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塞内卡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2019-08-19王淑娟王东方赵月龙谢彩华赵雪丽马震原王华俊杨朋霞闫若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拷贝探针质粒

王淑娟,王东方,赵月龙,谢彩华,赵雪丽,马震原,王华俊,杨朋霞,闫若潜

(1.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450008;2.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3.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塞内卡病毒病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一种动物传染病,可以引起猪鼻镜及蹄冠处出现水疱、溃烂创面,偶见发烧及腹泻,出生1 d~3 d 的新生仔猪死亡率可达30 %~70 %[3],给养猪行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毒病由塞内卡病毒(Senecavirus A,SVA)引起,SVA 属于小RNA 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1],其与小RNA 病毒科、心病毒属病毒遗传关系相近[2]。

SVA 感染猪后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难以区分,仅凭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给该病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检测SVA 的方法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检测SVA 核酸的方法。Bracht 等建立了SVA 的SYBR Green 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敏感性和重复性较好[3];Resende 等建立了检测SVA 的原位杂交方法,可以从不同组织中检出SVA,但其检测周期较长[4];Feronato 等建立了检测SVA 的套式PCR 方法,但其需要两轮PCR 扩增,最后还需电泳检测[5];樊晓旭等建立了塞尼卡谷病毒TaqMan 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6];林彦星等建立了SVA 的反转录重组酶聚合酶常温扩增技术(RT-RPA)快速检测方法[7]。本研究以SVA 的3D 基因为靶标,设计1 对特异性引物和1 条MGB 探针,建立了SVA 荧光定量RT-PCR (FQ-PCR)检测方法,为SVA 提供快速、敏感、特异的临床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毒基因和样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VR2332 经典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V777 株、猪口蹄疫病毒(FMDV)及SVA cDNA,猪圆环病毒Ⅱ型2b (PCV2b)亚型病毒株、猪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 株DNA 均由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制备保存。28 份疑似SVA 感染病料样品(水泡液拭子、水疱皮、淋巴结等)由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提供。

1.2 主要实验材料 KingFisher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购自美国Thermo Fisher 公司;MagMAXTM-96 Viral RNA Isolation Kit 购自美国ABI 公司;ExTaqDNA聚合酶、 Rnase Inhibitor、 DL2000 DNA Marker、DNA 回收试剂盒、质粒小量纯化试剂盒等均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M-MLV 反转录酶、pGEM-T easy 载体均购自Promega 公司。

1.3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以SVA cDNA 为模板,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SVA 常规PCR 方法扩增3D 基因,克隆至pGEM-T Easy 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CR 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测序。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通过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260nm和OD280nm值,参考Kim 等的方法计算其拷贝数[8],将其稀释至1.04×108拷贝/μL,于-20 ℃保存备用,作为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

1.4 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及合成 参照GenBank 登录的SVA 序列(KT321458.1),应用PrimerExpress 3.0.1 分析软件,分别设计针对SVA 3D 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1: 5'-TGCAYCCCTTYGCTGACT-3'/P2:5'-CCATCTTGCCTGCAGGTACTC-3')和TaqMan 探针(Probe-P3:5'-FAM-CGGTGCCGTACCGAG-MGB-3'),探针5' 端标记为FAM。引物和探针均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

1.5 反应条件优化及标准曲线的建立 选择1.04×106拷贝/μL 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作为模板,P1/P2为引物,采用矩阵法分别对引物浓度(0.05 μmol/L、0.1 μmol/L、0.25 μmol/L、0.5 μmol/L、1 μmol/L、5 μmol/L), 探针 Probe-P3 浓度(0.05 μmol/L、0.1 μmol/L、0.25 μmol/L、0.5 μmol/L、1 μmol/L、5 μmol/L),退火温度(55 ℃、56 ℃、57 ℃、58 ℃、59 ℃、60 ℃、61 ℃和62 ℃),体系(20 μL 和25 μL)进行优化。

