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合适情境 促进初中化学教学

2019-08-13房素荣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房素荣

摘  要:教学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化学学习的内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新知,更可丰富课堂教学,让化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情境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117-01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衍生出不少新颖、个性、时尚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也是其中之一,其以独特的功能与效果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与推崇,也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青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抽象性,部分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目标与要求创设各种各样的合适情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辅助学生更好地吸收与内化知识。

1   积极营造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化学知识虽然具有科学性与抽象性的特征,但是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不少内容都显现着生活化气息,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积极营造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化氛围中学习和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有效引入一些生活素材,缩短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经历,使其在生活情境中产生探究欲望,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以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为例,教师结合生活现象谈话导入:有一种物质农民称之为“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说它是“灭火先驱”,建筑师称它为“粉刷匠”,环境学家说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源头”,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可以轻松猜测到是二氧化碳。接着,教师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学燃料的燃烧,有机体的分解,动值物的呼吸,火山喷发等;消耗二氧化碳的渠道:光合作用,海水溶解,碳酸盐的形成等。之后,教师现场打开一瓶可乐,可以看到有不少气体冒出,指出这些气体就是二氧化碳,讲解其三态变化,组织学生操作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让他们了解到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

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最为关注,也最熟悉,教师将生活现象引入化学教学,为学生搭建生活情境,不仅可以活化化学教学,更可助推学生理解新知。在本案例中,教师引入大量的生活素材营造情境,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熟悉感,使其对二氧化碳的探究产生好奇心理与学习热情,促进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并帮助他们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2   合理创设实验情境,促進学生主动思考

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础,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还原和验证,还是推动学生深化认知化学原理的关键方式,同样也是创设情境的优质素材。在初中化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合理应用实验教学的契机,将一些趣味性实验引入到课堂上,创设出极具神奇的实验情境。在实验情境中,不仅可以将化学知识以直观的展现出来,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思考与研究化学知识,并借助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结果的讨论,促进学习质量的改善。

在初中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彩图,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思想,创设实验情境:点燃蜡烛,让他们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引领整理:刚点燃时的现象;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蜡烛燃烧后变成什么物质。接着,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引导他们分析蜡烛燃烧的变化:熔化——气化——燃烧。随后教师讲述物质变化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提问:蜡烛燃烧过程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石蜡的哪些性质?

实验是化学的生命。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实验情境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感知,促进学生理解。上述案例,教师巧妙应用蜡烛燃烧的实验合理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结合实验现象了解物质变化中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并通过问题吸引他们主动思考了解化学概念。

3   巧妙引入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创设合适的情境,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辅助和支持,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和改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极力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资料,将文字性的化学知识变得可视化,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和形象性,为其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以此丰富情境教学手段,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改善。

在初中化学“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教学中,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两组出土文物的图片,包括金器、银器和青铜器、铁器,提问:为什么金器和银器保存完好,青铜器和铁器锈迹斑斑?预设回答: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接着,在课件中展示常见的三种金属矿物图片,及地壳中金属含量图和中国铁矿石的分布图,并运用信息技术展示古代钢铁冶炼图和流程,设问:现代冶铁使用什么方法?以此引入实验教学。之后,播放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视频,设置问题: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它们反应后将会生成什么物质?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什么?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产生什么物质?如何验证黑色粉末就是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本组的猜想。

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化学现象直观鲜活的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轻松理解新知。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呈现图片和播放视频,营造真实情境,为化学课堂带来更多生机与活力,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资源变得多彩化,促进他们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意识到情境教学的优势与作用,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与内容,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创设合适情境,从生活、实验、信息技术等不同角度切入,将学生置于鲜活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带领学生高效吸纳和掌握化学知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初中化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