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睡眠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8-03
睡眠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人体生理节律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睡眠与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1]。良好的睡眠能够解除护士日常工作带来的疲劳,保持良好的体力、精力和积极的心理状态[2]。睡眠质量是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目前临床护士需要面对高强度的护理要求和护理风险,对其生理、心理造成多重压力,护士群体睡眠障碍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4]。精神科护士由于工作场所特殊,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各种暴力危险,工作压力大、应激强度高,因此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更需被重视。本研究通过对精神科护士睡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为今后制定改善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期望最终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及保证病人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偶遇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1所精神专科医院的148名精神科护士。纳入标准:①在该科室从事护理一线工作1年以上;②精神正常,主动参加并能测试成功;③无乙醇、药物等依赖史;④未处于妊娠期;⑤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一般情况调查量表为自制问卷调查量表,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能级、职称、精神科工作年限、月均收入、每周夜班频次、每周锻炼次数10个方面。
1.2.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文版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于1989年由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的美国睡眠专家Buysse等[5]编制,我国刘贤臣等[6]于1996年译成中文,并在中国人群中应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用于评定被试者近1个月的主观睡眠质量,该量表由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紊乱7个因子18个条目组成。每个因子按0~3分计分,总分0~21分,≥8分为睡眠障碍,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本研究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
1.2.3 知觉压力量表中文版
采用杨廷忠等[7]2003年修订的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Perceived Stress Scale,PSS),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即“从来没有”“极少有”“有时有”“经常有”和“总是有”,由反映知觉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的14个条目组成。两个维度(失控感和紧张感)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25和0.789,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833,信度水平较高。其中条目4、5、6、7、9、10、13采用反向计分,得分之和作为失控感的得分,其余的7个条目的得分之和作为紧张感的得分,另外失控感的得分和紧张感的得分之和作为心理压力的总分(0~56分)。其中总分0~28分为正常范围;29~42分表示压力有点大,将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43~56分则表示压力太大,需要马上寻求外在资源协助自己减压。
1.2.4 症状自评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8],共90个条目,包括9个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所有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没有”到“严重”计1~5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2.5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9],该量表是用来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经受到挫折打击或遇到困难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共20个条目,其重测信度为0.89,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因子分析显示两因子的方差为48.5%。量表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积极应对量表维度由条目1~12组成,消极应对量表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即“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和“经常采用”(相应的评分为0分、1分、2分、3分),总分为0~60分。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使用问卷星在线制作微信二维码,调查对象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答题,限定时间内收回。本研究共收回问卷161份,其中有效问卷148份,有效率为92%。
1.4 统计学方法
回收问卷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统计分析PSQI总分与PSS、SCSQ及SCL-90的相关性,其中等级资料予以赋值,将有统计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各项基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研究对象共计148人,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为(8.97±2.78)分,其中106人(72%)PSQI总分≥8分,各项基本情况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详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士PSQI与各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1)
变量人数PSQI总分(分)统计值P精神科工作年限 <1年54.20±1.304 1~5年557.18±2.11 6~10年459.40±2.05F=27.303 <0.01 11~15年1510.93±2.15 16~20年712.29±0.49 >20年2111.38±1.99 月均收入 3 000~4 000元176.94±2.77 4 001~5 000元358.46±2.31 5 001~6 000元528.88±2.70 F=5.660 <0.01 6 001~7 000元3310.33±2.93 >7 000元1110.09±1.64每周夜班频次 0次4010.83±2.81 1次388.39±3.05 2次527.85±1.55 F=13.795 <0.01 3次95.56±2.07 >3次98.89±1.05 每周锻炼频次 0次628.79±2.83 1次539.02±2.59 2次198.63±3.04 F=0.907 0.462 3次511.00±3.08 >3次99.56±2.79
