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理解角度解读《氓》
2019-08-07张忠森
张忠森
《氓》选自《诗经·卫风》,是卫宣公时期的作品,大约在公元前718年到公元前700年,也就是西周刚跨入春秋不久的时期,大致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某一方面的生活面貌。这首诗是《诗经》中少有的叙事结构详细且完整的诗,诗中以一位弃妇的口吻叙述了他与丈夫从相恋、嫁娶到被弃的全过程,抒发了悲愤伤感情怀。正常的中学语文教學,会从叙事结构、主人公形象及作品中人物的现实意义等角度进行教学。笔者以前教学也是循着这一条线进行,但最近我读此诗,却觉得如果仅从文学角度来解读,显得有点单薄。相传《诗经》是经孔子删选后形成,而《氓》却被孔子选入其中,这可能不只是因为其文学价值,更因其教化意义,就现在来讲,就是文化上的价值。因此,笔者想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解读《氓》,也算是为中学教学打开另一个窗口做一次“抛砖”之为吧!
为什么在中学教学中要从文化角度进行解读?这是因为语文学科具有这一属性要求。2017年教育部新制定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同时,又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学习任务群8”,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它与我们读《氓》读《诗经》又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先看“文”与“化”的含义。“文”字,本来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系辞》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字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易·系辞下》说:“男女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而“文”与“化”合用,较早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通过观察天象,来了解时序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意义就明显。孔子删诗后,对《诗经》有一个总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可见,孔子选删《诗》的重要理由则是看此诗是否具有“人文教化”的意义。故在学《诗经》时,就不能仅从文学上认知,还应从文化上来理解,这会给理解这首诗创造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那么,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来看,《氓》又告诉了我们当时社会怎样的文化制度与习俗呢?这对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又有何作用?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言“六经皆史”,也就是说,“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可以当史书来读,除《春秋》《尚书》本身就是史书外,其它“四经”虽不直接记录历史,但反映当时社会状况,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及民间风俗制度。《氓》这首诗真实记录了卫女子从恋爱到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又给我们展现了当时一种怎样的婚姻习俗与制度呢?这位女子最后被休,其遭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从文化角度来思考,会对《氓》这首诗有一个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为了阐述的方便,笔者按照此诗叙述的先后顺序、结构脉络,将其分为四个方面,即“缠绵的恋爱”“隆重的婚礼”“辛劳的生活”“悲惨的婚变”。
一、缠绵的恋爱
恋爱的人是幸福的,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这是我们现代年轻人常常说的话,其实,古代也是一样。无论是男人追求女人还是女人追求男人,都有种缠缠绵绵的味道。《氓》的第一节诗就具体再现当年的氓这个男子追求这个女子过程:
氓之嗤嗤,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为了便于讲解,笔者对其作简要的解说。“氓”是对男子的称呼,读作méng。“嗤嗤”是指嘻笑的样子,“布”指布泉,是古代的货币。前四句讲的是男子追求女子,一副憨厚可掬的面容,以买丝的名义来找这女子商议。中间四句则讲了这女子虽然心里愿意,但并没有口上答应,而是让男子回去找媒人来说媒,没有媒人她是不会同意他的。最后两句又在安慰这男子,让他不要生气,让媒人秋天来说媒,把她娶回去。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这女子心里是喜欢这男子的,即是男女互相爱慕喜欢,用现在的话来讲,那是一种“自由恋爱”。但为什么这女子一定要男子回家去请媒人来呢?那是因为在古代,必需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桩婚姻才算合法。
