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成像技术在结肠癌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2019-08-14陈玲
陈 玲
(如东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南通 226400)
结肠癌是结肠黏膜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人群,起病隐匿,早期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且病情进展缓慢,待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死亡率高[1-2]。早期诊断结肠癌并进行准确分期,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本研究探索64排螺旋CT机的诊断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结肠癌患者为对象,经术后病理或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癌。本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1~86岁,平均(61.9±11.7)岁。
1.2 方法
选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检查前48h对患者进行肠道清洁,进食流食,检查前12h禁食,检查前3h、2h、1h口服清肠液,直到排泄液体清亮后开始检查。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全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范围是膈顶到肛门水平处,进行连续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00mA,准直器64×0.6mm,螺距1.2,进床速度为24mm/s。在平扫结束后,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率为3.0~3.5ml/s,在注射对比剂后的25s、60s、150s分别进行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将原始图像送至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冠状位、矢状位MPR薄层重建等处理。
1.3 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50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分期准确率。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经64排螺旋CT扫描后,确诊为结肠癌的有47例,诊断准确率94.0%,有3例患者误诊,主要原因是肠内容物、肿瘤病灶被肠皱襞遮挡。在诊断准确的47例患者分期诊断上,见表1所示可知,螺旋CT扫描对肿瘤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1.49%(43/47),其中有2例T1~2期患者被估高诊断为T3期,有1例T3期患者被估低诊断为T1~2期患者,1例T3期患者被估高诊断为T4期患者,T1~2期、T3期、T4期的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2.31%(12/13)、92.59%(25/27)、85.71%(6/7)。
表 CT分期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
3 讨论
结肠癌是胃肠道较为常见的一种肿瘤,多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发病。在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预后不佳[3]。而早期诊断可行根治性手术,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在临床诊断上,一直以来纤维结肠镜、钡餐造影检查仅能检出结肠腔内病变;超声检查对于直径不足2cm的微小病灶难以显示,且受腹壁脂肪层厚、肠道气体多等的影响,难以获得满意的声像图,影响诊断准确率。
随着CT技术的发展,多排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4.0%,且分期诊断准确率为91.49%。李静秋[4]等人的研究指出64排螺旋CT检查能达到仿真肠镜的效果,能更好显示肠腔内以及周围间隙的病变情况,利于临床医师准确诊断。结肠癌由于发病于肠黏膜,肠壁增厚,同时波及腔内,向下侵入浆膜层、肌层,因此在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病变清晰,可观察到浆膜层有无入侵、突破现象;同时由于肠腔外存在脂肪,肠腔外受侵表现多为浆膜有受侵、密度上升;邻近器官受侵则多表现为邻近脏器与癌肿之间脂肪间隙消失、密度增高。从整体上来说,CT检查能观察到结肠内的肿瘤病灶,并观察肿瘤肠外浸润侵入情况,判断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综合判断肿瘤诱发的后腹膜改变、肠外脂肪层改变、邻近脏器改变、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术前分期提供可靠信息,这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5]。在使用64排螺旋CT检查时,成像速度快、图像分辨率高,一次屏气即可完成全腹容积扫描,从而避免呼吸伪影和扫描遗漏现象,而且能充分利用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进行薄层重建等,利于临床医师观察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强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等,从而综合诊断。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早期检查结肠癌,并准确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信息,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