将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10 倍倍比稀释,利用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FQ-PCR 扩增,每个浓度重复3 次。以起始模板拷贝数的对数为X轴,Ct 值为Y 轴,建立SVA FQ-PCR 方法的标准曲线。

1.6 特异性试验 按照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对FMDV、PRRSV、PEDV cDNA,以及PCV2、PRV的总DNA 进行扩增,同时以SVA cDNA 为阳性对照,BHK-21 细胞为阴性对照,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

1.7 敏感性试验 将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10 倍倍比稀释(1.04 拷贝/μL~1.04×106拷贝/μL)后,利用本研究建立的FQ-PCR 方法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SVA RT-PCR 方法进行检测,评价该方法的敏感性。

1.8 重复性试验 以3 个不同浓度(1.04×104拷贝/μL~1.04×106拷贝/μL)的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每个浓度重复3 次,利用本研究建立的FQ-PCR 方法进行批内重复性试验;同时将该3 个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分成3 个批次进行FQ-PCR,评估该方法的批间重复性,以验证本研究建立的SVA FQ-PCR 方法的重复性。

1.9 临床样品检测 利用本研究建立的SVA FQ-PCR 方法对28 份临床疑似SVA 感染的样品进行检测,其中,水泡液拭子直接取浸泡上清,水疱皮淋巴结采用组织研磨仪处理后取上清,利用全自动核酸仪提取各处理上清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同时以SVA cDNA 为阳性对照。以BHK-21 细胞为阴性对照。FQ-PCR 为阳性的扩增产物由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纯化及测序,同时与本实验室建立的SVA RT-PCR 方法检测结果和测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 结 果

2.1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SVA cNDA 经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获得460 bp 目的片段,与预期相符(图1)。PCR 产物经纯化回收后构建重组质粒,经测序,结果显示为SVA 3D 基因片段,重组质粒浓度为37.67 ng/μL,经计算其拷贝数为1.04×1010拷贝/μL。

2.2 反应体系与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 经优化,P1/P2 引物浓度为0.5 μmol/L,Probe-P3 探针浓度为0.25 μmol/L 时扩增效率较稳定,且最大程度节约成本。反应体系确定为25 μL:10×ExTaq缓冲液2.5 μL,2.5 mmol/L dNTPs 2 μL,P1、P2(20 μmol/L)各0.6 μL,Probe-P3 (20 μmol/L)为0.3 μL,5U/μL ExTaq酶0.25 μL,模板2 μL,补足去离子水至25 μL。最佳反应条件为:94 ℃5 min;94 ℃15 s,60 ℃30 s,40 个循环。阴性对照无特异的扩增曲线,且Ct 值>38.0 或无,阳性对照的Ct 值应≤25.0,且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判定检测结果成立。在检测结果成立的前提下,若样品检测结果Ct 值≤35.0,且出现特定的扩增曲线,判定为阳性;Ct 值>38.0 或无,且无特异的扩增曲线,则判定为阴性;35.0

图1 SVA 质粒标准品的PCR 鉴定Fig.1 The identification of SVA stand plasmid by PCR

2.3 标准曲线的建立 利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经3 次重复试验所得平均值建立标准曲线结果显示,当质粒标准品在1.04×101拷贝/μL~1.04×106拷贝/μL 范围内,其与Ct 值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图2),所获得相关系数为0.998,斜率为-3.751,截距为41.00,得出拷贝数(X)与Ct 值(Y)之间的线性关系表达式:Y =-3.751×logX+41.00。

图2 SVA FQ-PCR 标准曲线Fig.2 The standard curve for SVA FQ-PCR

2.4 特异性试验 利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SVA cDNA 进行扩增,出现阳性扩增信号,而对FMDV、PRRSV、PEDV、PCV2、PRV 和正常BHK-21 细胞的核酸模板扩增未出现阳性扩增曲线(图3)。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

图3 SVA FQ-PCR 方法的特异性试验Fig.3 Specificity test for SVA FQ-PCR

2.5 敏感性试验 分别以各个稀释度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进行FQ-PCR 扩增,结果显示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小检出量为1.04×101拷贝/μL,而常规PCR 最小检出量为1.04×102拷贝/μL (图4),表明本研究建立的FQ-PCR 方法敏感性较高。