可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当时婚恋的重要原则。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也就是说,没经父母同意,媒人搓合,就会遭人轻视看不起,没有社会地位。谈恋爱可以自由,而一旦涉及到婚姻,就必须要征得父母的同意。所以,古人恋爱到结婚,其间最怕就是父母不同意。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要想结婚都得过父母这一关。男子要娶妻如《诗经·南山》中说:“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而女子要嫁夫如《诗经·郑风·将仲子》中所说:“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有时,哪怕你是贵族甚至是国王都得遵循这一规则。在《国语·周语上》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恭王游于泾上,密康公从,有三女奔之。”周恭王去密国游玩时看中了三个美女,于是没经母亲的同意就把她们带回国。没想到遭到母亲的严厉指责,没办法又把这三个女子送了回去。恭王的母亲当然不会直接说没经自己的同意就想娶女子的不好的话,她把话上升到治理国家层面,这就严重了。她是这样说的:“必致之于王。夫兽三为群,人三为众,女三为粲。夫粲,美之物也。众以美物归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小丑备物,终必亡。”可见,“父母之命“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有了父母的同意还不够,还必须有“媒妁之言”。在古代,有“男不亲求,女不亲许”的不成文意识,即男方不能亲口去向女方求婚,女方不能亲口答应男方求婚。那怎么办?这就需要有中间人搭线,于是有了“媒氏”。媒氏是一种官方机构,是政府机关,在西周时期非常重要。“媒氏”机构主要有两个职责:一是管户口,“职掌万民之判”,《周礼·地官·媒氏》郑玄注:“判,半也,男女各为一半,得另一半合为一。”在周代,人出生要去媒氏处登记上户口,刚上户口时只登记半边纸,还有半边纸空着,等结婚后,再予以补上。二是做媒,促成男女婚姻,“谋合两姓之好”,《说文解字》云:“媒者,谋也,谋合二姓者也。”可见,在当时看来,“媒氏”这一机构非常重要,而他们的政绩表现就是人口增长,结婚者增多。
由上论述可以知道,只有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形成的婚姻才算是法定婚姻,即通过明媒正娶才算是法定婚姻,即所谓“聘婚”。当然,在古代,除了聘婚外,也有通过“自由恋爱”形成的婚姻,这种婚姻称之为“奔婚”,即私定终身的婚姻,是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这种婚姻能得到社會认可,在《周礼·地官·媒氏》中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可见,国家对自由恋爱虽有认可,但也是有一些制度规定的。但结婚后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周礼·内则》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当氓向这位女子求爱求婚时,这女子坚决要求他先回去与父母商量,找媒人来说媒,因为这样被娶回去,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才不至于被别人瞧不起。
二、隆重的婚礼
男女双方经过商定之后,便期待约定之期的到来。对一个女子而言,结婚嫁人是非常大的一件事,心中充满着期待与欣喜。这一过程集中体现在诗歌的第二节: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一节的前六句,非常文学性地写出这位女子盼望着那位男子和媒人一起来提亲,于是每天登上那颓坏的墙,远望着复关。没看见复关处有人来的时候,便悲伤的流泪。终于,看到远处复关处有那男子带着媒人到时来,一下子心花怒放,欣喜之情溢于脸上。接下来两句讲了这媒人与其父母商量,并通过卜筮的方法,看看男女双方是否合适,所幸的事,卦辞所呈现的都是吉言吉兆。最后两句则是亲迎阶段,男子用车把女子连同嫁妆一起带走。
这一段完整地反映了当时婚姻全过程的礼制。婚姻有“六礼”的规定:一曰纳采,二曰问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诗中所云的“以望复关”其实就是希望男子带着媒人来我家“纳采”,而“纳采”时也是有要求的,要求媒人带“雁”来纳采,《仪礼·士昏礼》这样规定:“婚礼下达,纳采用雁。”为什么要用“雁”呢?因为雁是候鸟,它们冬天飞往南方,而春天它又从南飞回来,非常守信,所以古人把“雁”看作是诚信之物。纳采时之所以要带上雁,就是希望男子能讲诚信。第二点还因为“雁”是属“随阳”之鸟,雌性的雁要跟随雄性的雁,如果一只死掉了,另外一只也活不长,从这点上看,就是希望他们成了一对后,能白头到老,忠贞不二。
那么,“纳采”时,是不是全由父母作主,女儿毫无自主权呢?其实不是,在纳采的同时,还有一个习俗,叫“窥观”。《易·观六二》:“窥观,利女贞。”媒人把男的带到女方家,女不亲许,由父母与媒人商量,但女孩可以躲在闺房里,找到缝隙偷看,看看男的中不中意,好不好。可见,古代婚姻并非完全是包办,父母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征求了当事人的意见的。
“纳采”后便是“问名”“纳吉”,主要是问女孩的生辰八字。父母通过占卜的方式看他们俩合不合适,主要是用龟甲与蓍草进行占卜,希望通过神灵来告诉他们到底合不合适。这看上去好像很迷信,但我们不能全将其理解为迷信,换个角度,其实是饱含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希望子女的婚姻一路顺利,和和美美。
接下来便进入婚姻的关键阶段,即“纳征”,也就是下聘礼。下完聘礼,这桩婚姻才算进入了实质阶段,一般是不得反悔。如果反悔,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不仅是经济上的,如下聘的聘礼不得收回;还要吃官司挨板子,古代做了“谁做主处罚谁”的规定。打多少下板子呢?下聘后反悔的叫擅毁婚约打50下;这边悔婚那边又与别家提亲打70下,这边刚悔婚那边就结婚了打80下。“纳征”后便是“请期”,《仪礼·士昏礼》规定:“请期用雁。”这一阶段主要是男方定下结婚的日子,并把日子告诉给女方家里。
最后阶段便是“亲迎”。成亲那天,男方亲友都会合聚于男方的祖庙之前,父母要祭祀鬼神祭祀祖先,向神灵祈福,祈福得来的水称之为“神水”。用神水在新郎头上洒一下,然后上婚车去接新娘子。所以自古以来就是要用车来迎亲的,女方就收拾嫁妆跟男方走。
三、辛劳的生活
