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的有效培养路径探讨
2019-08-15赵俊
摘要:初中教学学科的设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学科在所有初中学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来源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再使用知识进行实践,提升自我的思考能力,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少学生在学习时始终未抓住数学学科的精髓,导致数学成绩一直未有长进,教师需要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把逻辑思想传授给学生。归纳意识是有助于学生数学逻辑能力提高的意识,但大多数教师在教学时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略归纳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归纳意识的培养,能使学生在学习时有的放矢。针对目前数学教学存在的情况,本文对学生归纳意识的培养重要性和策略进行研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意识;培养路径
一、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是为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而设立的,数学知识由理论组成,但实际解题时需要理论与实际和思维共同结合,大多数初中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进行培养,将重点放在数学理论上,导致学生无法从实际出发理解抽象的概念,也无法在解题时自然地将理论用于解题中,使解题成为难点,这也与教师未培养学生归纳意识有较直接的联系。归纳意识使学生能够思考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将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案例与实际相结合,再与题目相结合,提高解题能力。学生的归纳意识不仅可以提高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效率,也可以同时提高初中各科的学习效率,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归纳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 立足于课堂
数学这门学科是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数学理论源自于实际,最终应用在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应用性较高的学科。同时,数学学科的学习也能加深对实际生活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来源,将数学理论用于实际解题,能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使学生对应用数学理论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立足于课堂,重视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归纳意识。
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必须意识到课堂是培养学生归纳意识的重要场所,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对学生的归纳意识进行培养。七年级上册的基础内容中包括“正数和负数”内容,该内容贯穿在学生所有数学学习中,属于基础且重点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举出生活中同时包含正数和负数的例子,比如气温表、水位变化表等,在这些数据中同时兼有正数和负数,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据,并归纳成数学语言进行表述,通过观察和归纳,学生将这些数据归纳为了正数和负数,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案例,也能在实际应用中代入正确的数学理论,提高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学生的归纳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形成。
(二) 立足于过程方法
在数学解题方法中,专门有一个方法是“数学归纳法”,也强调着归纳意识的重要性,由于数学教学以三维教学为主,同时对解题方法和过程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需要着重从过程和方法入手,对学生的归纳意识进行培养。立足于过程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具体地掌握所学知识理论,并有意识地采取科学的方式对知识理论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理论是如何生成的,并重视“探究”这一过程,归纳意识也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生成。因此,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指导,有助于学生归纳意识的生成。
比如,七年级数学中提及“有理数”这一重点数学概念,教师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所有的“数”进行归纳,分出各个不同的类别,用此方式将“有理数”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明确遇到正有理数、零数和负有理数时,主动地将这三种数归于“有理数”中,主动地用归纳意识掌握所学知识。利用过程方法进行教学,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熟悉,也能让学生不断实践“归纳”这一步骤,在培养归纳意识的同时,在提高学生归纳能力的方面,也卓有成效。
(三)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的差别是可以各取所需,小组间的成员互相贡献自己的智慧,成员们互相学习,使得知识面不断拓宽。归纳意识属于学生的后天可培养出的意识,而小组成员各异,有归纳意识的组员与没有归纳意识的组员结合在一起学习,没有归纳意识的组员接触到归纳方法,在组员的影响下掌握此方法,并在个人学习时用到此归纳方法,使学生渐渐有归纳意识。同时,小组学习与教师直接灌输相比,学生主动性更高,相比于教师主动灌输给学生归纳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出归纳意识的效果更佳。
比如,“相反数”这一内容就很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用小组作为单位,让小组成员观察数轴,并归纳出数轴上数字的规律,向学生提出“零的相反数是多少?”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用到“归纳”的方法,将“归纳”的作用发挥到实质。小组中的成员有共同目标,并积极地讨论,不懂的成员在归纳能力强的组员的影响下,学习到了“归纳”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归纳”意识,也使得“归纳”能力得以增强。
(四) 立足于数学原理
数学原理是数学归纳的直接产物,是将数学的“抽象”归纳成具体的产物,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数学原理的教学上,让学生了解数学原理是如何根据生活产生的,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该数学原理的基础,也让学生感悟“归纳”是原理的基础,培养归纳意识。
比如,“勾股定理”是数学归纳的产物,教师拓展勾股定理的产生历史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如何通过“归纳”生成数学定理,从而增强归纳意识。
三、 结束语
总之,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选择,多增强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学生在学习时理解数学知识作为前提,加强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对所学知识更加关注,学生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理解,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理解效率也更高,教师的教授也更有价值。同时,归纳意识也是学习时巩固知识的重要理念,数学教师培养学生归纳意识,学生也可以用之归纳其他学科的知识,使个人的知识体系得以巩固,在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鄭廷凯.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归纳意识的培养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5):144.
[2]邓长岭.浅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意识[J].新课程·中学,2017(7):201.
[3]程宗明.归纳推理意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读与写,2017,14(27):126-129.
作者简介:
赵俊,湖北省荆州市,湖北省江陵县熊河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