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9-08-14范中光张继勇范开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6期
关键词:下腔造影剂造影

范中光 ,张继勇 ,徐 玲 ,范开霞 ,舒 畅

(1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62300)(2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中医院 山东 日照 262300)(3山东省日照市街头镇卫生院 山东 日照 262309)

颅内动脉瘤是指发生于患者颅内动脉管壁处的异常膨出,并且也是导致患者状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原因。许多颅内动脉瘤患者是在发生破裂且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之后才得以发现,现阶段数字血管造影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诊断的金标准,近年来伴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优化,CT血管造影由于具备准确、无创、快捷和经济等一系列优势在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诊断中开始得以广泛应,并成为继数字血管造影后的重要检查手段[1]。本文旨在分析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应用3D-CTA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院内2018年1月—2019年5月诊治的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男女性别比为52/42,年龄区间处于27~86岁,均值(52.4±1.6)岁。临床症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室积血、眼神经麻痹等。患者Hunt-Hess分级情况如下:Ⅰ级患者19例,Ⅱ级患者27例,Ⅲ级患者22例,Ⅳ级患者15例,Ⅴ级患者11例。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3D-CTA检查,方式如下:应用我院飞利浦iCT 256层螺旋CT,首先实施头部平扫,之后行增强扫描,利用高压注射器行造影剂肘静脉团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其浓度是350mgl/ml,依据1.50~2.00ml/kg的剂量注射,以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重建,患者检查时间均控制在30min左右。

1.3 评估标准

将患者手术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于3D-CTA检查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通过(±s)与(%)描述,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D-CTA技术的疾病检出率与手术结果对比

本组94例患者均经由手术结果证实属于颅内动脉瘤,3D-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疾病检出率为97.87%(P>0.05),见表。

表 3D-CTA技术的疾病检出率与手术结果对比(例)

2.2 3D-CT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检出情况统计

患者经3D-CTA技术检查提示动脉瘤直径为1.70~33.43mm,平均直径(7.21±3.59)mm。其中直径<2mm的括微小动脉瘤共计4个,2~5mm的小型动脉瘤21个,6~15mm的中型动脉瘤共计54个,16~25的大型动脉瘤共计7个,>25mm的巨大动脉瘤共计1个。患者术中所见与3D-CTA技术提示的动脉瘤大小并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目前关于颅内动脉瘤的具体病因机制还尚存争议,然而动脉内膜缺陷是患者产生颅内动脉瘤的重要组织学基础,高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异常均是诱发颅内动脉瘤的重要因素。伴随患者病程时间不断延长,其肿瘤体积也将不断增大,容易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将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而针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需要及早进行明确诊断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诱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成功率。

3D-CTA技术是临床中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式,该检查手段具有操作便捷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同时在检查期间将适量造影剂注射致患者肘静脉,与DSA诊断方法相比,通过应用3D-CTA诊断造影剂的注射速率相对更慢,能够有效减少检查创伤性并且其检查费用更低,有利于临床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2]。当患者诊断为脑内血肿且怀疑存在动脉瘤破裂情况,通过及时采取3D-CTA技术检查,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而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后,非常容易诱发血管痉挛,在患者临床症状还未彻底消除之前就实施脑血管造影,容易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进一步加重。而通过应用3D-CTA技术则不会对患者血管痉挛形成影响,有利于确保诊断的安全性,同时有助于及早发现患者的血管壁及瘤颈钙化情况,能够提示其颅内动脉瘤的具体形态以及周边动脉、静脉和颅骨等相关临近空间结构情况,有助于观察颅内动脉瘤处的动脉分叉状况。并且应用3D-CTA技术,其具有的强大后期图像处理技术的精确性极高,可实现对图像的任意切割,能够从多角度进行详细观察,同时还可实现手术入路的模拟展示,这也为患者接下来的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和支持。通过应用3D-CTA技术还可实现对患者动脉瘤体积以及瘤径大小的准确测量,可为患者进行动脉瘤栓塞术中合理选择栓塞材料及型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且还可实现对患者血管解剖结构的有效观察。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应用3D-CTA技术,并与患者手术结果相对比,颅内动脉瘤疾病的检出率高达97.87%,进一步证实应用3D-CTA技术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中应用3D-CTA技术具有快捷、经济和检出率高等优势,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下腔造影剂造影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