2.6 重复性试验 将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作为模板进行FQ-PCR 扩增,结果显示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在1.06 %~1.41 %,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在2.85 %~3.66 %。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 %(表1)。表明建立的方法扩增效率稳定,重复性好。

图4 敏感性试验结果Fig.4 The sensitivity tests of the FQ-PCR (A)and the conventional PCR (B)

2.7 临床样品检测 利用建立的SVA FQ-PCR 方法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本实验室建立的SVA RT-PCR 检测方法和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SVA FQ-PCR 检出9 份阳性样品,SVA RT-PCR 检出6 份阳性样品,二者符合率为89.3 %。对9 份阳性PCR 产物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9 份PCR 阳性产物均为SVA 基因片段,与GenBank 中登录的9株SVA 基因序列同源性均高于97 %。表明本研究建立的SVA FQ-PCR 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表1 重复性试验结果Table 1 The results of reproducibility

3 讨 论

SVA 最初命名为塞内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2015 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ICTV)批准将种名由“Seneca valley virus,SVV”改为“Senecavirus A,SVA”,其所在的属命名为“塞内卡病毒属(Senecavirus)”[9]。虽然现有资料显示SVA 不具备FMDV 的危害性,且大多数成年猪感染后预后良好,未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后果和经济损失[7]。但SVA 感染的临床症状类似于口蹄疫、猪水泡病和水泡性口炎等其它几种水泡性疾病的病毒感染,给该病的诊断带来困难。

病毒分离是检测病毒最可靠的方法,但该方法操作麻烦,检测周期长。病原核酸检测是实验室诊断最常用的方法,FQ-PCR 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操作简单快捷,给检测工作带来很大便利。FQ-PCR 技术分为染料法和探针法两种,Jamnikar 等对染料法和探针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探针法用于定量比SYBR Green I 染料法更为准确,且特异性更强[10]。本研究建立的SVA FQ-PCR 检测方法采用了TaqMan MGB 探针,与传统的TaqMan 探针相比,TaqMan MGB 探针缩短了探针的长度,明显提高了探针的Tm 值,也降低了探针的合成成本,TaqMan MGB 探针的淬灭基团采用非荧光淬灭基团,其本身不产生荧光信号,降低了本底信号的强度,使扩增结果更加特异、敏感[11]。

本研究以SVA 的3D 基因保守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并筛选出引物、探针的最佳组合和最优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SVA FQ-PCR 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PCV2、PRV 的DNA 和PRRSV、PEDV、FMDV 的cDNA,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该方法所用的TaqMan MGB 探针,对SVA 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小检出量为1.04 拷贝/μL,樊晓旭等利用TaqMan 探针建立的SVA FQ-PCR 方法可以检出2.8 拷贝/μL 的样品[6],证实了TaqMan MGB 探针比TaqMan 探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且敏感性均高于常规PCR 方法。该方法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 %,表明建立的方法扩增效率稳定,重复性好。对28 份临床疑似SVA 感染的样品中检测出了9 份阳性样品,敏感性高于本实验室建立的SVA RT-PCR 方法,且检出的9 份阳性扩增产物经测序后证明确为SVA 3D 基因片段。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水泡液拭子、水疱皮、淋巴结等不同种类样品的快速检测,为SVA 病的早期诊断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特异、敏感、快速的方法。

猜你喜欢

拷贝探针质粒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全基因组测序后质粒的组装与鉴定研究进展*
Xpert MTB/RIF对结核菌利福平耐药的诊断价值及rpoB基因突变特点的分析
mcr-1阳性类噬菌体质粒与F33∶A-∶B-质粒共整合形成的融合质粒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中气泡行为光纤探针测量方法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文化拷贝应该如何“拷”
食管腺癌DNA拷贝变化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通过接触测试来提高探针痕迹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