2.2 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精神科护士PSQI与知觉压力和症状自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和0.428,有显著相关性,说明知觉压力越大,心身问题越多则PSQI越高,睡眠越差。详见表2。
表2 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与各因素的相关分析(n=148)
2.3 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回归模型,以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为应变量,以年龄、学历、婚姻、能级、职称、精神科工作年限、月均收入、每周夜班频次、积极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总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紧张感、失控感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模型R为0.949,R2为0.901,调整R2为0.896,标准误为0.593,F值为158.74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影响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的因素有婚姻状况、护士能级、每周夜班频次以及知觉压力中的紧张感和失控感因素。见表3、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说明
表4 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n=148)
3 讨论
3.1 精神科护士睡眠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PSQI得分(8.97±2.78)分,高于龙德蓉等[10]研究的正常人群(2.67±2.70)分,但低于抑郁症(11.09±4.31)分和失眠症(10.38±4.51)分病人的评定结果,说明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处于正常人群与失眠症和抑郁症病人之间。以PSQI≥8分为我国成人睡眠质量有问题的参考值,此次调查发现72%的精神科护士的PSQI≥8分,高于徐珊等[11]的研究结果(68.35%),章飞雪等[12]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发现精神科病房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0.06%,说明大部分精神科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我国广东[13]、湖北[14]、黑龙江[15]调查的综合医院护士(12.90%~27.35%),与孙丽娟[16]报道的综合医院护士睡眠质量好于精神科护士的发现基本一致,因此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问题已不容忽视,应予高度重视。
3.2 精神科护士睡眠现状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护士婚姻状况、能级、每周夜班频次以及知觉压力是精神科护士睡眠现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3.2.1 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与婚姻状况有关
精神科护士已婚者较未婚者发生睡眠问题的概率更高,这与邓少娟等[17]的研究结果一致。已婚护士在家庭、工作、社会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加之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在工作和家庭中倾注很多精力。因此,工作繁重、家庭事务繁忙等更容易导致已婚护士精力、体力和身心极度疲惫,睡眠质量差不可避免。
3.2.2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能级呈正相关
精神科护士的能级越高,则PSQI得分越高,说明睡眠问题越严重。护师与主管护师大都是高年资的护士,在工作、家庭、社会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且干扰因素多,这些都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导致他们比较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相对低年资的护士,睡眠不足、早醒、觉醒不足情况明显加重。
3.2.3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倒班频次有关
每周0~2次夜班对PSQI总分影响不大,每周3次夜班比每周1次或2次夜班的PSQI总分显著增加,每周倒班频率>3次时,护士容易出现睡眠障碍,这与丁岩等[18]调查分析结果一致。由于护理工作的职业特点,特别是精神科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加上精神疾病病人的特殊性,护士夜班频次高,值班时情绪紧张,护士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体力负荷,需要有更长的时间恢复,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会直接造成睡眠障碍。
3.2.4 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知觉压力总分有关
压力感作为由压力和需求引起的一种心理体验,虽然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如果不能加以适当调控和应对,则会进一步引起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9],高知觉压力会增加个体的睡眠中断及其他睡眠问题的出现[20],精神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不确定性因素和突发事件时常发生,时常面对各种暴力风险,病人护理难度大,对护士素质要求偏高,如果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缓解,会造成护士身心困倦而引发焦虑、担忧的情绪,从而导致睡眠障碍。本次调查中单身护士知觉压力、已婚的护士知觉压力、知觉压力与睡眠障碍呈正相关,随着知觉压力总分的增高,护士PSQI得分也随之增高(r=0.590,P<0.01),睡眠质量越差,这与单鑫等[21]的研究结果一致。
4 小结
护士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较正常人群及综合医院护士要差,更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精神科护士中已婚者较未婚者更易出现睡眠问题;护士的能级越高,则PSQI得分越高;护士每周夜班频次>3次时,睡眠问题越严重;护士的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因此精神科护士应积极调整心态,运用合理的应对方式,减少负性情绪;管理者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以提高护士睡眠质量,从而达到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保证病人安全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