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2019-08-14李玉梅
杨 明,李玉梅
(山亭区人民医院 山东 枣庄 277200)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一般和特定的职业相关,多由外伤(如腰部扭伤等)导致,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腰部和下肢出现疼痛,膀胱功能出现障碍等。临床上多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进行诊断,其中CT和MRI是主要的诊断方式[1]。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年本院收治的6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手术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中有16例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0~70岁之间,平均年龄(55.37±5.9)岁;
观察组中有15例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年龄(50.19±7.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的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的排除标准:没有发生其他脏器的损伤。
1.2 方法
①MRI检查:检查仪器为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型号为飞利浦Multiva 1.5T[3]),全方面检测患者矢状面的SE序列,并根据检测结果的顺序进行成像,然后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组成阅片小组进行阅片,并联合诊断。②CT检查:检查仪器为16层螺旋CT机(型号为东芝TOSHIBA Aquilion[4]),对患者腰椎中的三个椎间隙进行常规扫描,每一个间隙扫描6层,探查骨窗和其附近的软组织,由专业的放射科医生组成阅片小组进行阅片,并联合诊断。
1.3 观察指标
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检查的确诊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22.0版本,其中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确诊率使用“百分率(%)”的形式表达,同时将其运用χ2值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时,说明两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结果
经过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略高于观察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确诊率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体。但是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许多特定职业的原因,该疾病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或者外伤导致腰椎破裂或者凸起,其主要影响马尾神经和脊神经。部分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膀胱功能的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临床上多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其中CT和MRI是主要的诊断方式,其诊断的准确性较高。虽说如此,单纯的影像学检查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仍然需要与症状和体征相结合才能拥有更高的诊断率[5]。
CT检查主要是探查骨窗和附近的软组织,MRI检查主要能够对患者矢状面SE序列成像进行全面性检查,相比于CT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拥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使患者各方面的情况得到清晰的展现[6]。临床上不一定要采用单一的影像学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必要时可结合MRI和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能够拥有更好的确诊率。
本文通过将2017年7月—2018年7年本院收治的60例经手术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RI检查,观察组给予CT检查,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确诊率。
本研究表明,经过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中确诊为腰椎间盘的有28例,确诊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有27例,确诊率为90.00%。经过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确诊率略高于观察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采用MRI和CT检查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MRI相比于CT检查在诊断的准确性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但两者谁更适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诊断,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证明,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