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二十年回顾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19-08-22王赟
王赟
(1.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2. 太原学院,山西太原)
1. 引言
功能语言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具有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以其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践性成为当今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派之一,在语言学习、计算语言、语料库研究等多个交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相融合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国内一些学者将语境理论、元功能理论、句法理论、评价理论、语法隐喻理论等功能语言学理论灵活运用于翻译研究,完善了翻译研究的基本思路、整体模式和质量评估模式。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及科学计量学方法,对过去二十年来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客观地呈现:(1)国内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翻译研究的现状如何?(2)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是什么?(3)该研究领域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笔者以“主题=功能语言学 and 主题=翻译(精确匹配)”为条件在CNKI 全文文献数据库进行检索,发表时间起点不限,取整年度为分析周期,终点设定为2017年12月31日,检索到学术论文721篇,人工剔除会议通知、稿约、专栏介绍、期刊目录等相关性较低的题注信息,筛选后得到有效数据510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功能语言学”特指“系统功能语言学”,而非宽泛的大功能学派。因两个术语在国内学界常等同混用,如选择“系统功能语言学”为检索词,无法显示题名、关键词、摘要中含有“功能语言学”的论文;如选择“功能语言学”为检索词,与“功能语言学”或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的论文都可以检索到。因此确定主题检索词为“功能语言学”+“翻译”,从下载的题注信息中手动剔除与“系统功能语言学”无关的数据。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知识图谱软件(5.2.R2 版)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设计,是一款用于分析科学研究中蕴含的潜在知识,并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和信息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李杰 陈超美,2016:3)。CiteSpace提供了运算简捷、功能丰富的图谱,用于揭示科学结构的发展现状乃至变化情况(陈悦等,2015:242-253)。本文采用CiteSpace为研究工具,依据数据运算结果准确锁定该领域的主要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信息,避免纯主观、经验式的分析方法,以直观、形象、多元的方式呈现研究发展动态。
3. 数据分析
据检索发现,CNKI系统中收录的该领域论文中最早一篇为杨莉藜的《系统功能翻译学导论》,发表于1997年,因此本研究设定CiteSpace软件数据分析时间跨度为1997年至2017年。
3.1 文献发表时间分布
在过去20年内,该领域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1997年到2003年,年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2004年之后,年发文量明显上升,2012年达到最高值57篇,2013年下降为35篇,2014年之后稳步回升,2017年发文量为51篇。从2009年起,国内学者对“功能语言学”和“翻译”融合的相关研究关注度较高,除2013年和2014年外,年发文量基本保持在50篇上下。
图1 CNKI 年度发文量(1997年-2017年)
3.2 刊发载体
排名前10位的刊发载体主要是外语类期刊或高校学报。《中国外语》排在首位,刊发14篇,《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翻译》和《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分别刊发12篇。发文量排名第6位的《福建茶叶》为中文核心期刊,2016年至2017年两年刊发与《茶经》、茶文化、茶学茶学等相关翻译研究论文共9篇。
图2 CNKI刊发载体前10名(1997年-2017年)
3.3 作者及机构
笔者利用CiteSpace软件设定最大程度覆盖数据进行运算,生成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合作模式图谱。图3中节点的大小,代表该作者或机构发文量的多少。此处发文量数据来源于CNKI中以“功能语言学”和“翻译”为主题检索词,检索到某作者以独立作者、合著作者身份所发论文数,不代表该作者在此领域全部相关论文总数。高产作者排名前5位为:司显柱(17篇)、黄国文(9篇)、陈旸(7篇)、柴秀娟(6篇)、潘玥(5篇)。发文量最大的科研机构为中山大学(31名靠前的机构还包括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11篇)、北京交通大学(8篇),厦门大学外文学院(6篇),图谱中显示的其他作者和机构发文量均为3篇(含3篇)以上。
可视图谱节点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与机构或作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张继光 张政,2015:96-103)。如图3所示,关联最明显的是黄国文和司显柱与中山大学之间的连线,说明这两位作者以中山大学为发文机构。黄国文是司显柱的博士导师,从论文发表时间和相关程度可见师生间学术思想的传承与融合。司显柱与中山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及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连线较为明显,说明该作者曾以这三个单位为发文机构。
图3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合作模式图谱(1997年-2017年)
CiteSpace筛选出的高产作者中,黄国文发文时间最早,司显柱发文量最高。由图3可知,发文量较高的作者之间合作趋势较明显,如黄国文与陈旸、柴秀娟与王晓华这两组作者之间的关联最明显。发文量较高的机构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如中山大学与佛山科技学院之间、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之间的关联最明显。但从本研究相关的知网论文数据整体来看,该领域作者或机构之间合作较少,多以独立研究形式进行。
