜中或者为胃黏膜的下层位置,在诊断中和病变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没有太大关系。在内镜下进行手术范围仅限于在胃黏膜中实施,且临床效果证明,术后的恢复情况、生存质量和传统手术治疗方式相比,效果非常显著,因此在治疗过程更多患者会和医生倾向于选择内镜手术治疗方式。本文主要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早期胃癌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2.08±3.7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2.71±3.29)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在实施手术之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进手术室前20min给予麻醉处理。手术过程,首先在病灶周围的胃黏膜下注射1:10000的肾腺素和靛胭紫混合液,让病灶部位隆起突出,方便实施抬举,然后使用圈套器和圈套电凝实施切除,可多次进行切割,保证病灶完全切除,最后进行缝合处理。
观察组患者实施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手术之前的处理和对照组形同。实施手术时现在病灶周围0.5cm出做电凝标记,在胃黏膜下注射1:10000的肾腺素和靛胭紫混合液,保证病灶部位隆起突出,钩刀沿着标记外缘进行环形切开,使用IT刀进行黏膜下层剥离,在实施过程中要不停给予黏膜下注射,保证手术部位在黏膜下层。手术结束后对创口进行处理。
1.3判定标准
一次性就将病灶完全切除为大块切除率;病灶被切除后没有发现切缘,基地部位没有出现肿瘤细胞为完全切除率;病灶完全被切除符合淋巴结转移的标准规定为治愈性切除率。
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出血发生情况和穿孔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的情况。
1.4统计学数据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對比两组患者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
观察组患者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发生率和局部复发率
观察者组患者的出血率、穿孔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4.62%)低于对照组患者(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对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下手术治疗后,判断手术治疗效果的重点是查看病灶是否被完全切除,因为它是完整切除理论中根治的基础,也是减少术后局部出现复发的关键因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主要优势为:创伤小、安全、患者的耐受性好且术后恢复快等,缺点是不能处理直径大于2CM且不伴有淋巴转移的病灶,而且术后容易出现局部复发的情况。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则能够在IT刀的引导下将不同程度的病灶完全和完整切除,术后复发情况少,但是即便治疗效果再好,还是会出现一些不足,如手术创面大,穿孔率高和操作复杂等。本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给予早期胃癌患者使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l临床效果比使用内镜黏膜切除术的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