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言及文评人物巧用漏洞炼思维
2019-08-07童志国
童志国
【教材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教材必修①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均为古代记叙散文。这三个叙事名篇或记政治、外交的刀光剑影,或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我们从中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其巧妙的叙事艺术。选自《战国策·燕策三》的《荆轲刺秦王》,比较详细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背景、求取信物的过程、行刺的经过及结果,叙事脉络清晰,详略得当。本篇虽为文言文,但文言现象不多,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能弄懂大意。学习本文,要加强诵读,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能对荆轲刺秦王以失败告终的结果进行归因分析,并能客观理性地评价荆轲刺秦王这一行为;初步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能对文本的漏洞——秦武阳不在场——进行探究性分析,在质疑问难中提升思维品质。
【学情分析】
《荆轲刺秦王》文言现象虽然不多,但篇幅较长,这对刚进入高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其次,学生虽然对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很感兴趣,但对其失败的原因关注较少;再次,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的结局,学生在归因上会失之偏颇,难以全面地挖掘出荆轲失败的原因,不能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荆轲;最后对秦武阳不在场这一现象,大多数学生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思,从而错失一次较好的思维训练的机会。总之,学习《荆轲刺秦王》既要指导学生立足于言,披文入情,走进荆轲的内心世界;又要走出文本,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评价荆轲其人其行;更要利用文本的漏洞,指导学生初步掌握“提出问题——文本细读(找寻理据)——分析论证”这一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特殊文言现象。
2.尝试用四字短语概述故事情节。
3.(教学重点)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还原真实的荆轲形象。
4.(教学难点)探究荆轲刺秦王时秦武阳为何不在场?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由学生喜欢的《神雕侠侣》《侠客行》等武侠小说入手,引出“侠客”这一概念。大家知道这些“大侠”“侠客”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学生回答:武功高强,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诺千金,信守诺言……)对,这些都是他们的共性;但是每一个“侠客”都是独一无二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荆轲刺秦王》(板书课件),并结识一位与众不同的“侠客”——荆轲。
二、检查预习,积累词句
【设计思路】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特殊的文言现象也是必须要顾及的,但又不能将眼光只盯在文言词句上;我们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并相信学生有会学、学好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我们将重点的文言现象列举出来,通过造句法、成分分析法和比较法等教会学生掌握推断文言字词句意思的方法。
【活动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两遍,选“求取首级”“易水訣别”“顾笑舞阳”“图穷匕见”四个段落指名朗读。(教师正音)
【活动2】本文虽长,但文意浅近,不过有几个词句中的文言现象仍然值得我们关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投影呈现)
A.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利用造句法区分“虽”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类比“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比较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④士皆垂泪涕泣。(参考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B.请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③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数量词“千斤”“万家”分别是“金”“邑”的定语)
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根据知晓“刺秦事件”者的范围大小、人员多少以及事件的机密程度来判断,“知其事”当是“宾客”的定语,正常语序为: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
⑤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从语法角度看,后一分句主语为“群臣”,“侍殿上”是“群臣”的定语,正常语序为:侍殿上者群臣)
⑥使毕使于前。(“于前”作状语修饰“毕使”同时“使”后省略了宾语“之”,正常语序为:使之于前毕使)
三、梳理情节,认识荆轲
