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9-08-07韦红萍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评量情绪水平

韦红萍

广西省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535000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临床较为常见,慢性心房颤动会引发体循环栓塞,会导致残疾或死亡,该病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患者常出现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及生活产生消极情绪,影响疾病治疗及康复[1]。本文选取我科心房颤动患者220例(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分析心理护理对心房颤动患者焦虑抑郁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心房颤动患者220例(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随机分为观察组(110例)与对照组(110例),观察组男、女为67例、43例,年龄61至86(71.28±2.17)岁,病程0.5年至8(3.28±1.28)岁,对照组男、女为65例、45例,年龄62至85(70.44±2.68)岁,病程0.4年至7(4.28±1.11)年。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叮嘱家属及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做好基础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①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表达出心中不良情绪及情感需求,对患者出现消极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转变立场,以患者角度进行考虑,体会患者情感,给予言语的支持及护理。了解患者不良情绪诱发因素,引入积极因素,使其对生活保持积极愉快的态度。为患者提供相关宣传材料,加大患者疑问,详细讲解心房颤动相关知识。②为患者创建良好的病区环境,取舒适体位,调整身心状态。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引导患者听自己呼吸声,排除杂念。在患者精神状态较好的状态下进行冥想,护理人员对患者胸廓气腹情况进行观察,循序渐进,调整患者身心状态[2]。③根据患者个人兴趣开展一系列活动,如音乐、花卉养殖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叮嘱家属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使患者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家属尽可能陪伴患者,给予关心与安慰,减少应激时间的发生。组织患者参加交流会,使其认识到积极生活的意义,家属也参与其中,让患者感受到社会、家庭的鼓励与支持。

1.3 观察指标

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评分高即希望水平高;焦虑抑郁:SAS自评量表、SDS自评量表,评分低即焦虑抑郁情绪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工具:SPSS20.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s)、n%表示,分别用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对比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4.53±2.6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2.79±2.14)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焦虑抑郁对比

2.2 希望水平对比

观察组采取积极行为(10.48±3.61)分,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10.22±2.73)分,对现实及未来的态度(11.34±3.15)分,总分(32.18±1.69)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希望水平对比

3 讨论

心房颤动患者常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对药物过度依赖,并且情绪波动较大,极不稳定[3],特别是老年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很多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及预后认识程度较低,多关注身体不适症状及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导致心理产生负性因素,身体出现应激反应,对治疗造成影响[4]。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SAS评分(34.53±2.68)分,SDS评分(32.79±2.14)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取积极行为(10.48±3.61)分,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10.22±2.73)分,对现实及未来的态度(11.34±3.15)分,总分(32.18±1.69)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感受患者情绪及情感,换位思考,能更好的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缓解病情带给患者的精神情感困惑。引导患者回忆以往具有成就感及愉悦感的事件,调动不良状态。患者入院进行移情护理,能减少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减轻紧张感,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冥想法是一种行为认知疗法[5],调整患者身心状态,减少不良情绪,使其心理及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疾病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患者兴趣爱好开展相关活动,能增加业余生活,减少不良情绪,提高机能状况及健康水平,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6]。所以,给予心房颤动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希望水平,有利于身体恢复,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评量情绪水平
张水平作品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