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良好模仿行为的引导

2019-08-14杨新燕

读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模仿

摘 要:儿童由于自身发展不成熟、受到不良环境和网络的影响,容易产生说‘小大人似的话、有不良品行、爱化妆、有暴力行为等不健康的模仿。要引导好小学生的模仿就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习良好榜样、培养学生的有意模仿、教导学生正确模仿。

关键词:模仿;不良模仿;良好模仿

模仿说的创始人德漠克利特曾说:“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模仿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纫,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类中学会了唱歌。”《现代汉语词典》对“模仿”的解释更加简单明了:“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模仿,但是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儿童有许多不良模仿。

一、 小学生不良模仿的现状

(一) 程序式的说话

儿童常常学大人说话,学习父母的口头语和方言。此外,儿童说话总是“小大人”似的。一个好友,在朋友圈中晒她的学生给父母写的贺卡:“妈妈,您辛苦了,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好好孝顺您,给您买豪车,豪宅,陪着您慢慢变老。”这种话特别程序化、口号式,它不是孩子的心意,而更是家长的一厢情愿。

(二) 不良品格

儿童有时会模仿周围的人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如电视剧《皇后的品格》中的雅丽公主受到姑姑和乳母的影响,即使做了错事也从来不会道歉,更不知道错在哪里了。

(三) 化妆

生活中儿童经常模仿大人的打扮,偷偷染指甲,染头发,涂口红。甚至一些孩子直接使用成人化妆品。在《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戚薇的女儿Lucky受到妈妈的影响就非常喜欢化妆,年纪小却有了自己的化妆包。

(四) 儿童暴力

《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龙拳小子》等影视作品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但是其中一些暴力行为容易被学生模仿。10岁姐姐模仿光头强用电锯割开5岁妹妹的脸,小朋友模仿红太狼用平底锅打人,更有小学生学习电视剧中的武打场面,在教室中练习飞檐走壁、打架斗殴、把石子当作暗器练习。

二、 造成小学生不良模仿的原因

(一) 自身发展规律

一方面,儿童身心发展不成熟,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凭借具体的事物进行逻辑思维,所以大多模仿事物的表面现象。另一方面,儿童道德发展处于他律发展阶段,儿童想成为“好孩子”,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一阶段的儿童表现为独立性差、知识经验少、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再加上,反面人物的语言行为表现突出,特点鲜明,这导致不良行为容易被儿童模仿。

(二) 环境影响

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每个人嵌套于影响人的各种各样的环境当中。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对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些教师,家长喜欢化妆,儿童耳濡目染,也学习着化妆,甚至一些家长直接给孩子化浓妆。可是化妆品中含有大量的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潜在的危害。其中更重要的是汞、鉛、砷等重金属含量的超标。

(三) 网络影响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无处不在。现在儿童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影片,其中有许多打斗情节、谈情说爱的情节,这并不适合小学生观看。儿童观看不健康的影片,会混淆虚拟与现实,而其中的暴力、色情等内容的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引导小学生良好模仿行为的策略

(一) 指导小学生选择良好的榜样

低年级学生容易模仿身边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遥远榜样的模仿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近距离的榜样,如家长,老师等,也有遗憾的缺点,因此,会给学生带来负面效应。为了避免榜样的“副作用”,儿童应该选择遥远的榜样,如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偶像等。把偶像当做榜样还可以扩宽榜样的新空间。但是要注意,遥远的榜样需要是健康的、客观存在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抵制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儿童的影响。

(二) 发展小学生的有意模仿

学生的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无意模仿是指不经意间的模仿,不容易被察觉,也没有特定的学习目标,计划和步骤,有意模仿是自觉地对自己要学习的行为制定计划、时刻反思行为、经常调整行为、评价行为。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促进无意模仿向有意模仿转化,需要注意的是小学阶段正好是无意模仿向有意模仿转变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良好模仿的引导,可以通过“言语暗示”或“行为示范”两种途径进行。所谓“言语暗示”是指教育者时刻提醒学生学习特定的行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计划性;所谓“行为示范”是指教育者在生活中做好学生的榜样。此外,教育者还要经常给儿童表现良好行为的机会。

(三) 引导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模仿

模仿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不能滥用。模仿隐藏着自身的缺陷,运用不好,会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在语文中的生搬硬套会使学生败走麦城,在数学学习中,仅仅依靠对例题的模仿是不够的。要让模仿迁移“有效度”;融入真情实践,让模仿迁移“有活力”;引导变通创新,让模仿迁移“有创新”。模仿是创新的基础,模仿是量变的过程,而创新是质变。小学生的创新可以是模仿后的被模仿。如小学生小琪通过勤奋临摹字帖,练得一手好字,之后她的字被某企业使用,并且向小琪提供了使用费。

参考文献:

[1]施芸芳.引导模仿 由易到难[J].云南教育,2004(32).

[2]刘新国.如何引导小学生的模仿行为[J].河北教育,1996(1).

[3]杨宁.“模仿迁移”在高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8(34).

作者简介:

杨新燕,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模仿
当代美国小说中的现实观
花自馨欣喜雨泽 沐阳炎艳展初蕊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扣住关键彰显读写结合的精彩研究
“模仿”模式,语音教学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