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感染 佐治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

2019-08-02王静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腺病毒例数

王静凛

腺病毒是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腺病毒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系统受累严重等。其常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大部分患者病情较严重,且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病死率较高[1]。目前 临床中尚无统一、明确的治疗方式,临床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同时还需要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抗细菌感染、退热、解痉平喘等治疗。丙种球蛋白抗感染效果显著[2]。本研究丙种球蛋白联合常规抗感染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菏泽市中医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98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4例;年龄9~19个月,平均(13.41±1.49)个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3]63~75分,平均(72.62±7.54)分。研究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8~17个月,平均(12.97±1.41)个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61~76分,平均(73.71±7.31)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重症腺病毒肺炎诊断标准[4];2)临床资料完整;3)直接呼吸道免疫荧光技术测定人腺病毒抗原(ADV-Ag)阳性;4)家属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2)因其他原因引起的重症肺炎;3)合并恶性肿瘤;4)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5)入院后因各种原因而放弃治疗。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吸氧、镇静、退热、解痉平喘、保护脏器功能等支持治疗。患儿若伴有细菌感染则给予抗生素治疗,对于病情危重患儿则加以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F20023011)治疗,250~400 mg/kg,1次/d,连续用药7 d。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清晨空腹抽取两组患儿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后应用多克隆抗体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CD4+、CD8+、CD4+/CD8+[6]。统计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病死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X线胸片检查病灶完全吸收或明显吸收;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X线胸片检查病灶有所吸;无效:未达上述标准[5]。治疗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d,±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d,±s)

组别 例数机械通气时间 发热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49 6.78±0.17 7.46±0.87 13.02±1.94 研究组49 4.22±0.69 5.02±0.41 9.81±0.47 t值 10.213 8.461 8.467 P值 <0.05 <0.05 <0.05

2.3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研究组干预前IgG、IgA、IgM、CD4+、CD8+、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IgG、IgA、IgM、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及病死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IgG(g/L) IgA(g/L) IgM(g/L) CD4+(%) CD8+(%) CD4+/CD8+ 对照组 49 干预前 5.31±1.46 1.22±0.43 0.40±0.61 38.40±3.87 21.31±2.74 1.56±0.37 干预后 5.53±1.94 1.23±0.76 0.41±0.49 39.14±3.49 22.13±2.71 1.57±0.69 研究组 49 干预前 5.41±1.31 1.23±0.51 0.41±0.16 38.41±3.58 21.21±2.41 1.56±0.15 干预后 8.23±1.97ab 1.55±0.33ab 0.48±0.69ab 51.46±5.94ab 28.13±2.97ab 2.87±0.36ab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及病死情况比较

3 讨论

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具有耐酸、耐热、耐脂溶剂等特点,当腺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淋巴组织、咽、肠道等处繁殖[7]。儿童腺病毒肺炎约1/3可发展为重症腺病毒肺炎,重症腺病毒肺炎易伴有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并发症,患儿病情危重,病死率极高[8]。而生存者中14%~60%患儿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严重影响患儿生命质量,且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出生后缺乏母体抗体保护,且自身抗体不足,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因此极易感染腺病毒[9],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有研究报道,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体内IgG、IgA、IgM、CD4+、CD8+、CD4+/CD8+等水平显著降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均受损[10]。因此不仅要有效清除腺病毒,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同时还要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功能。

有研究表明,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11]。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gG、IgA、IgM、CD4+、CD8+、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丙种球蛋白:1)可抑制抗原和抗体复合物形成以及炎症介质释放,减轻炎症反应[12];2)减少肺泡渗出,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减轻气管狭窄或堵塞,降低肺实变发生率[13];3)可促进机体分泌IgG、IgA、IgM、CD4+、CD8+,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促进疾病痊愈[14]。

本研究中,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具有一定安全性,但临床应用中仍需密切关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重症腺病毒肺炎可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腺病毒例数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抑癌基因LRIG1对PC-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