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
2019-08-22刘秋成
刘秋成 郎 勇
(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德州大学大河谷分校,美国德州)
1. 引言
近年来,写作中的个性化声音受到写作研究者和教师们的广泛关注。个性化声音是作者在身份、观点和立场方面区别于其他作者的主要标志。它是写好文章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作者在文中展现个人魅力和感染力,实现与读者交流、沟通的有效渠道(Stewart, 1972, 1992; Ford,1991; Hickey, 1993; Easton, 2005);是衡量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Zhao, 2013)。因此,如何构建个性化声音是写作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之一。
国外有关个性化声音构建的研究出现相对较早,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自我经历的描述性研究(Shen,1989; Hirvela & Belcher, 2001),此类研究主要探讨社会文化差异对二语学生在写作中对自我声音构建造成的种种困难;二是对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涉及语言要素的研究(Ivanic & Camps, 2001;Matsuda, 2001; Matsuda & Tardy, 2007; Hyland,2008),此类研究主要通过采用语料库的方法,探讨语篇中语言要素与个性化声音的体现。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相关研究,刘晓晗(2007)、梅婷(2012)、赵冠芳(2013)、李娜和李忠庆(2013)、俞希和曹洪霞(2015)等,从提高写作质量角度呼吁研究者关注二语写作中个性化声音构建。刘秋成和郎勇(2019)指出,声音构建是英语写作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他们结合语言学和外语写作教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声音嵌入模式。本文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以个性化声音的特点和制约因素为切入点,提出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从三个维度探讨个性化声音构建的具体操作手段,以期在写作中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构建个性化声音进而提高写作质量。
2. 三维动态模型提出的背景
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虽是首次提出,但并非“无中生有”。它是在对个性化声音的特性及其产生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剖析研究的背景中产生的。
2.1 个性化声音的特性
Prior(2001)认为声音既是个人化的,同时又兼具社会性。笔者基本采纳Prior关于声音个人化和社会性的说法,但把他的个人化按其实际涵义改为个体性,并另立文化性这一特性。
(1) 个体性。声音具有个体性是指每个人的个性化声音都是特殊而独立的。它带有作者特有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每一个语篇乃至每个句子都有个性化声音的个体性,但在很多情况下它只是并不明言的“我”(I),往往隐性地存在着,对语篇的影响相对较小,尤其在学术语篇中,仅由形容词、副词或者集体声音暗示出来。但在描述性尤其叙述性语篇中,个性化声音的个体性较为明显和突出。
(2) 文化性。声音具有文化性是指个性化声音的生成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如同嗓音在高兴和生气时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如:在中国集体主义中的学习者,写作中就会出现较多的集体主义声音;而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的学习者,写作中则反映出更多的个人声音。文化在潜意识中渗入到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和认知理念之中。个性化声音的构建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站在作者之外的说话方式,作者努力塑造它,此过程涉及作者自己和自我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作者个性化声音的表达受到自我文化规约的影响(Harris, 1997:34)。因此,个性化声音无法脱离其生成环境的文化性。
(3) 社会性。声音具有社会性是指个性化声音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个性化声音植根于某一特定话语族群(Prior, 2001: 178)。作者在文中体现的个性化声音正如我们的话语、衣服和身姿语映射出来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和家庭背景一样,它也受到作者教育背景、生活阅历、个人社会体验等因素的影响(Hyland, 2008: 6)。它是一个人在既定语言、语篇和社会文化限制下不断创造、改变和认知自己的一个内在与外在身份的过程(Cummins, 1994: 49),在个性化声音构建过程中,语篇作为社会价值的承载体在社会文化的交互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它是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紧密结合、共同作用的产物(Ivan, 1998:97)。因此,个性化声音具有社会依存性。
一般情况下,语篇都蕴含个性化声音的三种特性,其中个体性体现出作者主体自身独特的个性、立场、态度和价值观。而社会性和文化性提供时空框架,展现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利于读者通过写作语境更好地理解作者的个性化声音。
2.2 个性化声音的制约因素
个性化声音是作者内在自我的深层挖掘,Bishop(2003)指出在写作中为了更好地挖掘内在自我,需要深入理解思维、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联。要讨论思维、语言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思维、语言和社会文化;二是思维、语言和社会文化存在什么样的内在关联。
首先来看思维和语言的概念及内在联系,思维大致对应思考、思想和意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与思维紧密相连。思维无时无刻都在制约和塑造着语言,而思维的发展又由语言决定。对二语写作的学生来说,语言和思维并不是完全对等,因为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与二语同时参与思维(王文宇 文秋芳,2002: 66),母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二语思维。当二语思维和二语有机结合时,写作者才能更好地呈现个性化声音。
