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2019-08-15刘慧

读天下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摘要: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中的重点,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质量与水平。本文从思维导图在写作学习内容、结构、修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入手,阐述其对增强初中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质量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图表的形式将有关联的知识内容以线条绘制出来,反映知识之间的联系,表达猜想的可视化工具,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思维导图在众多课程中应用广泛,笔者就初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述。

一、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写作选题上

初中中年段的部分写作是教师直接指定题目,但也有部分写作是由学生自己确定的,重要的审题工作就落在了初中生的肩上。审题是写作最初的开始,是整个写作最重要的部分。如何从教师提供的写作信息或者图片中寻找到表现主题,最终确定写作的题目,对于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样,提出问题往往也比解决问题要难。如何选题,初中生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能确定,这里的“深思熟虑”所说的基础思维导图的作用,是在不确写什么文章的情况下。初中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多得出几个标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确定每个标题的优点与缺点。哪些在表达主题思想方面更突出一些,哪些已经完全偏离了主旨思想,进而进一步确定题目,在判图的过程中,新的思维火花将会产生,在此中寻找,在肯定中前行,从而让初中生通过思维导图对写作要求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对写作的内容也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写作内容上

写作重在把握主旨,把握中心思想,能通过事例的描写烘托一定的主题思想,初中生在写作时最难把握的就是“字数的多少”,不知道哪些该详写,哪些该一带而过,眉毛胡子一把抓,从而导致写作质量不高。但是想要写好文章,下手却很难,普通写作一般都是集中于直接阐明自己的观点,例如这样的职业或者工作带给我什么样的好处,我从中能获得什么。千篇一律的写作体现不出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看不到亮点。教师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看看自己思考的内容是否饱满,是否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吸引人的文章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就能大致得出自己的写作内容与方法了。

初中生的作文一般都是从我的理想说起,先叙述理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再论述“我”如果有了理想会怎样。教师引导学生绘制写作内容的思维导图。将自己的写作内客按照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并自己思考,研究看有没有更好的选择与素材内容可供写作,由远及近,构建一个有层次的世界。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让文章“有血有肉”,丰富生动、完满充实,从中初中生就能判断出哪一种写作内容更丰富,更能烘托出文章的主旨。

三、 初中生写作的常见问题

(一) 作文时脱离生活实际

学生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没有很多真实的经历,因此找不到合适的写作素材。假期的时候,现在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大多数初中学生都待在家里,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家长希望孩子在家中继续学习,不让孩子出去游玩,更不许孩子独自出远门。城里的学生虽有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读的都不是具有文学性质的读物,这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不利的;农村学生则是很少能得到课外阅读书籍,在家中做家务较多,生活也较为单调,因此他们的写作也和某些生活实际脱节。在这样的情况下,作文较大的脱离了生活实际。

(二) 家庭及自身因素

父母总是把自己孩子当成心肝宝贝,不让孩子出去锻炼锻炼,也不让其一个人出去见识世面,因此,孩子们也缺乏真实的感受。而大多数时候都是由父母带着孩子出去,不尊重孩子的意愿,生怕孩子出事,因此孩子也失去了提高的机会。

(三) 思维方式形成定式

当前初中生在一些教师指导下,也是只学会了按套路写作,按照从小养成的定式思维来思考问题来进行写作。大多数学生总是一根筋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思维方式上几乎都存在问题,而思维导图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思维导图既能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外扩,更加具有创造性,也能使学生在作文中避免形成一根筋思維和定式思维,还能使教师的教学更有序更有发散性。

(四) 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束缚学生思想

现在的作文教学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的指导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应付考试试题上。

四、 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写作修改上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修改。只有善于修改的作家,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章。写作是初中生从小学作文的过渡,是一种语言综合应用的起步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初中生养成写作之后进行检查修改的习惯,能让自己的文章在修改的基础上更出彩,为以后的作文打下扎实基础。

写作修改不仅是对字、词、句的修改,还有结构的修改。字词句的修改属于小换小改,而对于文意结构的修改,改动的地方就多了很多。如何调整,才能让文章内容形成前后呼应的效果,是总分总结构,还是分总结构或总分结构,根据内容选择而定。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可以让写作的文章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自然就成了一篇佳作。思维导图能清晰明了地勾勒出文章的结构内容,其易修改性让初中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内容结构,在结构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之后,文章的修改也就基本完成,自然写作的质量也就提高了很多。

思维导图贯穿着整个写作过程,可以帮助初中生完成一篇优秀的写作。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初中生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以及如何恰当应用思维导图。使之服务于学习,帮助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保障写作质量稳步提升。

五、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当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要求学生能够在语文学科上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思考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思考内容就不会有优秀的作文出现。“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好的思维工具,这已经在全球很多人的应用下得以证明,但是在中国“思维导图”的思想却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所以思维导图应用在初中语文的写作上大有作为。

六、 结论

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工具,在语文作文的教学上有巨大的优势,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掌握之后能够将作文的许多难题解决掉。语文思维导图可以说得上是一棵语文作文的知识树,这棵知识树体现了语文作文教学的整体性、序列性。它着眼于作文的知识点的梳理,重在建立知识体系,使各知识点从无序到有序建立起一套关于写作的理论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当中,使学生获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邱相彬,曾红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技术[J].教育与管理,2015(8):124-126.

[2]付蕾,林丹燕.发散思维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4):53-55.

[3]陈建霞.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5):148-149.

[4]托尼巴赞.提高语言智能的10种方法(思维导图丛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5]李启胜.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J].现代阅读,2012(7):102.

[6]张倩.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初级学生作文写作思维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55-56.

作者简介:

刘慧,河南省驻马店市,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