3.4 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论文内容的核心体现,作者标引关键词时,通常也会受到其他学者成果的影响而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关键词标引自己的论文(李杰陈超美,2016:194)。通过关键词排序和共词分析,CiteSpace能够显示某学科或知识领域在一定时期发展的趋势与动向。
3.4.1 关键词共现
表1 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度排序
对关键词频次和中介中心度分别排序,因运算方式不同,排序结果略有差异,但是两者整体趋同。两种排序方式中关键词前三位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翻译和功能语言学。表1中的中介中心度反映了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作为“媒介”的能力,中介中心度越高,所控制的关键词之间的信息流越多。频次排序中的“翻译质量评估”(第8位)和“语篇分析”(第9位)没有出现在中介中心度排序前10位,而中介中心度排序中的“语篇功能”(第7位)和“评价理论”(第10位)没有出现在频次排序前10位。
关键词共词分析就是通过关键词两两共现的频次,直观呈现研究对象的分布状况(刘光阳,2017:60-74)。图4中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关键词共现关系,连线越粗,共现关系越密切。与翻译关联紧密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研究、翻译策略、翻译质量评估等;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关联紧密的键词包括语篇分析、语域理论、语境等;与功能语言学关联紧密的关键词包括语言学、及物性等。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两个节点间未显示连线,说明该领域学者多将二者视为近似术语混同使用,在标引关键词时只取其一。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1997年-2017年)
3.4.2 关键词聚类
CiteSpace从关键词提取聚类名称,以时间轴方式生成聚类。图5中显示6个主要聚类标题:翻译、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翻译策略。每个聚类时间轴上按年份显示相应高频关键词,高频词的变化直接反映该聚类下研究热点的历时变化。重点关注从#2聚类“功能语言学”和#3聚类“系统功能语言学”时间轴上的高频共现关键词,可知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1)元功能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出现5个相关高频关键词“纯理功能”“元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2)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出现4个相关高频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翻译质量评估”“翻译质量”“翻译评估”。
图5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1997年-2017年)
3.5 研究前沿
CiteSpace软件突现词检测算法,可根据词频的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从文献关键词中提取出突现词,辨识和追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动突现词,辨识和追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突现表示某词在突现年份区间内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区间外其他年份,以显示该领域研究兴趣突然发生的转变。如图6所示,CiteSpace检测到该领域研究兴趣突然增长的9个关键词,其中突现持续时间最长的是“翻译研究”,突现时间为1997年至2008年;强度最高的也是“翻译研究”,强度系数为6.555;突现词最密集的时期是2004年至2013年,该区间内突现词包括“语言科学”“语境”“功能”“文化语境”“语篇分析”和“系统功能语法”;2015年至2017年最新突现词是“英译”。
图6 关键词突现年度分布(1997年-2017年)
从研究热点的转变可以看出“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因为研究前沿的更新是以对关键词关注度的增强和减弱为依据,所以各阶段起止时间相互交叠,并不是非此即彼截然分开的。
3.5.1 初级发展阶段(1997年-2008年)
该阶段以关键词“翻译”“翻译研究”“语言科学”为代表。以“翻译”为关键词的论文涉及古诗、科技、商务合同等不同领域翻译文本的研究。以“翻译研究”为关键词的论文体现了功能语言学指导翻译理论构建的过程,学者关注翻译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及“语境层次”“元功能”“语域”等相关理论的运用,在语篇语言学、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观点。以“语言科学”为关键词的论文,从语言学基金资助情况、译学体系的构建、认知功能语言学等角度进行翻译理论述评,将翻译研究的功能语言学路径与其他语言学及非语言学路径进行对比,确立该路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5.2 泛化发展阶段(2004年-2013年)
该阶段以关键词“语境”“功能”“文化语境”“语篇分析”为代表,体现了在同一突现年份区间内多理论多领域的横向发展趋势。以“功能”为关键词的论文涉及法律、商务、诗歌、电影、教学等题材和文本类型,反映了功能语言学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更加广泛。以“语篇分析”为关键词的论文关注主位的选择、语篇元功能、文本类型学,或对语篇分析学派和德国功能主义进行对比,体现了从理论建设和实践运用两方面推进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相融合的进程。关于“语境”或“文化语境”的研究,多与“语篇分析”“语篇视角”相关,研究前沿关注点从“语境”缩小到“文化语境”,一定程度上与对典籍外译的关注度上升相关,如多篇涉及《论语》《牡丹亭》的论文都以“文化语境”为关键词,还有学者从“文化语境”角度探讨可译性限度问题。
3.5.3 深化发展阶段(2011年-2017年)
该阶段以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英译”为代表,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呈现出聚焦某些特定领域的纵向发展趋势。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关键词的论文,注重相关理论的扩展与对比,如“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运用,或将元功能理论与“信、达、雅”进行对比,也有学者关注古汉语文献的翻译问题。以“英译”为关键词的论文中,关于典籍英译的论文数量较多,关注度最高的是《茶经》和《黄帝内经》两部典籍,也有学者尝试运用功能语言学指导MTI典籍英译教学。
