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及应对策略

2019-08-06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文/刘 丽(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一、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当前,全球兴起产业转型升级浪潮,资本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势头越来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是推动一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据了解,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整个服务业产值的70%[1]。生产性服务业对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升,成为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从制造业服务活动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专门用来满足生产需要的新兴产业,为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提供诸如研发设计、市场营销、金融保险、会展物流等各种服务,以此保持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并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行业,具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性的特征,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诸多关键环节中,把大量专业化人力、知识、技术等资本注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方向攀伸,有效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最终提升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2]。

二、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面临的主要瓶颈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中心,但服务业发展相比发达国家依然滞后,其中又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甚。尽管近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但从成熟度来看,还处于成长期,其发展在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3],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短板。为了摸清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团队走访了江浙沪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选择一批软件、物流、金融等行业重点生产性服务企业,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发现并总结了当前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1.市场化程度不合理

调研发现,当前行政垄断、市场准入问题比较严重,阻碍了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目前,某些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特别是金融和通信领域仍然具有很强的垄断色彩,行业投资主体比较单一,国有企业占据优势地位,非国有性质经济难以与国有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金融、保险、电信、会计、铁路、航运、科学研究等行业领域市场化改革缓慢,公司注册资本门槛要求过高,民营资本和外国投资者难以获得从业资格和经营权。过低的市场化程度不仅降低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限制了统一开放的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的形成,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缺乏发展活力,企业的创新能力低下。

2.制造业服务性需求不足

欧美国家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建立在发达的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全球制造大国,但制造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制造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居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因而对现代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明显不足。

制造业上下游的采购、运输、营销和售后服务是制造企业产生利润的重要源泉。调研发现:不少制造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上自成体系,大量生产性服务由制造企业自身解决完成,从而抑制了服务市场上需求规模的扩大;很多制造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重要环节如产品研发、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国外进口,对本地服务产生的需求较少。这种状况说明了我国制造业对服务业产生的需求不足,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大,阻碍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壮大[4]。

3.配套政策不到位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需要良好的政策作为支撑,如土地和资金政策等。长期以来,我国重物质、轻服务的思想观念比较浓厚,制定的产业政策及发展战略整体偏重于工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行业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布局,针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并不多见,已出台的一些相关政策和措施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调研发现:在土地供应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性质多为商业用地,企业不但很难拿到项目用地,而且用地价格偏高,导致生产性服务企业承担不起;在资金来源方面,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的是无形服务,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机构的融资担保,融资机会少、融资难是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4.中高端专业人才尤为匮乏

生产性服务业富含密集的知识、技术、人力资本,人才已成为决定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中高端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调研发现:从紧缺行业来看,信息技术服务类人才缺口数量最大;从紧缺类型来看,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缺口非常大,特别是通晓国际惯例的金融、保险、法律、物流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生产性服务人才匮乏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没有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科学规划,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不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培养的人才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结构,都难以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另一方面,对该领域高端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引进力度不足,缺少相应有力的配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参与进来。

三、加速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为了尽快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应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把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成为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1.放开行业市场准入,扩大对内外开放

逐步取消地方壁垒和地域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的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进一步降低金融、会计、法律咨询、培训、物流等行业的资本准入门槛,改变行业准入限制条件过严、过多的现状,建立统一、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规则;除涉及国家安全领域外,积极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到生产性服务业,允许民间资本、外国资本以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不同经营方式进入,让不同种类的非公经济共同参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此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消除垄断体制性障碍,为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平等合理的竞争氛围。

2.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制造业服务外包

生产性服务业的最大增长需求来自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使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更深程度的融合。集中攻克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前沿技术,促使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发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制造业成功走出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发展成为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方向延伸攀升,就会刺激高级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应运而生,由此带动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鼓励制造企业将生产性服务活动外包给专业化的服务商去完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变制造企业传统的“大包干”经营理念和思维模式,发挥企业比较优势,保持企业核心环节,发展企业核心业务,将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如金融、法律、第三方物流等剥离出去,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去经营,使制造业企业走专业化生产道路。通过服务外包,不仅可以提升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将重要资源用于实现规模经济,还可以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需求渠道,培育并打造一批具备相应国际资质的服务商[5]。

3.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扫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政府部门要制定关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设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项基金,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明确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和方向;要不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保障体系,增强在土地供给、资金扶持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为生产性服务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政府审批方面,进一步完善审批行为,逐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府审批的透明度;土地供给方面,由于过去建设的工业园区多数没有规划服务业用地,导致区内很难发展配套服务业,应改革这些不合理的用地制度,规划传统工业园区的服务业用地,优先安排生产性服务项目建设用地,在土地价格上给予适度优惠;资金扶持方面,政府财政要增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专项投入,重点支持与制造业关联性强且拉动作用大的服务项目,推进产业发展资金更多地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税收方面,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税基和税率,减轻企业税负水平,解决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税负过重的问题[6]。

4.培养生产性服务业中高端人才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在人才,要把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纳入重点培养人才范畴,加快经济发展急需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行业的人才培养。一方面,尽快建立针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针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自身特点和现状,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组织企业员工参加服务业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紧缺人才,对成功引进人才的企业给予相应奖励,落实高端人才安家落户、出入境签证、个税优惠等政策,为其营造宽松自由的从业环境。此外,还应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新要求,引导高校从根本上加大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高校可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适时增设服务类相关专业,加强高校信息服务、金融、物流等相关学科专业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灵活调整高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等,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构建现代新型产业发展体系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名师工作室——实战型外贸人才培养工作室”(2014msgzs188)、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研究项目“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SK2015B005)、2018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一般课题“产业转型背景下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研究”(AGZ1805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