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二语动机研究的热点前沿及演进路径
2019-08-22洪民
洪 民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凤阳)
1. 引言
二语动机(L2 motivation)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直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二语动机研究主要沿袭了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研究模式(高一虹 周燕,2009),代表人物Gardner等(1977)、Drnyei(2005,2009)和Norton ( 2001, 2006)提出的动机理论框架对二语动机研究产生了导向性的影响。在这些理论观照下,我国的二语动机研究有哪些指向?研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明确我国二语动机的热点、前沿和演进路径,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尝试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探寻问题的答案。
由过往研究可知,我国的二语动机研究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桂诗春、王初明、文秋芳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研究动机在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王晓旻 张文忠,2005)。随后,有关二语动机研究的综述性文章屡见不鲜。从本世纪初开始,仅《外语界》期刊就刊登了四篇有关二语动机研究的综述性文章:王晓旻和张文忠(2005)对上世纪80年代到2003年的二语动机研究进行总结;周璇和饶振辉(2007)概述了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走向、趋势及其与二语习得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李炯英和刘鹏辉(2015)分析了2004年到2013年的二语动机研究情况;王峥(2016)分析了2000-2015 年我国外语类CSSCI 来源期刊发表的二语动机研究论文,对国内研究在基本认识、研究方法、理论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评判,并提供建议。这些综述对二语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内容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研究都没有清晰地描绘出我国二语动机研究的演进路径,也没有明确地指出二语动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可谓白璧微瑕,令读者意犹未尽。廓清二语动机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路径,对梳理研究脉络,明确研究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将基于CSSCI来源期刊(1998-2016),探究我国二语动机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路线,较过往研究和后续研究而言,权当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学者关注二语动机这一领域。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源自CSSCI期刊(1998-2016),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年7月6日。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检索网站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设定情况:以“动机”为检索词,检索范围选择“所有字段”,发文年代选择“1998-2016”,文献类型选择“论文”,学科类型选择“语言学”,获得检索结果为153篇文献。然后对数据进行清理,删除与二语动机研究无关的文献和重复文献,最终获得110条来源文献。
本研究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Chen,2005)教授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 CiteSpace(引文空间)①Citespace软件先后经历了CitespaceI(第一代)、CitespaceII(第二代)、CitespaceIII(第三代),在施引论文中以上各种提法都有出现。李杰和陈超美在《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一书中建议统一使用Citespace作为关键词。。CiteSpace可以把海量的文献数据以一种多元、分时、动态的可视化语言把该领域的演进历程集中展现在一份引文网络的知识图谱上(刘则渊,2015),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科学知识的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经常被用于探索研究热点前沿和研究趋势(李杰 陈超美,2016)。本研究主要通过聚类分析和引文分析两种方法剖析1998年以来二语动机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路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通过term and keyword(共词)对文本主题进行共词(co-words)挖掘分析,判断热点与前沿;其次进行共被引文献分析,通过cited reference分析施引文献,获取关键文献,判断外语教育技术发展的演进路径。
3. 二语动机研究热点
研究热点是某个领域中,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或多个话题。运用CiteSpace的主题词分析功能可以探索某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李杰 陈超美,2016)。在 Node Types中选择term与keywords,然后再进行聚类(Clustering),按照LLR 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四个聚类,见下图。
图1 二语动机研究热点词共现图谱
点击Export,运行Network Summary Table,得到按照聚类归纳的关键词,选出每个聚类的前十个关键词,可以得到下表。
表1 二语动机研究热点词聚类表
由上表可知,在四个聚类中,按照聚类命名词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聚类3的命名词是“大学生”,时间是2008,聚类0的命名词是“跟踪研究”,时间是2009,聚类1的命名词是“学习动机”,时间是2010,聚类2的命名词语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时间是2015。根据聚类命名词出现的时间顺序,我们把研究热点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2008、2009、2010三年的聚类命名词。由于这三个聚类命名词出现的时间接近,我们把这三个词归结为一个部分。把这些聚类命名词进行归纳,这个阶段的二语动机研究主要围绕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展开“跟踪研究”。从每个聚类所包含的热点词来看,研究的内容包括归因、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自主学习行为、学习风格、元认知策略、英语学习、英语成绩、焦虑、动机强度、英语写作水平、动机类型、自信、动机调控、动机学习行为、学习策略、外语学习网络自主、学习、写作能力、写作学习动机、动机减退、社会环境、语言环境、自主写作。由于每个聚类中包含的热点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根据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内容(Ellis, 2012),这些热点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1. 二语动机与外语技能(英语成绩、写作水平、写作能力、自主写作);2. 二语动机个体差异(焦虑、自信、自我效能感、归因、学习风格);3. 二语动机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主写作、自主学习行为、网络自主学习);4. 二语动机与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5.二语动机本体研究(动机类型、动机强度、动机调控、动机减退)。
