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精准护理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2019-08-19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年4期
关键词:胆囊康复精准

李 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经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目前其技术成熟,在临床上开展广泛,为使病人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针对病人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应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对病人进行精准护理,减少创伤应激,以期达到减少病人住院时间,快速康复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8年11月因胆囊良性疾病住院拟行LC术的病人共207例,按病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52.4±14.8)岁。对照组92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4.1±15.7)岁。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胆囊良性疾病诊断标准;年龄25~65周岁、近1个月内无急性上腹疼痛发作、ASA分级为1级,病人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有皮肤过敏现象;存在精神疾病或既往精神病史;拒绝配合此研究。

1.3 方法 成立由医护共同组成的研究小组,设定实施方案,并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专人负责资料汇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包括入院评估、常规检查、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精准护理方法: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术前准确评估,做好细致的个性化健康教育,缩短禁食水时间,减少病人不适感。在治疗护理的不同阶段加入中西医结合护理内容如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促进病人康复。具体方法如下。

1.3.1 术前准备 术前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一日进行耳穴埋豆,神门、心、腹、耳尖、胃、小肠等穴,每天按压3次,每次每穴按压30 s,力度为可耐受的极点,作用镇静安神,改善睡眠,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状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手术。

1.3.2 术中及术后护理 术中两组采取保温措施,手术团队精细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回病房,两组均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彻底清醒后少量饮水,观察病人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按摩,每穴每次5 min,以病人感到酸麻胀痛感为宜,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按摩双侧内关穴,缓解术后恶心等不适,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以达到病人快速康复。

1.4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用于疼痛的评估及术后7天患者电话随访满意度评分,其中包括:对病房环境及基础护理的满意度,对责任护士及夜班护士的满意度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且呈正态分布,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行两独立样本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共20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术并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天通过电话随访调查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表3)。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其中疼痛剧烈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1例,恶心呕吐3例,切口渗血1例,切口液化1例;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其中疼痛剧烈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5例,恶性呕吐7例,切口渗血1例,切口液化3例,日间护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以最小的创伤治愈患者疾病成为广大外科医护人员的追求。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基础上,多学科措施协同实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每一阶段采取精准化治疗护理,改善患者医疗体验,尽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医疗负担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使患者和社会双重受益[1-2]。术前详细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向患者详细介绍胆囊疾病的基础知识,告知日间LC术的优势,通过既往病例说明手术及麻醉方式,强调其优点及安全性,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心理,增强患者及家属的治疗信心,同时也让患者对手术收益、术后康复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有研究表明,术前提供有效的心理和信息支持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应对手术应激,进一步降低手术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3-4]。术前禁食6 h,禁饮2 h,适当指导患者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如果汁、糖水等,可减少饥饿感,增强对手术的耐受性[5-6]。术中及术后早期的保温,具有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心脏并发症,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我们采用保温毯、液体加温、术中冲洗使用温盐水等细节操作尽量减少患者在低温向复温过渡中产生不良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手术体验[7]。术后对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告知手术成功,给予个性化关怀,尽可能减少患者术后焦躁,结合成功的病例,使其增强快速康复信心,从而积极参与康复过程,增加依从性[8]。术后实施精准疼痛护理动态了解患者的疼痛变化,给予相应处理,通过缓解疼痛,有效提高手术效果,联合心理疏导,尽可能降低患者VAS评分,促进快速康复[9]。同时,建议患者适当分散注意力,例如采用听舒缓的音乐、观看电视节目等,建议患者家属聊一些关注的话题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抚触,都能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中医护理操作采用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这些中医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少,适宜临床开展,可达到减轻术后腹痛腹胀,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效果[10]。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恢复饮食及活动可有效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刺激肠道功能恢复,有利于尽快早期康复。中西医结合精准护理可明显提高行LC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采取精准化治疗护理,多学科措施协同,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体验,缓解术后不适,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猜你喜欢

胆囊康复精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精准的打铁
哪些胆囊“要不得”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