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强化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2019-08-22黄日娟

卷宗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黄日娟

摘 要: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是衡量其科学管理的基础建设项目,同时也是学校发展历程、积累文化底蕴以及展示成果的信息中心,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本文主要对“互联网+”模式下的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目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国内各类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应当立足实际,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加快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1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多元化发展,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实效性

在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档案信息,使其呈現出多元化发展态势。[1]学校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档案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对学生成绩以及各项考核和基本资料信息等进行管存,另一方面还要有效应用这些资料,形成汇总资料并用于学校教学方案和发展模式的改进。为此,应当提高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广泛搜集资料信息,与学生保持沟通,及时更新学生的档案资料。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平台优化调整课程,使其能够与教学改革相统一;学校档案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在学校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中,应当保证档案信息资料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能够针对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当前状况,并且对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准确记录,科学合理的分类以及核实资料,提高学生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2 增加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

档案信息化建设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经费,在此过程中学校应当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经费投入,促进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为此学校应当立足根本,全面了解本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档案管理方案,从而为学校顺利开展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中,学校应当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这是必不可少的。试想,没有强大的资金后盾,学校档案工作改革就会后劲不足,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不到位;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实践中我们应当不断加强档案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配套设备的应用,通过加大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投入,来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3 加强学生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资源是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固定来有效处理馆藏档案,或全面扫描用于电子版的存储,或将其转化成数字信息,直接存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便于统一管理。在安全、完整的学生档案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数字化转化。[2]传统学校馆藏档案也应当建立目录,这与正在利用的电子文件档案及时归档以及档案增多有关,应当不断存档;需经常建立目录,采取机读模式进行录入。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料应当保证全面、真实、完整,数据库的建立是学校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此,学校应当从实际出发,构建本校学生数据资源库,并且要尽可能凸显其特色,不断更新数据库,使其更加的完善。

4 提高学生档案办公自动化管理水平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校学生档案管理水平。新模式下,以“件”作为基本单位进行立卷,有利于提高文书档案的接收以及鉴定,方便随时将无保存意义档案资料和文件剔除掉。若要剔除某份档案资料或者文件,无需拆卷即可实现。同时,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学生档案,尤其是保管阶段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利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即可实现调整以及删改,工作实效性大幅度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对遗漏的资料信息进行补漏增缺,保持其历史原貌。同时,便于利用档案资料,使检索更加的简便和准确。学生档案随机存档以后,插入文件也比较方便,可随时对档案目录进行修改,有效解决以往查缺补漏的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单份文件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档案资料的保密。在此过程中,还应当加快学校档案馆网站建设步伐,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经调查发现,国内为数不少的学校目前尚未建立馆内局域网和档案馆网站主页,严重影响了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加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确有必要。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方便相关人员查询以及阅览资料,为此必须及时健全和完善档案馆网站,构建局域网,从而为查询档案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这也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5 构建学校档案信息网络监管体系

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性管理,档案安全管理系统具有整体性以及全局性特点,学校档案管理中心应当保持与时俱进,部分完善档案资料和学生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安全管理体系。[3]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公共服务网以及学校内部服务网络系统,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同时,应当强化计算机硬件设施应用管理,并且结合实际供需开发软件功能。

第一,加强应用管理。实践中应当对学校档案资源系统存在的漏洞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并且加强安防管理,保证学校档案资源安全可靠性。系统应用管理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高其防护能力,对档案设施进行实时更新,对系统软件加强管理,有效拦截系统漏洞,定期对档案管理系统优化升级,以此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性。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采用有效的外围加固技术手段提高防护部署能力,通过建立入侵防护应用系统对Web服务器数据包进行实时服务,检测过滤并识别以及阻止攻击;防止对服务器恶意访问以及非法操作,对不安全因素进行过滤。

第二,加强网络基础安全建设。在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践中,应当避免系统遭到攻击,保证学校档案系统运行可靠性。防火墙安装的主要目的在于阻断网络非法攻击,同时这也是维护学校档案管理系统网络运行安全可靠性的有效方法。通过隔离网管部署以及设置互联安全管控设备,加强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在业务系统上,建议安装非法软件,以此来有效隔离互联网以及局域网。

第三,对数据资源进行有效保护。首先,保障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维护其运行安全可靠性,特别是档案资料存储以及数据传输过程的可靠性,严格避免信息丢失、被窃取。在加密处理涉密档案资料和数据信息时,利用标记和追踪查找法,促进管理者对档案数据信息资料的可追踪性以及可管控性。其次,对档案资料损毁风险进行识别,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以免数据损毁或者丢失。最后,对用户访问采取安防措施。严禁非法登录以及非授权访问,确保用户在安全可控范围内有效利用学校档案资源。同时,结合档案资料的秘密等级,采用差异登录方式,并且结合和利用智能技术手段,比如指纹以及语音和人脸识别等技术。登录系统后对其访问权限、时限以及范围等进行设置,采用制衡方式加强档案管理,确保档案安全性,防止越权管理。

6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应当立足实际,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档案管理理念与模式等进行改革创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这样才能促进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夏欢.“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档案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8(07).

[2]刘丽丽.信息化建设在学校档案中的应用[J].城建档案,2019(02).

[3]朱瑜,王冉,程喜.“互联网+”下档案信息化安全建设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7(1).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