第二部分包括2015年出现的聚类命名词“二语动机自我系统”,随后出现的十个热点词分别为动机重建、二语动机、国际姿态、外语、努力程度、效度、中国不同英语学习者群体、动机调节、结构方程模型、动机衰竭。这些热点词说明这一阶段的研究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主线,同时也涵盖了动机衰竭、重建、调节和二语自我等内容。在实证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模式逐步被研究者接受。
4. 二语动机研究前沿
相对于热点研究而言,前沿研究对后续研究更具导向性。根据CiteSpace的理论架构,知识基础是由共被引文献集合组成的,而研究前沿由引用这些知识基础的施引文献集合组成。知识基础的聚类命名通过施引文献提取的名词性术语确定,这个命名可以认为是研究前沿的领域(李杰陈超美,2016)。本研究采用如下方法探索研究前沿:运行CiteSpace,设置在研究演进路径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按照演进路径的操作方式设定参数;运行程序之后,使用Clustering(聚类)按钮,按照LLR 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再点击Label the Clusters with title terms(根据标题进行聚类)。运行Cluster Explore,可以析出两个聚类和三篇代表研究前沿的施引文献。
图2 研究前沿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2 二语动机研究前沿聚类关键词表
由表可知,两个聚类的命名词为“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中国情境”,由此推知,二语动机前沿研究主要围绕“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在“中国情境”中的适用性展开。根据两个聚类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研究以中国情境为依托,从内在结构和外部干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二语学习者的二语动机。内在结构研究包括国际姿态、努力程度、理想二语自我等方面,外在干预包括家庭背景、动机学习行为等方面。在研究方法上,结构方程模型被用于一些有关动机结构验证的研究。
表3 二语动机研究前沿文献表
对聚类标题进行分析,CiteSpace析出三篇代表性文献。通过这三篇代表性文献,可以管窥二语动机研究的前沿。这些文献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研究的理论基础相同。这三篇文献都以D rnyei(2005,2009)的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彭剑娥(2015)把心理学派和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相结合,研究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三个维度、国际姿态和英语学习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二语自我系统三个维度与国际姿态和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语动机随着学习者学习的时间增长呈动态变化趋势。詹先君、洪民(2015)和詹先君(2015)的研究结合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分别讨论了家庭背景的干预作用和二语自我系统的结构。第二,研究的指向不同。三篇文献分别体现了三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彭剑娥的研究主要探讨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学习因素产生的影响,詹先君的研究主要分析二语自我的干预因素并对二语自我的结构进行本土化的验证分析。第三,研究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由于这三篇文献分别指向不同的研究方向,为研究者提供了清晰的研究导向,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借鉴这些研究思路,探寻新的研究问题。
5. 二语动机研究的演进路径
运行 CiteSpace,设置如下: 施引文献时间限定为1998-2016,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在语词来源 Term Source中选择Title(标题)、Abstract(摘要)、Author Keywords(作者关键词)和 Keywords Plus(WoS的增补关键词),节点类型 Node Types选 cited reference,Selection Criteria(节点阈值)选择top 30 per slice,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内频次出现排名前30位的作者,按照Time zone方式呈现,得到引用频率大于三次的八条文献,如图1。Time zone是将相同时间内的节点集合在了相同的时区内。这里的相同时间对文献共被引网络而言是文献首次被引用的时间。按照时段和频次排序,8条文献见表4。
图3 二语动机文献共被引网络的时区图
根据陈超美博士的定义,共引网络图谱中的关键节点是图谱中连接两个以上不同聚类 且相对中心度和被引频次较高的节点。 这些节点可能成为网络中由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过渡的 关键点。在本研究中,由于文献的总量较少,因此有些文献的中心性为零。
表4 二语动机演进路径关键文献表
表5 二语动机演进路径关键词表
综合二语动机文献共被引网络的时区图、代表文献和关键词提供的信息,二语动机研究的演进路径逐渐浮出水面,二语动机研究大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命名融合CiteSpace析出的关键词和聚类名称,体现出这个阶段的研究趋势。
5.1 第一阶段:心理因素与英语教学中的学习动机
根据时区图可以看出,第一阶段形成于2002年前后。通过关键词可知,在这一阶段,二语动机研究主要关注学习动机、英语教学、心理因素三个主要的方面,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学习动机在英语教学中的表现。在此阶段,秦晓晴(2002)和高一虹、程英(2003)的研究论文对二语动机研究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秦晓晴(2002)采用问卷调查的模式,从多个视角分析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构成情况和不同动机因素之间的关系,解读了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研究从理论上突破社会视角的局限,以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建构外语学习动机概念模型,从个人需要、动机前提、情感中介、认知中介、动机行为和学习结果等动机成分入手,分析外语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研究超越融入型(integrative)和工具型(instrumental)的社会教育视角的动机理论框架,引入了心理学的概念,把心理学和外语学习动机相结合,是我国二语动机研究的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
