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张力的语文课堂应具备“三美”

2019-08-02姚佩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三美语文课堂

姚佩民

摘 要:因为有张力,文学作品在情节结构上收放自如、开阖有度,牢牢地吸引了读者;因为有张力,歌曲在旋律、节奏上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牵引着、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这是艺术的张力。有张力,艺术就有了魔术般的诱惑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个性之美; 弹性之美; 灵性之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03-001

张力,在物理学中常指某物体受到拉力后物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牵引力。因为水面有张力,小虫子可以在上面行走自如;因为有张力,露珠可以在荷叶上圆润地滚动。这是自然界的张力。有张力,自然界才有了奇迹,有了美妙。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塑造心灵、引领人生的艺术。既然属于“文武之道”,当然应该“一张一弛”,张弛有度,用一种无形的牵引力引人入胜。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尤其应该有张力。

一、有张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有独特的“个性之美”

课堂不是生产统一型号产品的车间,而是培育绚丽多彩的鲜花的百花园。单就内容而言,语文课堂融汇文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知识,本身就五彩斑斓。有一百种花,就有一百个欣赏者。每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有独特的审美个性,应该对语文课标、对语文课、对文本有独特的理解。李镇西、黄厚江、薛法根的语文课,为什么精彩纷呈?因为他们还保留着、坚持着自己的教学“个性”,在尊重语文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坚持走自己独特的教学之路。

程红兵老师在《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的序言中说:“李镇西的课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把倾听还给孩子,把阅读还给孩子,把研究还给孩子,把讨论还给孩子,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孩子,把问题还给孩子。”当别的老师“主宰”甚至“霸占”课堂一切的时候,李镇西把课堂“还”给了孩子,这需要何等的勇气!

有个性才有魅力,有个性才有出路,所以李镇西他们成功了。而不少语文教师却不幸长年累月被应试教育的水流磨平了棱角,丧失了个性,丢失了自我。他们先是自己丧失了个性,然后再去磨平学生的个性,甚至摧残个性,甚为可惜。

个性引导个性,个性催生个性。丧失个性的语文课堂,“千师一面”,沦为生产标准答案的应试车间。

“我要我的滋味!”这是一句大家熟悉的广告词。其实,这也是课堂中学生的心声。有个性的语文教师才会让每一堂语文课有滋有味。

二、有张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柔韧的“弹性之美”

每次看跳水比赛,我最关注的是运动员走板的最后几步、起跳的一瞬。因为掌握好跳板的“弹力”,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语文张力课堂也应该有自己的“弹性之美”。弹性,不仅仅指内容张弛有度,节奏高低起伏,更是指根据学生的“差异”状况因材施教。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吧。学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从而造成了阅读的差异。比如,农村来的学生,对农村生活题材的文本就较熟悉,感悟要多一些、深一些;城市里来的孩子对都市文化认识具体、深刻一些。这些主客观原因必然使学生在解读同一文本时产生差异。所以阅读教学的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不受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阅读教学,要从金圣叹评点《水浒》、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中得到深刻启发,少弄一点标准答案,多教会学生个性化批注。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字数、文体、立意、取材、结构,也是因人而异,哪能使用同一套路呢?

笔者学习了钱梦龙先生教学生写作的经验后,接手新班级后,也尝试着“低起点、缓坡度”的写作训练方式,根据学生当前写作水平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努力寻找“亮点”,编印班级作文报,刊登不合格作文中的“佳词丽句”,呵护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把一篇篇“四不像”作文写成了“合格作文”,继而又打造成“精品作文”。如果一开始划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把“四不像”作文一棍子打死,那么必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泯灭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教育之弓有了严慈相济的弹性,就能够将人才之箭射得更远。

三、有张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智慧的“灵性之美”

“一言堂”的、照本宣科的语文课堂自然没有灵性,而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堂,其实也是肥皂泡一般,只有短暂的、脆弱的华丽。有的语文课堂,教师提问让学生应接不暇,似乎“堆砌问题”就等于是“启发式教学”,能展示学生的智慧和灵性。实际上,充斥在课堂里的无效、低效的问题不可能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和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真正能引导学生探究的课堂,哪怕鸦雀无声,也是开掘潜能、灵光闪烁的课堂。

其实,自古至今,少年儿童天生不缺乏灵性。单就“雪”这个话题,古代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佳话,现在有“雪融化变成了春天”的说法。看,灵性就蕴藏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我们无须强加给学生成年人的所谓的“灵性”,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用何种合适的方法去唤醒和激发他们的灵性,并让他们的思维火花进行碰撞。

所以,作文教學,我从不让学生背诵所谓的“佳作”,而是重点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人物、观察生活。有时,还在校园的花坛边、铺满枫叶的人行道上、爬满虬枝的紫藤架下上作文课。所以才有“嫩嫩的香樟树叶就像薄薄的蝉翼,微风吹来,似乎要飞离枝头”这样的佳词美句。当农村学生描写龙虾后退的姿势“就像是滑雪运动员在倒退着划着雪橇”时,互批的学生有了不同意见,于是我们就将“龙虾先生”请进了教室,让它表演一番。大家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个比喻的确很形象、很新颖。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张弛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跌宕起伏,充满活力,精彩纷呈。规律面前,我们只能尊重、敬畏和遵循,别无选择。

个性、弹性、灵性,构成了有张力的语文课堂的三足,从而撑起了一片蔚蓝洁净、充满生机、雏鹰任意翱翔的语文的天空。

猜你喜欢

三美语文课堂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三美”
从“三美”理论看杜甫陇右诗的翻译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浅谈高考记叙文的“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