4.基本特点
国内很多学者从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结合实践实证与内省思辨,丰富和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借助CiteSpace知识图谱及信息分析,可以对该领域发展的基本特点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4.1 理论模式逐步建立
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建构翻译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旨在为该研究领域指明基本方向及应遵循的基本范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就有学者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胡壮麟先生最早在其专著中运用韩礼德语言学理论探讨翻译问题(胡壮麟等,1989:187-189),但并未发表论文进行专门论述。胡壮麟先生将功能语言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引起了其后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推进了两个研究领域学术思想的交流与互鉴,如杨莉藜于1997年发表《系统功能翻译学导论》(杨莉藜,1997:102-105+107)。遗憾的是杨莉藜虽然较早关注该领域,但之后没有继续相关研究,影响力有限。
国内为该理论模式建构做出贡献的代表性学者是黄国文、张美芳和司显柱,在翻译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步骤以及翻译质量评估等方面首开先河。黄国文从多方面阐述了功能语言学视角讨论翻译问题的学术观点,涉及语篇语言学(黄国文,2002a:1-2)、经验功能(黄国文,2002b:1-6+11)、方法步骤(黄国文,2004:17-21)、语篇对比分析(黄国文,2006:15-23)、哲学视角(黄国文,2015:732-742+800-801),为功能语言学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张美芳曾与黄国文合作发表《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张美芳 黄国文,2002:5-9),为该领域被引次数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文献。之后发表专著《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张美芳,2005:13-61)及论文《翻译研究领域的“功能”概念》(张美芳钱宏,2007:10-16+93),推进了功能语言学理论、特别是语篇分析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司显柱对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系统化的阐述,以功能语言学和文本类型学为基础建构了英汉互译文本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司显柱,2007:1-12),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分析不同属性的偏离对译本整体质量的影响,并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在参数设定上增加了“负对等”(司显柱,2008:57-60)和“体裁分析”(司显柱,2012:11-16)。
其他学者还从元功能理论、语境理论、评价理论、语法隐喻理论角度进行了翻译相关研究。功能语言学不仅为探讨翻译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而且为构建翻译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从一定程度上说,翻译理论界已初步形成了翻译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司显柱等,2017:26)。
4.2 核心作者基本确立
根据1997年到2017年之间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笔者进一步测定了核心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是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中两个基本指标,必须把发文量和被引量两者结合分析,才能尽量避免偏颇(钟文娟,2012:57-60)。此处发文量数据来源于在CNKI中以“功能语言学”和“翻译”为主题检索词,检索到某作者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身份所发论文数,不包括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数,也不代表该作者在此研究领域全部相关论文总数。因CNKI被引量随时间不断变化,本文以定稿当日数据为参考。笔者首先借鉴普赖斯定律确定筛选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和最低被引量,只要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就可以确立为核心作者的候选人。核心作者发文量需满足公式Mp = 0.749表示发文最多作者的论文数),通过计算因此发文量设定在 3 篇及以上,符合此条件的作者共12位。核心作者论文累计被引量需满足公式 Mc =(NCmax表示被引量最高作者的累计被引次数),通过计算≈23,因此被引量设定在 23次及以上,符合此条件的作者共23位。综合以上数据去重后,核心作者候选人共30位。然后按照公式
进行运算,综合两项分值以确立核心作者。zi表示某候选人综合指数分值,xi和yi分别表示该候选人发文量和被引量,和分别表示所有候选人发文量平均数和被引量平均数,两项权重值分别设定为0.5和0.5。如表2所示,符合综合指数100以上的核心作者共6位:司显柱、黄国文、张美芳、陈旸、张先刚、柴秀娟,他们有着相近的研究取向,能够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表2 核心作者候选人综合指数排
续表
4.3 研究热点突出显示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融合的程度,体现在其子理论与翻译研究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最突出的两个研究热点是:(1)元功能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2)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构。
4.3.1 元功能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
