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谈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9-08-03黄炽明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黄炽明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的基础学科,其知识内容涉及广泛,其中的分数和小数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思想,让学生对二者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观察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标教学思想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及形态特征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察力的有效培养,这是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也能引导和启发学生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观察方式的教学,学生会学会相应的学习方法,其课堂的学习才会有价值和意义,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文章通过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教学的分析,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方法。

一、通过观察导入教学,调动学生观察和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数学问题入手。问题是进行知识观察的基础,学生可以因问题产生观察欲望和意识。同时,要求所进行的观察要有意义、有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进行比较。比如,在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教学时,教学开始前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比一比3.1415和的大小。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仔细观察,但是这样的问题用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很难解决,学生观察后,会产生疑惑,无法解答。可是,这样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怎么进行比较呢?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提出“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小数和分数的互化问题,然后再比较它们谁大谁小”。教师用这样的“观察”“比较”“产生疑问”导入课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这样就导入了课堂教学,同时调动了学生观察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以观察为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

(一)通过观察寻找规律,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定要教会学生科学正确的观察方法。因为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其规律性。在实际讲解时,教师让学生对小数0.9,0.03,1.21,0.425等进行观察,把这几个小数化成分数时,要重点关注分母1后面的零的个数和数字小数部分位数关系,也要关注分子和小数的关系。有了教师的指导和提示,学生能有目的地、具体地观察,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对这些小数和化成的分数进行观察和研究讨论,进而明确小数化成分数的规律,就是观察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是几位,就在分母1的后面写几个零,分子是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如果分子和分母能约分就进行约分,这样就完成了小数化成分数的目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数学规律,同时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积极主动研究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学会逆向观察,实施逆向思考,可以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找到新的解题方法和途径。比如,在学习了小数化成分数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向思考:“反过来,我们能化分数为小数吗?”教师的话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而观察等式0.3=,0.67=,对其进行反向观察,根据小数化分数的规律找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通过分数、小数之间关系的展现,学生得到了全面、灵活的数学知识,进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利用观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主动发现问题,利用研究问题获得相应的解题方法,从而获得正确的习题结论。比如,“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中有两组分数,要求化成小数,第一组:,,;第二组:,。教师让学生对两组数进行观察,并把它们化成小数,再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发现第一组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而第二组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并总结归纳:化成有限小数是由分子决定的,还是由分母决定的。学生对教师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学生考虑是由分子决定的,对分子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于是,又考虑分母,经过对两组分母分析,第一组分数的分母可以进行分解质因数为4=2×2;25=5×5;40=5×2×2×2。这三个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而对第二组分数的分母进行分解质因数,分别是9=3×3;14=2×7。這两个分数的分母的质因数不只是有2,还有其他质因数。这时,学生顿时明白了,一个最简分数划分为小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决定因素是分母。假如分母分解质因数,除了2和5之外,没有其他别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假如这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不只是有2和5,还有其他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化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而不会化成有限小数。

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应用数学知识当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让学生寻找结论。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观察、分析、研究,学生在观察和研究中体会、感悟数学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学习有关数学知识,以此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如,学生概括进行有效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先进行实际转化,把原来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接着进行分解,把分母进行分解质因数;然后对其质因数进行观察,观察其是不是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最后进行判断,如果分数的分母只含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数分母的质因数有2和5以外的其他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化成小数是无限小数。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可以主动发现新的知识,深入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三、通过观察进行知识总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要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学会归纳总结和概括,进而增强其观察效果,使学生通过观察,把相应的感性知识升华成理性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实际问题当中有效运用。教师的课堂板书是主要教学内容,是关键的知识结构。简明扼要的板书,可以体现当堂课程知识因果关系和知识来源。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讲解结束后,引导学生对课堂板书进行观察,然后进行新知识的概括总结;接着应用多媒体进行课程主要内容和过程的重新展现,学生观看后进行补充和归纳;最后由学习小组研究梳理课程内容,并选派代表分享。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整体的印象,进而可以更好地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的解答。

综上所述,提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在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潘鲁敏.谈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3).

[2]陈友华.浅谈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3]赵乾兵.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03).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