【设计思路】本文作为记叙散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完整;荆轲的性格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一步步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将故事情节的梳理作为教学环节,其实也就是在初步认识荆轲的性格特点。
【问题】请用四字短语来概述故事情节。
(学生思考,动笔概括并发言交流)
学生发言后投影展示下列表格,供学生参考。
四、走近荆轲,评价荆轲
【设计思路】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更是复杂的,因果关系也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指导学生对荆轲刺秦王失败结果进行归因分析,使学生认识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荆轲形象,而非脸谱化、概念化的人物;还可以规避学生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荆轲其人其事,后世褒贬不一,指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荆轲刺秦王的“侠”文化,用现代观念审视、考察荆轲的行为,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问题1】请从“准备信物”“怒斥太子”“易水诀别”“廷刺秦王”四个情节中选择一个,尝试运用旁注法点评、分析荆轲的性格特点或文本写作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组长发言陈述)
【点拨】以“准备信物”为例,可以从荆轲与樊於期三问三答入手,用四字词语概括荆轲劝说樊於期爽快地献出首级的三步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告之以计。再分析樊於期三答时的表情和动作(“仰天太息流涕”“前”“偏袒扼腕而进”“遂自刎”)来佐证荆轲言说的震撼力。这样一个胸有谋略、心思缜密、擅长言辞的侠客形象就跃然纸上了。如以“秦廷搏击”为例,可从描写的内容和作者多使用短句、省略句等来渲染紧张、急迫的氛围入手,分析精彩场面描写的成功秘妙。
【问题2】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荆轲具备了一个优秀刺客的素养,但最终为何失败?试着分析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推荐组长发言陈述)
【点拨】对一个结果进行归因分析,要学会从内因(主观原因)和外因(客观原因)来全面归纳。1.内因:(1)荆轲剑术不精——①秦廷搏击时手持剧毒利刃追逐秦王迟迟不能得手,由主动的占上风变为被动的占下风。②《史记·刺客列传》:“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③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2)荆轲意气用事的性格——将名誉承诺看得比生命更重的荆轲,在太子丹的怀疑下改变等客与之同行的初衷,怀揣着负面的、消极的情绪踏上刺秦之路(“侠”及“侠”文化的特点)。2.外因:(1)秦王的警觉及群臣的帮助;(2)助手秦武阳没有发挥助手的作用;(3)太子丹“用人却疑人”的性格缺陷;(4)秦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大势所趋,荆轲刺秦王这一计划在制定之初就注定了是一个悲剧。
投影展示:
【问题3】你是如何评价荆轲其人其事?(学生自由评说)
【参考观点】①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②陶渊明《咏荆轲》:“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③贾岛《易水怀古》:“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④龚自珍《己亥杂诗》:“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
⑤北京师范大学韩兆琦教授:“我们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同时也要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所有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秦顺应历史潮流,但荆轲并不因此就算反动,他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⑥陕西咸阳荆轲墓联:“身入狼邦,壮志匹夫生死外;心存燕国,萧寒易水古今流。”
⑦苏洵《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⑧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⑨南宋鲍彪为《战国策》作注:“轲不足道也。”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对联的形式将自己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写出来并在班级交流,不要求平仄,对仗大致工整即可。
五、探究秦武阳为何“不在场”
【设计思路】高中生的阅读不能仅仅止步于“是什么和怎么样”的認知性和理解性的阅读,而要向前迈出一大步,走向“为什么和还可以怎样”的批判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后来对助手秦武阳只字不提,这让读者心存极大的疑问:在荆轲与秦王搏命之时,秦武阳人在哪里?秦武阳在觐见秦王时“色变振恐”是真的害怕,还是事出有因?这一客观存在的文本漏洞正好给我们提供一次探究性学习的机会。
【问题1】荆轲手持匕首在秦廷之上与秦王以命相搏时,秦武阳在哪里?为何不助荆轲一臂之力?明代朱邦宪《荆轲》诗中也提及“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这一疑问。要求:分析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这一问题难度较大,教学时可以展示学生的观点并将其作为思辨性评价的标靶)
【学生观点1】十二岁的秦武阳被秦王的威严吓傻了吓蒙了,成为一粒死棋子。文中有“秦武阳色变振恐”的句子,还有教材上汉画像砖《荆轲刺秦王》中秦武阳匍匐在地无所作为的画像。
【思辨1】秦武阳作为荆轲的助手时,年龄到底多大?