有学者从元功能理论对翻译的启示入手,再逐渐明晰功能语言学作为翻译研究的新途径,如《“元功能”“语域”理论与翻译研究中语用取向思想的萌芽》(肖家燕 张东平,2005:30-34)《翻译研究中的“元功能对等”》(黄国文陈旸,2014:97-102)和《以概念和人际元功能为导向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李静,2015:98-101)。
与翻译研究结合最为紧密的是人际元功能理论,即语言用于人际交流,建立、维持和影响人际关系,表达对客观世界看法的功能,由语气、情态和评价等系统来实现(司显柱 陶阳,2014:99-105)。相关研究涉及多种体裁,如诗歌(李发根,2006:97-107)、小说(谭晖 陈建文,2016:157-160+169)等文学类体裁,或如高校网页(陈洁鹆,2013:112-113+129)、旅游外宣资料(钱蔚,2015:173-174)等实用类体裁。
4.3.2 功能语言学视角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构
关于功能语言学运用于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影响力最大的学者是司显柱,于2005年最早发表了《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司显柱,2005:60-65),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关注和反馈,赞同其将翻译批评研究与功能语言学相联系,扩大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理论基础,也指出评估参数设置不够全面等缺点,如《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述评》(康雷鸣 张文慧,2010:148-150)《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研究——评〈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李慧,2014:67-69)。也有学者借助其技术路线指导翻译质量评估,如《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英译为例》(张伟伟,2017:129-132)。
4.4 研究前沿交叠更新
1997年至2017年之间研究前沿变化,体现了理论构建与理论运用互为动力、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通过“翻译”“翻译研究”“语言科学”“语境”“功能”“文化语境”“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英译”这9个关键词突现的年份区间和强度指数,可以看出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翻译研究前沿所获得关注度的变化。在初级、泛化、深化三个互相交叠的发展阶段中,体现了从完成理论模式初步构建到确立该模式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以及从同一突现年份区间内多理论多领域的横向发展趋势到聚焦某些特定领域的纵向发展趋势的转变。研究前沿的变化是通过内部和外部两大推动力同时发生作用实现的,内部推动力主要指该领域核心作者的学术影响力,外部推动力主要指国家政策的影响力。
4.4.1 内部推动力
某一研究领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高影响力的核心作者通过其专著和论文传达学术思想,有利于激发学者对原本不了解领域的研究兴趣,增加学术思想交流和互动的活跃度,形成较为稳定的学术共同体。试以黄国文教授为例,CNKI中收录其撰写的论文中与“语篇”相关度较高的17篇,集中发表于1997年至2007年之间,累计被引2831次,单篇最高被引次数544次,平均被引次数167次。而从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翻译研究相关论文中提取的关键词“语篇分析”于2009至2013呈现了研究兴趣的突然增长。在该领域,高影响力的作者持续发表高影响力论文,对该领域的研究关注点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虽然这种引导作用有时并不直接存在于被引关系中,有时也会经过传播积累,间隔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其效果,但是核心作者观点与学术前沿推进之间存在较强的因果关联。
4.4.2 外部推动力
国家政策和社会关注度的变化很可能影响翻译实践与翻译研究。如“文化语境”“英译”等关键词的突现,体现了国家战略对翻译研究的影响。2011年后,国家加大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下,越来越多蕴含中国文化的作品得以翻译和传播,学界对于此类译作的生产过程和传播情况给与更多关注,也有越来越多学者运用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此类译作进行解释和分析。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前沿“文化语境”“英译”(特别是“典籍英译”)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党和国家“文化走出去”重大方针政策的提出和落实相关,可见国家政策也会成为翻译研究前沿更新的外部推动力。
5. 结语
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快速获得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的核心信息,结合知识图谱和文献信息进行解读,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与基本特点,为后续研究的提供较为客观的数据支持。在过去20年中,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已经实现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融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不足:(1)学科之间互动不足。翻译研究被看作功能语言学的一个应用领域,处于被动配合与接受的地位,翻译研究对功能语言学的反哺作用被忽视。(2)研究领域分布不均。目前国内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关注翻译教学的学者较少,关于翻译教学课程与专业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弱。(3)翻译语种分布不均。基于功能语言学理论的译本分析过度偏重于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只有少数论文涉及汉语与日语、韩语、俄语、蒙古语、阿拉伯语、维吾尔族语等语种之间的翻译。总之,国内语言学家和翻译学者以翻译为内核,以功能语言学为径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期待今后对该领域的探讨进一步深化、细化、系统化,丰富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的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