自古就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说,每天打开门就需面对“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琐事。这位女子的婚后生活也是如此,从年轻貌美变成人老珠黄,饱尝生活的艰辛,但她却没有一句怨言,没做过一件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男方的事情。具体表现在诗的第四、五两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这是一个女子的独白,也是一个女子的控诉。她多年的婚姻生活,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即“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就这样年复一年地过着贫苦的日子。这当然也展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但也折射出当时的男权社会,家里一切劳作都由女子承担的社会现实。
四、悲惨的婚变
在男权社会里,女子的地位低下,即便你任劳任怨,男子如有不满,也会做一些不正常的举动。在《氓》这首诗里,这位女子就遭受了这一不正常的举动袭击,让她经历了人生的悲剧。这些内容主要表现在诗的最后两节: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从“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句可看到,这位女子结婚多年,一直辛苦劳作,起早贪黑,从无半点怨言。但即便是如此忠心地为这个家操持,最后却遭到家暴。这女子怎么也想不通,为何会这样?以前说好要一起白首偕老,而现在却如此对待。纵使这样,她依然忍耐,但最终还是没逃被休的命运,被迫“离婚”。
为什么如此好的女子,男子还要休掉她呢?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离婚的呢?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补充一些资料,让学生去分析女子遭受离婚命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其实,古代男子并不是想休妻就能休妻的,需有七种理由中的一种才可休妻,即所谓的“七出之条”。《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又《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为其绝世也;淫,为其乱族也;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盗窃,为其反义也。”
第一出是“不事舅姑”,所谓“舅姑”,即指公婆,因为以前流行“中表婚”,表兄弟、姊妹间缔结的婚姻。中国古代称父亲的姊妹(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姊妹,称母亲的兄弟(舅父)姊妹(姨母)的子女为内兄弟姊妹。在朱庆余的诗《闺意献张水部》中就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就是说,新婚媳妇洞房第二天要拜见公公婆婆。而“不事舅姑”的情形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对公婆服务不周到;第二种与公婆观念不和,比如说《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之所以被休,是因为焦母不喜欢她,觉得她“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第三种是对公婆态度不好。
第二出是“无子”,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
第三出是“淫”,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
第四出是“妒”,指妻子好忌妒。理由是“乱家”,亦即认为妻子的凶悍忌妒会造成家庭不和,以及“夫为妻纲”这样的理想夫妻关系的混乱,而许多看法中,更认为妻子对丈夫纳妾的忌妒有害于家族的延续。
第五出是“多言”,指妻子太多话或说别人闲话。理由是“离亲”,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女性尤其是辈分低的女性,被认为不应当多表示意见,而妻子作为一个从原本家族外进来的成员,多话就被认为有离间家族和睦的可能。
第六出是“恶疾”,指妻子患了严重的疾病。理由是“不可共粢盛”,是指不能一起参与祭祀,在传统中国,参与祖先祭祀是每个家族成员重要的职责,因此妻有恶疾所造成夫家的不便虽然必定不只是祭祀,但仍以此为主要的理由。
第七出是“盗窃”,即偷东西。理由是“反义”,即不合乎应守的规矩。
那么,卫女被休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推论是因为卫女“无子”而被休。理由如下:第一,卫女子肯定是一个美女,因为她是氓在集市上看中的,不美也不会被看中,所以不可能有恶疾;第二,卫女子结婚后,一直任劳任怨,丈夫打她骂她她都能忍受,虽然跟着丈夫過贫苦生活,但她依然勤勤恳恳的操持这个家,这是有着美好品德的女子,可以想象,她不可能对公婆不好,更不可能做盗窃之事,更不会做奸淫之事。所以,现由只有一个,那便是卫女子结婚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为这氓添香火生儿子,在“母以子贵”的古代社会,没生儿子的女子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是极其低下的,这也是她在多年婚姻生活中遭受家暴最终被休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学习像《氓》这样的古诗时,不能仅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还应从文化角度去学习它,从而更好的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也是我们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所提出的明确要求之一。当然,这样学习古代诗歌,能更深层次去理解诗歌,就好比这般去读《氓》,就能更好理解这位女子为何一定要让这男子回去找媒人来,并以秋为期,最后又为什么遭男子家暴而被休弃。当然,笔者这样解读,也只是一种尝试,只是希望这种尝试能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打开一扇新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