【思考支架】解说下面两个断句在表意上的不同之处。
(1)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2)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点拨】句(1)表达的意思是秦武阳现在是十二岁,过去(十二岁以前)杀过人;句(2)传达的信息为秦武阳十二岁时杀过人,但现在已经不止十二岁。相较而言,句(2)无疑更吻合当时的实情,由此看来教材上的断句似乎并不准确。
【证据】范祥雍《战国策笺证》:“此(‘年十三杀人)追叙武阳十三岁之事。董份乃谓‘以十三岁童子辅行,卿亦疏矣。魏学洢《读史诗》云:‘十三死灰儿,勉强共大计。皆误解。”
【思辨2】太子丹在政治上虽然很短视,但会派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去做荆轲的助手吗?他会拿燕国的命运开玩笑吗?
【思辨3】十二岁的秦武阳被派给荆轲做助手,荆轲会同意吗?
【思辨4】秦武阳被吓傻的可能性有多大?
【思考支架】(1)秦武阳的真实身份。(《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於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馀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将门之后,胸襟气度自非常人能及)
(2)汉画像砖中画像。(汉代画像砖描绘的情形只是汉代人的理解,不足为据)
【结论】秦武阳被秦王的威严吓傻吓呆,彻底蒙圈了,这一观点不可靠。
【问题2】那么,秦武阳在荆轲廷刺秦王的过程中究竟在哪里?
【思考支架】细读文本中最后一次提及秦武阳的一段文字,找寻蛛丝马迹。
【投影】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思辨1】秦武阳“色变振恐”的具体地点?
【思辨2】“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中“前”是走上前,是走向哪里?
【思辨3】荆轲走上前时,秦武阳有没有如影随行?
【点拨】两种可能:一是秦武阳仍是尾随荆轲紧跟其后,一是秦武阳在荆轲(抑或秦王臣子)的示意下就此止步了,站在大殿的台阶之下。因为秦武阳有使命在身,所以前者的可能性比较大。在荆轲替秦武阳掩饰后,“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从说话的对象看,秦王是让荆轲取秦武阳所捧的地图。荆轲从秦武阳手上取过地图呈献给秦王看,那么也就意味着秦武阳的使命已经完成,秦武阳就没有必要待在大殿之上。秦武阳应该在秦王或其臣子的示意下已退下大殿。因为在此情境下,秦武阳如果还站在大殿之上肯定会让秦王君臣生疑。另外,在荆轲走上前替秦武阳解释失态的原因时,秦武阳因为某种原因(很有可能是生病)就有可能已经止步于大殿的台阶之下,根本就没有尾随荆轲上殿。
【证据】周振甫《文章例话》:“太子丹说的‘丹请先遣秦武阳,这是逼荆轲出发,也是对荆轲的怀疑。这一怀疑,使得荆轲入秦时没有一个得力的帮手,派秦武阳去几乎坏事。到了秦廷,‘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对这段文字,林云铭批道:‘二句,一以表荆轲前此待客有因,一以明武阳后此未尝上殿,叙事之化工手也。”
【结论】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秦武阳一直待在秦廷大殿的台阶之下。
【问题3】秦武阳在觐见秦王时“色变振恐”是事出有因,还是真的害怕?
【学生观点2】秦武阳见到秦王时是仇人相见,分外“脸”红,因为只说秦武阳“色变”,并没有说脸色因愤怒而变红还是变白。
【点拨】有论者认为秦武阳“骨勇之人,怒而面白”,“色变”是脸色变白。但这两说中的“怒”与后面的“振恐”就太不吻合。
【思考支架】从秦武阳与荆轲之间的关系、燕国与秦国之间的距离等方面思考。
【点拨】秦武阳这种严重的失态极有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引起的,“色变”与“振恐”在人生病的时候能得到统一。燕国距离秦国路途遥远,一路奔波劳苦自不必说;另外作为主使的荆轲可能对太子丹硬配备给自己的助手心存芥蒂,两人在计议刺秦王时也可能有分歧;再加上对刺秦的胜算心存忧虑,因为在荆轲的计划中,实施刺秦的任务由秦武阳完成,这从“秦武阳奉地图匣”可以看出……这一切都可能严重地摧残了这个年轻人的身体。
【思辨2】假如秦武阳真的身体不适,那么荆轲他们完全可以另择日期觐见秦王?
