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古籍数字化的工作浅析

2019-08-22熊婷婷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建议问题

熊婷婷

摘 要:古籍数字化是一种保护古籍的重要方法。经过数年来的发展,从1983年的彭昆仑研制的“《红楼梦》检索系统”,到现如今的形形色色的数字资源库,甚至于立体数字化,不再局限于文本,种种迹象都表明,古籍数字化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对于个别图书馆而言,数字化的程度还相当之低,尤其需要予以重视。

关键词:古籍数字化;问题;建议

众所周知,古籍数字化是一种保护古籍的重要方法。经过数年来的发展,从1983年的彭昆仑研制的“《红楼梦》检索系统”,到现如今的形形色色的数字资源库,甚至于立体数字化,不再局限于文本,种种迹象都表明,古籍数字化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但是对于个别图书馆而言,数字化的程度还相当之低,尤其需要予以重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丰富图书馆数字化资源,都将是必然的趋势。

1 全国古籍数字化的现状

首先,从整体上讲,古籍数字化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基本上大部分的珍贵古籍都进行了数字化。比如国家图书馆的中华古籍资源库,美国哈佛燕京古籍数字资源库(非我国,但资源已由国家图书馆引用),都是非常完善的古籍数字资源。大部分图书馆也使用了这部分的数字资源库。而有一些图书馆则是根据自己的馆藏特色进行了数字化,比如家谱的使用率高的图书馆,则是将家谱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便于公众的使用和查阅。甚至于,浙江大学已经能够实现对实体文物的立体数字化,实现全真的数字化3D打印,基本能夠还原石窟、衣物、壁画、雕像等古代文物。除了这些“科班”出身的图书馆,还有一些网站也分享了许多数字资源,具备强大的检索能力和使用能力,比如:国学大师网,瀚堂典藏等等。

其次,古籍的数字化与学术研究更加紧密。除了影印古籍之外,更多的是服务于学术研究的系统。比如潘悟云的广韵查询系统,全唐文全宋诗的检索系统,资治通鉴的检索系统等等。有很多系统是免费开放的,也有一部分系统是需要收费的。相较于早期开发的系统注重于查询于搜索文本内容,现今开发的系统更加智能,基本上能够实现数据的智能识别、语义联想、人物关系树等等。对于高校图书馆,这一点尤其明显,比如北京大学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的许京奕博士,则是研究开发了多套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系统。

最后,古籍数字化的统一标准问题。各馆的数字化都各具特色,然而数据具有更新化速度较快的问题。只有统一标准的数字化,才能实现统一的管理。在没有规范的机读目录格式的情况下,数据库是无法进行数据交换,更无法真正实现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共享。许多单位设计数据库时采用的标准不一致,导致难以共享使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严格遵守共同的规则制度与标准,实现数据的更好交流与共享。

2 我馆的数字化现状

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库藏丰富的高校图书馆,古籍馆藏22万册,有古籍阅览室与古籍特藏部。但是在数字化方面,相较于整体发展而言,是属于进度比较慢的,甚至是滞后的。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线装古籍,既没有系统化的搜索工具,甚至在网页上都无法查询书目,只能使用书目卡片和表格进行搜索和查询,在数字化与现代化的今天,这一点实在显得太过于滞后。

首先,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引进了相当一部分的古籍数字资源。目前来看,共有晚清与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高数图)、瀚堂典藏古籍数据库、中国基本古籍库、雕龙--中国地方志、中国历史文献总库-民国图书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历代书法碑帖集成数据库、爱如生晚清民国大报库、中国历史文献总库-近代报纸数据库(国家图书馆)、中国历史文献库、籍合网(中华书局)、爱如生新华日报、爱如生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这11个古籍资源库。

其次,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的精装影印古籍,大部分还是可以查询的。读者能够通过图书馆的官方网站查询搜索。

最后,湖南师范大学的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书籍,有图录已经出版,此部分书有部分影像资料。

3 我馆数字化所存问题

首先,数字化几乎未有起步。对于线装书目的整理还在进行当中,数字化还需要一些时日。仅仅可以通过卡片目录或表格目录进行搜索,没有做到能在官网搜索。此项目前与全国古籍普查同时进行中。

其次,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基本上也没有影印古籍。对于藏书量较大的高校图书馆,却完全没有开始古籍的数字化,这一点值得深思。我馆前段时间做了一部分高仿古籍,但是这离数字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值得庆幸的是,高仿的制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护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善本古籍。古籍的数字化,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护古籍,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最后,与其他馆的资源交流较少。作为藏书量较大的高校古籍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和外界的交流相对来说比较少,也不太了解别的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到什么地步。可以加大与外界的交流,比如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这些数字化做得比较好的图书馆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了解古籍数字化的流程。

4 关于我馆古籍数字化的建议

首先,尽快整理好书目,便于读者查阅。全国古籍普查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依赖于古籍普查来做书目的数字化的工作,可能会使书目的数字化进程减缓。可以考虑是否有更高效的数字化形式。书目的数字化有利于读者的查询,有利于书籍的利用,对于较为特殊的古籍,则可以采用一定的保密性原则,灵活分辨。

其次,对于古籍数字化的问题,可以好好利用已有的数据库。现在的网络数字资源已经相当丰富,可以有条理地引进数字影像资料、比如说:采取书目链接书影的方式,在上传书目的同时,匹配同类书目的资源库链接。这样,既可以减少数字化的工作,也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书影查询。看时是否可以采取一定的形式,使得湖南师范大学馆的古籍目次自动链接到同目录的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数字资源库或者哈佛燕京古籍数字资源等相关数字资源库,既减少了我馆的数字化工作,也增加了读者的网络利用率,大大保护了古籍。

再次,对于珍贵古籍的数字化应该给予一定的关注。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存有一批国家珍贵的古籍,已有59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也完全可以说明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所存古籍的价值。对于存于我馆且研究价值高的书籍,可以尝试采取全本数字化,进行保护性的全本扫描。古籍需要保护,但同时也应该实现它的价值。只是对珍贵古籍的扫描,一定要注意保护为主,利用为辅,一定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数字化,减少对书籍的损伤。在数字化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来说,我们的数字化起步晚,其实反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充分了解最先进的技术,保护好书籍;可以明确的知晓现今的通行的数字化的标准,和全国实现数字化的统一。

最后,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网。我馆的馆藏量丰富,数字上高达22万册。研究价值也较大,有一部分手稿钞本值得进行研究。也具有一定的自己的特色,方志丛书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从这些角度来看,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都具有建立专门的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网的必要。这样既有利用全校师生的利用,也有利于和各馆的资源的沟通共享。在专门的数字资源网类,也可以购入或分享有特色有研究价值的数据系统,便于全校师生的选择和利用。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资金与专业人员的大量投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依托如今的数字化的技术,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数字化也会有飞速的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议问题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我的学习建议
高考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