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19-08-14周晓莹
贾 旭,周晓莹
(吉化总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其会严重侵犯关节部位,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未发现效果明显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伴有多系统损伤,因此需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将患者的生活质量予以提升[1]。现今放射影像被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检查中,但其费用较高,还具有损伤性的缺点。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其超声设备逐渐创新,肌骨超声属于新型的超声诊断技术,可弥补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缺点,提升了疾病的诊断准确率[2]。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肌骨超声诊断的价值作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实验组,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龄选取区间为30岁~50岁,中位年龄为(40.12±2.15)岁;在同时期选取25例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参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选取区间为31岁~51岁,中位年龄为(40.35±2.34)岁。分析以上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数据,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肌骨超声诊断,主要进行二维灰阶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以及三维超声诊断。操作步骤:在目标关节表面涂抹耦合剂,使用超声探头对关节正面、侧面进行横切面和纵切面扫查。对患者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以及软骨厚度进行观察,主要对肌腱、软组织、关节面、骨面、韧带等进行观察,对可疑部位进行重点观察。
1.3 判定指标
分析两组人员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以及软骨厚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对其进行相应的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人员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以及软骨厚度
实验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患者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高于参照组,软骨厚度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
表 分析两组人员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以及软骨厚度(±smm)
表 分析两组人员的积液厚度、滑膜厚度以及软骨厚度(±smm)
组别 n 积液厚度 滑膜厚度 软骨厚度实验组 25 27.32±1.65 8.35±0.62 1.08±0.06参照组 25 3.01±0.08 0.83±0.06 1.78±0.04 t - 73.5802 60.3631 48.5362 P - <0.05 <0.05 <0.05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慢性疾病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主要因炎症、显微血管组织以及自身免疫等造成,可造成关节破坏以及滑膜增生情况发生。有关资料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其致残率较高。其在早期表现为血管异常、血管扩张等情况,对于此种患者,如血管异常未进行及时治疗,极易发生滑膜炎[3]。
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机体关节进行侵犯,主要包含膝部、腕部、足关节等。有关报道显示,此种情况的发生因素与遗传因素有关,且好于机体内部异常抗原抗体反应存在关系。未进行及时治疗患者的关节部位会出现畸形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对其尽早诊断,有效的抑制病情发展,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
以往常采取影像学诊断和检查,对于早期类风湿患者而言,采取放射学影像辅助检查,可清楚、直观的观察到关节内部软组织骨质情况,但此种影像方法对骨侵蚀方面的灵敏度较低,使放射学影像诊断具有一定局限性[4]。为了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需采取灵敏度较高的诊断方法进行检查。现肌骨超声被广泛应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诊断中。
肌骨超声属于高频超声,对患者的软组织和骨架进行构建,进而实现诊断目的,辅助医生进行介入治疗,可明确患者关节内部情况,并进行群面扫查,对关节内部回声进行监测[5]。超声技术逐渐发展,肌骨超声可直观的观察到患者关节内部是否存在积水情况,对其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软骨厚度等予以检测。对于早期类风湿患者,可了解其近端指关节情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治疗。本研究中临床实践也表明,肌骨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无辐射、价格便宜、禁忌症少、可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实现对关节的动态观察,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肌骨超声诊断,可观察患者关节早期病变情况,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诊断提供相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