其次来看语言和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外在环境,它影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涉及文字、词汇、语音乃至语法。个体的发展受到来自外在语言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Vygotsky,1962)。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也就是语言在社会文化这个语境中才有意义。但对于二语作者来说,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却要求用英语来写作。此种情况下,语言很难完全代表或反映真正的西方社会文化相应的行为、价值观和信仰。因为对于没有真正生活在西方社会文化中的学习者来说,任何间接习得的体验都不能代替本族语者的社会化过程,本族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语写作。此外,二语学生在写作中也受到母语的影响,理想的写作条件是西方文化和二语的有机结合。
三是社会文化和思维,社会文化作为个体发展的外在环境,它慢慢渗透到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中,社会性思维进入到个体化过程。思维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模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红 邓鹂鸣,2005)。中国大学生生活在中国社会文化中,同时也间接从书上和网络等其他资源汲取了西方社会文化。因此,在英语写作中个性化声音的构建既受到汉语思维模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英语思维模式的影响。
由此可见,语言、社会文化和思维动态交互影响着写作过程和个性化声音的呈现。
3. 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
基于上述对个性化声音特点和制约因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个性化声音=叙事+语篇+意义
该模型以个性化声音为轴心,以语言、社会文化和思维为维度,三个维度动态交互影响和制约着个性化声音的构建。 语言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交互构成语言-社会文化平面,该平面是二语写作的最佳条件:英语和西方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影响语言和思维的语境,那么英语语言在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中就赋予了恰当的或丰富的语篇意义;社会文化层面和思维层面交互构成了社会文化-思维平面,该平面是西方社会文化和英式思维,语篇的生成一方面来自思维,另一方面也受到语境的影响和制约。那么英式思维和西方社会文化语境的结合是语篇产生的最佳环境;语言层面与思维层面交互构成了语言-思维层面,该层面含有英语和英式思维,英语和英式思维的结合就决定了作者个体的叙事。由此可见,个性化声音的构建离不开作者主体的叙事、语篇结构的构建和意义的深化。而叙事、语篇和意义又离不开其外在的共同影响因素:英语语言、西方社会文化和英语思维。笔者认为应从培养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语篇能力来构建个性化声音。
3.1语言层面
个性化声音的具体实现离不开写作者的语言水平,语言是个性化声音呈现的工具,语言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声音个性化的呈现效果。Kroll(1990: 140)提出“要表达观点,写作者必须考虑至少四个结构水平:整体语篇水平、段落结构、句子结构和词语结构”。因此,构建个性化声音不仅要掌握和运用句子层面的词、短语和句子等基本的语言手段,还要学会语篇层面上合理的谋篇布局、新颖的观点阐述和创造性的语言使用(赵冠芳,2013: 73)。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大学生来说,这里所说的语言不是笼统概念上的泛指,而是具体指代构建声音所涉及的语言要素。语言要素不是孤立的词、短语或句子,而是围绕个性化声音构建维度所需的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的语言手段。针对个性化声音语言层面的构建,我们结合写作声音强度测量标准(Helms-Park &Stapleton, 2003)、声音互动模型(Hyland, 2008)和声音三维模型(Zhao, 2013)提出语言层面个性化声音构建的策略,具体如表1所示:
在写作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声音构建:
表1 语言层面的个性化声音构建
首先,明晰个性化声音构建三个维度。即:作者观点的鲜明度和独特性、作者表达观点的语气方式、行文特色,作者和读者在文中的显性存在和互动。在个性化声音构建中,有明晰的章法可依,学生就会有章可依。
其次,掌握构建个性化声音涉及的语言要素,重点分为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句子层面主要涉及词、短语、句型等最基本的语言手段;语篇层面利用句子层面的语言要素、新颖观点及合理的谋篇布局呈现语篇层面上连贯的、清晰的和明确的主题。
最后,了解语篇的对话性,写作不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而是作者与读者互动的过程,这有助于作者从读者视角审视语篇的构建,从而更加有助于个性化声音的构建。
3. 2 思维层面
作者在二语写作过程中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活动。这是二语写作过程的一大特点(王文宇文秋芳,2002: 66),思维方式决定语篇结构(李松涛,2005: 52),语篇结构又在语篇层面上决定个性化声音的呈现。因此,构建出高质量的个性化声音,首先要明确思维方式对写作主体(作者)的影响,根据个性化声音构建的三维动态模型,我们知道比较理想的写作认知环境应该是遵循写作主体本身的思维、语言规则要求。如图2所示:
图2 思维对英语写作主体的影响
如果写作主体是中国学生,遵循汉语语言和中式思维规则就很容易写出高质量的汉语作文(上部实线箭头所示);如果写作主体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遵循英语语言和英式思维方式也很容易产生高质量的英语作文(下部实线箭头所示);而写作主体介于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就会产生中式英语作文(中间虚线箭头所示)。中国大学生大部分都处于中间这一主体、在英语写作中无法摆脱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也无法做到像运用本族语那样自如地用英语写作。
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是动态的、积极活跃的,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人只有通过自身的活动才可能建构自己的认知,并改进自己的智能。虽然英语写作中作者受到两种思维的影响,但母语思维量会随二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少(王文宇 文秋芳,2002: 67)。因此,要写出高质量的英语作文,构建独特的个性化声音,需要提高英语水平,使学生尽快摆脱用中式思维习惯去写英语作文,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输入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有关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客观对待英汉思维差异。西方思维具有线性特点。他们观点表达相对直接,凸显个人特点和风格。这一点与我们中式曲线思维有很大不同,因此英语表达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在选词、语法结构和句型表达的不同。
