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行性
2019-08-14罗兆良郑宗兵欧国英郭业鹏
罗兆良 郑宗兵 欧国英 郭业鹏
(广东省广宁县中医院药剂科 广宁526300)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耳石症,是临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患者因头部位置改变而诱发短暂性眩晕及眼震,具有自限性,多见于老年人[1]。目前临床多采用Epley 复位法治疗,但存在部分患者治疗后效果差、易复发的弊端[2]。近年来有研究发现[3],中医药联合复位治疗更有优势,然而对中药治疗的机制还尚未明确。故本研究选取于我院就诊的BPPV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7 月~2018 年7 月于我院就诊的BPPV 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21例;年龄38~70 岁,平均年龄(47.23±4.36)岁;体质量42~77 kg,平均体质量(52.80±4.62)kg。观察组男15 例,女20 例;年龄35~68 岁,平均年龄(46.89±4.04)岁;体质量44~80 kg,平均体质量(53.25±4.33)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均确诊为BPPV;(2)依从性好;(3)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认知能力正常,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
1.3 排除标准 (1)合并梅尼埃综合征、中耳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严重心、肝、肾脏疾病;(3)合并恶性肿瘤;(4)合并颈椎、颅脑占位性病变;(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Epley 复位法治疗:患者取坐位,在医师协助下头向患侧转45°,迅速躺下头超出床边悬30°,后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转45°;协助患者头身向健侧翻转,取仰卧位,头部与床呈115°,患者坐起头部前倾20°,结束操作。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黄芪45 g,泽泻30 g,茯苓25 g,白术12 g,半夏12 g,陈皮12 g,天麻12 g,大枣10 g,生姜10 g,甘草6 g。水煎取汁400 ml,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2 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持续治疗1 个疗程,并接受3 个月随访。
1.5 观察指标 (1)治疗后3 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显效:眩晕、眼震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头部位置变换时,眩晕症状明显缓解,眼震持续时间缩短;无效:眩晕及眼震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以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估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的生活质量,包括情感(9 项)、功能(9 项)、躯体(7 项)三个方面的损伤程度,总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眩晕对患者影响程度越重,生活质量越低。(3)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个月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DH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D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两组在功能、情感、躯体三个方面的得分和总分均明显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DH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DH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3 个月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功能 情感 躯体 总分对照组35治疗前18.06±4.2313.83±2.6615.40±3.5847.29±9.30治疗后2.30±1.47*2.15±0.69*2.47±1.25*6.92±1.72*观察组35治疗前18.40±4.1513.17±2.0515.27±3.6046.84±9.92治疗后1.45±1.08*#1.42±0.86*#1.12±0.86*#3.99±1.40*#
2.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个月,两组TG、TC、LDL、ApoA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TG、TC 水平低于对照组,LDL、ApoA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表3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3 个月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mmTG ol/L) (mmTC ol/L) (m LmDoL l/L) (A gp/oLA)1对照组35治疗前2.96±1.556.82±2.305.21±0.782.06±0.17治疗后1.98±1.01*4.35±1.30*2.03±0.47*1.46±0.19*观察组35治疗前3.01±1.606.90±2.435.05±0.722.13±0.25治疗后1.53±0.71*#3.20±1.02*#2.55±0.10*#1.77±0.28*#
3 讨论
研究显示[5~6],BPPV 患者经Epley 复位法后仍会出现眩晕残余症状,发生率高达60%,这些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伴随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管结石症学说是学术界最为认可的发病机制,即耳石在半规管中游离,当头部体位改变时,耳石则造成半规管中流体力学的改变,刺激前庭神经而诱发眩晕[7]。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BPPV 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BPPV 属“眩晕”范畴,多因风、痰、虚所致,患者多舌苔白腻、脉沉,水湿凝聚成痰,清阳不升,虚风内扰而导致眩晕[8]。《景岳全书眩晕》讲到“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风生木势而克土,土病而聚痰,因此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化痰、熄风、平肝、化瘀[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个月DHI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耳石复位配合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实施辨证治疗,能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本研究所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中陈皮、半夏具有化痰祛湿的功效;黄芪补气固中;泽泻泻阴祛湿;白术善燥湿,使湿从中化,是脾脏补气的第一要药;茯苓善渗湿,使湿气下行;甘草和生姜能健脾和胃,起调节药物的作用;天麻平肝、止眩,与半夏合用是治疗眩晕的要药;大枣具有理气消脂的功效。该方标本兼治,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祛湿、和胃健脾的功效,改善患者倦怠乏力、头身困重、眩晕眼震的症状。另外,该药方温凉并济,化痰熄风,在临床上还可用于梅尼埃综合征、癫痫、头痛不寐。
相关研究显示[11],BPPV 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具有密切关系。TC、TG 的升高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内耳作为身体平衡的重要器官,其供血主要来源于无侧支循环的迷路动脉,当血脂代谢异常时会引起内耳循环障碍,最终导致耳石脱落引起BPPV。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清TG、T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LDL、Apo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能调节患者血脂异常。同时,本研究所用Epley 复位法为耳石复位法,通过变换体位使耳石分散溶解,从而缓解症状,是临床最常用于治疗BPPV 的手段。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耳石复位治疗BPPV 能解决手法复位存在的偏差及患者配合度低造成的问题,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综上所述,半夏白术天麻汤辅佐治疗BPPV 的效果显著,对血脂水平及生活质量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