秦晓晴(2002)的研究对我国大学生的动机结构进行了验证,但是没有发掘我国大学生的二语动机类型。随后,高一虹和程英(2003)展开本土化研究,探索我国大学生的二语动机类型,把二语动机本土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高一虹和程英(2003)通过定量分析,研究了动机的类型以及个人因素对动机类型的影响,研究结合Gardner(1985)的经典动机模式和心理学的理论,例如:“学习情境”(Drnyei,1994)、“自信”(Cment et al,1994)、 “目标显著性”、“效价”、“自我效能”(Tremblay & Gardner,1995)等新的因素,在我国的高校中展开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探索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以及性别、专业、英语水平、年级、始学年龄等方面不同的学习者在动机类别上的差异。通过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七种主要动机类型: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出国动机、学习情境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这些动机研究的类型对二语动机研究产生了显著的导向性的影响。
5.2 第二阶段:自我认同与动机过程观
随着二语动机研究的发展,在第二阶段,我国的二语动机研究出现了以自我认同和动机过程观为导向的研究潮流。结合代表文献和关键词可以发现,第二阶段形成于2009年前后,这一阶段的二语动机研究与第一阶段相比内容更为丰富,主线更加清晰。从关键词的中心性来看,“动机”的中心性为0.75,“大学生”的中心性为 0.23,“英语学习”的中心性为0.12,可以推测,这个阶段的二语动机研究围绕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展开。此外,研究还涉及了自主学习、学习策略和焦虑等方面。在这一阶段,以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为基础,研究具有两种主导方向,分别是自我认同与动机过程观。自我认同研究以高一虹(2004)的研究为代表,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指学习者对自己“究竟是谁”的认识,包括个人能力、交际方式、价值观念、群体归属等方面。在高一虹、周燕(2009)的文献中,着重介绍了社会心理模式和心理学派关于自我认同的研究成果,为自我认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研究者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展开跟踪研究,分析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英语学习动机对自我认同产生的影响大于自我认同对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高一虹 周燕,2009;许宏晨高一虹,2011)。
动机过程观有别于传统的静态动机观,基于动态系统理论,把动机看作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Drnyei,2005, 2009),对探索动机的本质具有指导性意义。主要的代表是李楠和吴一安(2007)结合任务特征进行的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研究从动态视角研究外语学习动机,以任务为媒介,通过比较对比实验,分析被试在两次任务中展示出的动机动态变化过程。该研究突破了传统二语动机研究的静态视角,回归动机的本质,是我国二语动机研究成果中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成果。但是,尽管研究者尝试运用动态理论,仅靠对比实验的方法还难以全面地解释动机的动态性。考虑到当时整体的研究模式和动态系统理论的发展状态,该研究已经体现出较大的突破,在我国二语动机研究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5.3 第三阶段: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动机学习行为
由时区图和关键词表可以看出,第三个阶段主要形成于2015年前后,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辅以动机行为、动机强度、动机衰竭/负动机(demotivation)和语言技能等研究方向。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是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和外语学习,中心性分别为0.19和0.17,说明第三阶段的研究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外语学习为主。二语动机自我系统是D rnyei(2005,2009)提出的动机理论,对当前的二语动机研究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多数研究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第三阶段的代表性文献证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刘珍等(2012)研究二语自我、焦虑和动机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理想自我、应该自我与动机学习行为和焦虑之间的交互关系,强调二语理想自我对英语学习的积极导向作用以及焦虑调控的意义和方法。韦晓保(2013)分析大学生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自主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理想二语自我、应该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历与自主学习行为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出理想二语自我和二语学习经历对自主学习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应该二语自我对自主学习行为几乎没什么影响的结论。在二语动机演进路径关键文献表中,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成果占了一半,足以体现出该理论的影响力。此外,多数研究把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与二语动机学习行为相结合,研究动机对外语学习的作用。
5.4 研究展望
通过CiteSpace得出的分析结论客观地反映了我国的二语动机研究特点,但是限于CiteSpace的算法特点和收集文献的节点,对前沿的分析还略显不足。从目前国际二语动机研究的发展趋势来看,二语动机研究逐渐从整体特征的分析转向个体特性的研究。2016年之前,我国的二语动机的研究多数采用定量研究或者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大样本分析(几百直至上千人),讨论一个群体的动机特性。2017年,常海潮(2017)采用定性的方式,对10人的小样本进行定性分析,这种分析方式既符合动机的特性,也与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动机研究模式相一致。由于动机作为一种情感因素,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传统的动机研究模式关注群体特性而忽略了个体的特点,有悖于动机的特征,所以传统研究方法有显著的不足。前沿的研究模式克服了这一问题,关注个体的特征,符合动机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6. 结论
综上所述,近二十年来国内二语动机研究一直以外语教学为核心,经历了心理因素分析、自我认同和动机过程观、二语自我与动机学习行为三个阶段的发展,研究的热点包括二语动机与语言技能、情感因素、自主学习的关系和动机本体,研究的前沿以二语动机自我系统为理论基础,涉及外语教学的各个领域。
在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二语动机研究尽管在不断地发展,研究成果日趋丰硕,但是研究内容选题较为分散,缺少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核心,研究方法重定量研究,而且定量研究的变量控制往往不够严谨,缺少有影响力的定性研究。本研究期望我国的二语动机研究者了解国内二语动机研究的热点前沿和发展轨迹,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二语动机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