其次,英式思维材料的大量输入。如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新闻视频等;阅读原版英语书籍、报刊等。引导学生注意他们的文化知识、观点表达的方法等。长期耳濡目染,慢慢就会形成英式思维的习惯。
最后,英式思维的输出,可以课堂设置问题,小组讨论。也可以课下组建英语角等形式,鼓励激发学生有效输出。初期,可以进行简单句子或语段的模仿,全面沉浸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潜意识抵制母语的负迁移。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采用采访或写作的形式输出,老师针对学生输出的产品给予恰当的引导。
3.3 社会文化层面
文化渗透在一点一滴的语言使用中,任何语言交流,不论是书面还是口头,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Corbett, 2003)。写作是一种渗透着文化的交际行为,它与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写作方式需符合特定社会群体的要求(Abasi et al, 2006)。二语写作所涉及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对复杂,一方面受到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母语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具体如图3所示(详见刘秋成,2016)。以Shen(1989)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二语学生因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体验到身份冲突和认知自己身份的障碍,故在写作中有效构建、呈现自己声音的过程中就会面临着诸多挑战(转引赵冠芳,2013)。
图3 文化对写作主体的影响
个性化声音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属于互为依赖型的中国文化中,个人建构通常被认为以社会为中心,个人和他者的关系不是截然分开,而是共同联系于同一个社会,提倡集体主义(Markus & Kitayama, 1991)。中国集体文化在无形中制约着中国大学生个性化声音的构建(李娜 李忠庆,2013)。中国学生更倾向于用“隐性的我”常规化表达个人观点(欧阳护华唐适宜,2006: 52)。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作者在文本中的个性化声音有整体上的影响(刘晓晗,2007)。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作者个性化声音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文化差异存在的前提下,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构建一种社会语境,在这里母语和外来文化都会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使二语学习者克服跨文化冲突建构“英语作者个性化声音”的意识,在具备“母语自我”的同时,重新建构一个“英语自我”(杨欣然,2015: 55)。英语写作就是一个创造和界定一种新身份和平衡新旧身份的过程。比较两种不同的身份需要作者有意识地分析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不同写作体系(Shen,1989)。
笔者认为首先合理定位个性化声音及个人写作身份。理解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人主义”和中国文化中的个性化声音。在教学中尽可能讲授英语语言的核心文化,以及英语语言文化对其本族作者个性化声音的影响因素,通过阅读分析英语文章理解英语本族作者写作表现声音的思路及技巧。在英语写作中定位好自己身份,假定英语是母语,遵照英语语言和文化规则来构思自己的文章。有意识地定位个人身份可以更好地协调不同价值和逻辑体系,以更好地帮助英语写作。
其次,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掌握构建个性化声音的不同技巧。如:引导学生关注中西方的电视节目评论和传统节日介绍,了解中西方不同语言、思维方式对传播主题的表达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加大学生与西方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交际,设定一定的话题,如:休闲活动、传统节日、饮食习惯、风土人情、风俗礼仪等,讨论重点侧重于表达个人的态度、偏好及中西差异等(石晓玲,2015)。
最后,倡导跨文化主题写作。尝试从西方观众的角度改编中国传统故事和经典形象,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代中西方通俗流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所有话语都是互相影响和模仿的,语言的创造力在于对他人声音的吸收、加工和再生(Bakhtin, 1986)。把学生耳濡目染的通俗文化植入写作题材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写作,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下通过“同化”或“顺应” 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钟书能,2004)。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在文化协商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构建自己声音。
4. 结语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个性化声音作为个人价值、观点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受到思维、语言和文化因素的交叉互动影响。独特的个性化声音能反映作者的生活经验、教育水平或哲学价值观,个性化声音构建需要信心、实践、时间和规律的写作训练来逐步培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思维以及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语篇能力。在语言层面,除了教授学生如何遣词造句以及如何保持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之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如何选用合适的语言要素来构建个性化声音。在思维层面,应该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思维影响、具有英式思维意识,以及在相应文体规范制约下如何恰当地构建个性化声音。在社会文化层面,教师应培养学生在写作时如何平衡跨文化冲突对自我声音构建的影响,在中国社会文化氛围中,构建跨文化人格,使自己的个性化声音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