【思考支架】从秦王接见荆轲一行的地点“咸阳宫”和礼仪上“设九宾”的安排上思考。
【点拨】秦王将接见荆轲一行人的地点安排在“咸阳宫”(规格高),并在礼仪上“设九宾”(礼仪重),不难发现秦王对燕国使者来访这一外交事件的重视。既然秦王如此重视,那么定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接见燕国代表团。而吉日定下之后定然不会轻易改变,除非有重大的变故。燕国代表团副使秦武阳的身体不适,定然不在重大的变故之内,所以也就排除了荆轲代表团擅自改变觐见秦王日期的可能。
【结论】秦武阳“色变振恐”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身体不适引起的。
【问题4】秦武阳静候在大殿之下,那么为何文章后来对其只字不提?
【思考支架】可以从叙事的中心以及《战国策》作者在创作时存在的漏洞方面考虑。
【点拨】在作者看来,秦武阳人在大殿之下,暂时离开了荆轲刺秦王的第一现场,不提秦武阳的目的是要集中笔墨写荆轲;另外《战国策》在记事写人方面虽然较《春秋》《左传》等更显成熟,但也不排除在具体技巧安排如照应、伏笔等方面存在疏漏的可能。
【总结论】勇士秦武阳可能因为身体不适,一直立在咸阳宫大殿的台阶之下。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他想有所作为,亦想不辱使命,但被秦王的侍卫牢牢控制住,最终无计可施。荆轲被斩后,秦武阳也被杀。
【问题5】尝试补写原文的漏洞使文本合理圆通。
(学生动笔补写,展示交流)
【示例】秦武阳立于陛下,目眩战栗,汗流不止。见轲持匕首逐秦王,心甚急,欲疾走于殿,助轲一臂之力。武阳方欲上殿,然即为诸郎中所执,颓然卧于地,终无所为。荆轲既斩,武阳亦被斩。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合自己对中国古代侠士的理解,以“我眼中的侠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教学后记】
拿到一篇新课文,“教什么”是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篇老课文,教出新意是我们考虑的第一要务。长文短教、浅文深教、旧文新教一直都是考量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三大难题,而语文阅读教学效益的低下又往往与三大难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长文长教,追求面面俱到,结果主次不分,课课无得;浅文浅教,文本解读没有深度和高度,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内容,了无意趣;旧文旧教,文本解读照本宣科,教者重复“昨天的故事”,面目可憎。
基于此,在设计《荆轲刺秦王》教学时,笔者一是紧抓“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通过学生诵读、解释翻译文言词句、分析断句的优劣等方式,让学生夯实文言基础,养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切实提升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与此同时,也重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渗透,比如中国历史上的“侠士”文化;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在对荆轲其人其事的评价中,要求学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去审视评价古人古事,表达自己的理性看法,从而做一个不轻信不盲从、有见识能识见的现代合格公民。二是充分利用文本,在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上发力,笔者设计了两大问题:归因分析荆轲刺秦王为何失败和探究秦武阳不在场的原因。归因分析荆轲刺秦王失败的原因是还原一个相对真实全面的荆轲形象,规避分析人物形象時不假思索贴标签的弊病,同时也是对学生简单的线性逻辑思维的一次纠偏;探究荆轲刺秦王时秦武阳人在哪里,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思辨性阅读的样本,养成文本细读的习惯,更要掌握思辨性阅读的方法——提出问题、搜求理据、仔细求证、反思判断。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在学生的思维遇到瓶颈时,教师要巧妙搭建学习支架,对接并打破学生现有经验,促使学生思维“爬坡”和进阶,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笔者深知上述教学设计与名家大师巧妙的精彩的生成课堂相去甚远,课堂预设的痕迹也较重,但我更愿意将此次教学当成是学习和领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理念的一次实践;虽然缺陷多多,可我仍行走在追寻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