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字句事件链研究情况综述
2019-08-11卢崇楠
卢崇楠
摘要:现代汉语是字句句法—语义关系比较复杂。本文对是字句事件链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且探索了是字句中的事件链关系,从而对现代汉语是字句中结构形式上对其语义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关键词:是字句 事件链 事件
中圖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074-02
一、语言学中事件链研究进展
语言学中,结合事件结构理论,事件链多用于建模,对词汇、句法进行分析。用在词汇的分析上,如受Talmy(2000)事件链理论的启发,左思民(2015)所研究动词的链相模型,把动词所含的各动相之间的关系看作概括反映了事件链的诸环节关系。用在解决篇章的问题,张明尧(2013)、陈禹(2014)、王蓉(2015)、付小茗(2015)、蒲梅(2017)都从不同的角度把事件链与篇章结合,目的都在于明确篇章的信息,处理篇章衔接等。用在句法的分析上,张和友、邓思颖(2010)、屠爱萍(2014)对是字句进行分析,都指出了事件链关系。
二、是字句事件链研究情况
是字句实属汉语高频句,对其研究更是既早又多。本文所涉及的是字句是指是前后成分为事件关系的是字句。而这种事件关系就是事件链。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筛选甄别,针对是字句中事件链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总结出事件链的基本类型。是字句中事件链的研究是是字句研究的一部分。在是字句的早期研究中,含有事件链的是字句往往通过例句来出现。吕叔湘、朱德熙等所举出的事件类例句中,明确表示此为因果、解释等关系。刘雪春(2004)从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角度分析显示出具有同一关系。在事件结构理论运用在是字句研究后,其句中事件链类型明确提出。张和友、邓思颖(2010)指出事件间具有因果关系。屠爱萍(2014)分析了是字句的前后成分,总结出当前后成分均为事件元时,明确其为事件链关系。由此可以看出,自事件结构理论运用在是字句的研究后,其句的事件链类型才被明确指出。据此,以事件结构理论与是研究相结合为界,对是字句的事件链研究进行分述。这两部分分别称为前期的事件链和后期的事件链。
(一)前期的事件链
这一时期,含有事件链的是字句作为例子分布在是字句的研究成果里。
(1)事件链为解释关系。在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就有提到是作为动词,可以表示多种关系。在形式为“主+是+动/形/小句”的是字句中,有例句“李大夫看这种病~看一个好一个”,这里的是就起到作出解释的作用。其前后成分为解释关系。又有“他犯错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其前后成分为因果关系。朱德熙在《语法讲义》里就关注是字句中主语和宾语的关系问题。刘月华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按主语和宾语的关系把是字句分为九类,其中第三类为是用于说明、解释原因等。其例句:①我来中国是学习汉语,不是旅游。②你不去旅行是身体顶不下来吧?③他学习好是由于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张礼勋(1988)对是字句分类,例子: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是表示对事物的说明解释。张斌的《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中根据是语义类型将是字句分为六类。第五类有例句:①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搞好学习。②大家这次严肃地批评你是对你的爱护。前后成分所表示的语义关系为说明和解释。这些句中前后成分均为事件元。这些例句,是前后成分都为事件,它们间的关系正是因果关系。
(2)事件链为目的、条件关系。徐建华(1991)根据主语与宾语的关系对是字句进行分类。认为其中一种关系为行为目的关系。其句中主语是主谓词组,表示行为。宾语一般以“为了”为介词的介词短语,表示行为的目的。例如:我来这里是为了向大家学习。(我是为了向大家学习来这里。)贺建国(1990)也把事件性是字句子事件间的关系归为条件。如:钱先生的来访是件极稀奇的事。(老舍)张李勋(1988)对是字句分类,例子:现在努力学习是将来更好的工作。指出是表示对事物的目的。是前可加“为了”,是后可加“为的”等词。
(3)事件链为属于关系。蔺磺(1985)从形式上归纳宾主同型的是字句,把这些事件性是字句,如:桃花时节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总结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结构上,主宾都带定语,语义上,宾语表示主语的归类。定语利用自己的限制性特征为中心词分类。这样,去掉定语,句子就不能成立。定语就成为不可缺少的成分。徐建华(1991)把例如“长跑是很好的健身运动”这类是字句归为种属关系。认为“主语表示的概念在外延上小于宾语,是构成宾语类的成素”。
总之,这些对是字句的分析从句法到语义、语用,运用多元理论进行了分析。事件链是通过许多事件性例子展现出来。换句话可以说,事件性是字句中事件链是一直存在的。
(二)后期的事件链
这一时期,基于事件结构理论,从多个角度对是字句进行分析,事件链一词不仅被提出,而且呈现出清楚的事件链类型。张和友、邓思颖(2010)从空语类的角度对是字句进行分析,指出当是前后成分都为事件性名词短语或小句。是连接的两个事件之间最易建立因果关系。例子: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的大萧条。(NP是NP)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是欧洲的大萧条。
②那场大火是电线跑了电。(NP是S)
那场大火,原因是电线跑了电。
③上周那次龙卷风是气象局预报有偏误。
上周那次龙卷风,情况/原因是气象局预报有偏误。
屠爱萍(2013)基于事件结构理论,以组形、释义和传息三个角度,从判断性事件入手,对是字句进行观察分析。提出“当是的前后成分均为事件元时,判断的对象为类复句的事件链关系”。如例句:上周那次龙卷风是气象局预报的偏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陷入灾难。(张,邓,2010)/小张没来上课是父亲病了。(张,邓,2010)/自行车倒了是球砸中了它。(张,邓,2010)两个子事件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复句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一个事件链,我们称之为“类复句的事件链关系”。并分析了是字前成分和后成分的句式,指出前后成分“一般均为AP、VP、S等表示事件的谓词性成分,但是也有可能是具有事件性的名词性成分(即,事件名词),表示事件的意义”。总之,这一时期的是字句研究是与事件结构理论紧密结合的,并且根据事件结构的特点对是字句进行分析,试图用事件结构更好地解释是字句。
综上所述,是字句前后成分在早期的研究中,前辈们写出了语义关系,但是没有结合事件结构理论。在随后的研究中如张斌、张和友和邓思颖(2010)等,把是字句前后成分作为事件元,意识到是字句中含有“事件”,但并没有对其中的事件链进行分析。屠爱萍(2013)确定了前后成分间子事件关系为事件链关系,其研究中,明确了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事件链关系,但主要是从结构上分析事件链的类型,没有对事件链的语义类型进行系统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屠爱萍.现代汉语判断性事件的句法语义分析[D].武汉大学,2013.
[2]张斌.现代汉语描写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Talmy,L.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Ⅱ):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M].Boston:MITPress,2000.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