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育心理学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2019-08-22李晓伟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启示班主任

摘 要:班主任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成绩的高低离不开班主任的辛苦工作。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应全面发展,班主任的工作不该只满足于提高学生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情况。因此,运用教育心理学是帮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本文分析了教育心理学在做好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几种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班主任;工作;启示

1 前言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要立人”。学生通过教育不单单是获取知识,还要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便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引导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得到的信息也是杂乱无章的,由于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部分学生容易被一些有害的信息所误导,使得其思想状态和心理情况发生变化。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提高班级成绩的基础上,格外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将会更加具有挑战性,而每个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寻找科学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

2 教育心理学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关于研究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心理状态变化和分析变化原因的一门学科。有效地运用教育心理学能够促进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1)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目前,我国各阶段学生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中学生。中学生因为升学的压力、早恋或者逆反心理等原因,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甚至厌学等心理疾病。面对这些现象,如果班主任掌握了教育心理学,那么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便会较早地发现部分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异常,通过与学生交流或者其他方式,了解该学生问题的根源,并逐步开解他,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出现,避免影响学生成绩和教学进度[1]。

2)学生积极性的提高。班级是一个集体,班主任和學生在很长时间里都学习生活在一起。班级卫生、纪律和其他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的努力,还要有全体学生的协助。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溺爱”下,很少会主动去做一些家务活。因此班主任需要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能使用过激或者强制的方式。通过教育心理学,班主任有意识地创立一个积极轻松的氛围,使得学生主动地为班级做出贡献,既避免了因强迫学生工作而可能引起的冲突,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回到家后也会有意识地分担长辈的工作。

3)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班主任不仅是代课教师,还是整个班集体的“总指挥”。比起平常的教课教师,班主任的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劳心劳力,并且承担的责任也会更大。班主任不只是要教好自己的相关科目,还要督促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而班级成绩的高低直接表现着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很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会出现疲倦和无力感[2],常常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和学生交流,有时候还会当堂训斥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班主任也是自己心理素质提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班主任的心理压力逐渐减轻,面对很多班级问题时,也不会焦虑和迷茫,而是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寻求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管理好班级工作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满足感和职业幸福感。

4)班级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评判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还是学习成绩,如果还是使用传统高压式的管理方法,以批评和惩罚为主的话,其班级的学生成绩只会不进则退,也会造成班级气氛的紧张和师生关系的恶化。通过利用教育心理法,在班级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兼以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并在班级里形成良性竞争,这样班级成绩会更上一层楼,而且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3 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运用教育心理学对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教育心理学呢?

1)心理暗示的使用。心理暗示是指个人被他人不经意间的语言、行为和态度或者被周围环境所影响的一种心理特点,这是人们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在班级中,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动作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尤其是班主任。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与班主任的接触时间最多,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时,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积极有利的暗示,鼓励学生去改变自己的某些坏习惯或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这种巧妙的利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可以拉近学生和班主任的距离,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去改变自己[3]。

2)鼓励话语的运用。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很多教师崇尚使用批评和否定性的话语来“激励”学生,有时还会用到体罚,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到羞耻,从而努力学习,不过这种行为大部分只会让学生越骂越不会学,越打越不想学。如今的生活水平不同以往,学生的心理状态也较之前更加脆弱,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只会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家长和班主任间也会发生矛盾,并且学生的成绩不会有所提高,甚至有可能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应多运用鼓励的话语,多使用一些积极向上的词汇,比如“干得不错”、“继续努力”、“相信自己”等,这些语言会使学生自主地产生积极地心态,然后主动地去做某一件事,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达到心理健康成长的目的。

3)学生心理问题的开导。在高中阶段,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心理辅导师,班主任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利用科学的方法去其问题进行开导。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后,班主任应该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倾诉出来,然后通过分析问题,帮助学生排解自己的烦恼。还有就是与学生应打成一片,有很多班主任不愿与学生亲近,认为保持距离感才会更好地进行管理。其实不然,当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具备很强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时,班主任可以将部分工作交给学生来做,而学生也会主动帮助班主任排忧解难,从而共同管理班级工作,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4)班级凝聚力的激发。学校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同学关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关系网,尤其是高中期间,那种因同学而形成的朋友关系,常常会贯穿人们的一生。这种良好关系的形成来源于强烈的班级凝聚力,如果一个涣散的班集体,每个学生各干各的事,何谈进入社会后的互帮互助。而班级凝聚力的形成需要班主任的引导,班主任需要掌握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群体心理[4],在集体性的活动中有意识地讲解团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融入班级生活中,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集体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也使得学生明白团队的重要性,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

4 结束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对于学生的教育离不开班主任的辛苦工作。班主任工作在未来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运用教学心理学,可以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爱敏.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职业,2015(35):49-50.

[2]王定伟.浅谈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启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03):122-124.

[3]王佑奇.浅谈教育心理学对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启示[J].新课程,2017:210.

[4]田大力.浅谈教育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09-210.

作者简介

李晓伟(1989-),男,汉,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教育心理学启示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班主任
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