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临床效果分析

2019-07-31许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结肠癌排气直肠癌

许明

东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山东东明 274500

在临床中结直肠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具有非常复杂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肠道慢性炎症、饮食因素和生活因素等都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结直肠癌在发病早期并没有特异症状,在病情不断发展的同时,患者会出现肠梗阻、腹痛、便血以及大便习惯改变等临床表现,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大的危害。所以如何有效地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受到了临床上的普遍关注[1]。基于此,该次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0例。该次研究获得了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为:①经过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②首次进行结直肠癌手术;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参与其中。排除标准为:①合并其他癌症的患者;②合并精神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和肾脏、肝脏、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2]。对照组中有16例女性,24例男性,年龄在29~80岁,平均年龄为(62.7±8.3)岁,按照肿瘤部位划分:3例横结肠癌,5例降结肠癌,8例乙状结肠癌,11例生结肠癌,13例直肠癌,按照Ducks病理分期划分为:12例A期,14例B期,14例C期;观察组中有15例女性,25例男性,年龄在31岁到80岁,平均年龄为(64.5±8.7)岁,按照肿瘤部位划分:2例横结肠癌,6例降结肠癌,9例乙状结肠癌,9例生结肠癌,14例直肠癌,按照Ducks病理分期划分为:11例A期,14例B期,15例C期。在年龄、性别、肿瘤部分和病理分期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采用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在其腹部正中打开切口,然后按照顺序分离患者的直肠乙状结肠的左侧系膜和右侧系膜,一直到患者的腹膜返折部位位置,将其结直肠系膜彻底切除,将血管分离,然后切断,最后进行吻合,在手术期间要做好对输尿管的保护工作,在患者的肠系膜下血管根部进行结扎[3-4]。

采取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观察组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让患者保持膀胱截石位的姿势,并且将CO2气腹建立起来,将压力控制在12~14 mmHg的范围内,在患者脐下10 mm的部位打来切口,然后将腹腔镜置入,并设置成观察孔,在患者的右麦氏点打开5 mm切口,在左麦氏点打开12 mm切口,在左下腹脐耻连线中点打开5 mm切口,分别设置成操作孔。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将患者的肿瘤组织完全切除,同时对淋巴结进行完全清扫,将相关的血管夹闭,对患者的乙状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对肠系膜下血管附近的脂肪和淋巴结进行清除,将其结直肠系膜彻底切除,将血管分离,然后切断,最后进行吻合,在手术期间要做好对输尿管的保护工作[5-6]。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和比较[7]。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记录和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淋巴结清扫个数(个)术中出血量(m L)切口长度(c m)手术时间(m i n)术后排气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 0)观察组(n=4 0)t值 P值1 2.1 9±2.4 5 1 1.9 7±2.6 5 0.3 2 2>0.0 5 1 9 3.2 4±3 5.0 6 9 5.8 2±2 2.7 1 4.0 3 9<0.0 5 1 1.3 5±1.4 7 5.1 8±1.5 5 3.7 4 6<0.0 5 1 5 3.7 2±7.0 9 1 9 6.1 8±9.3 6 1 8.3 7 1<0.0 5 3.1 6±0.9 2 2.5 3±0.6 9 4.3 8 9<0.0 5 1 1.5 1±1.4 8 7.7 2±1.5 0 2 9.0 7 5<0.0 5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结直肠癌在临床上又被称作大肠癌,其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两种。结直肠癌具有非常复杂的致病原因,在患病早期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病灶,大多数只有发展到晚期之后才会被确诊[8]。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根治性手术,传统的开腹手术尽管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然而却会造成较大的创伤,而且具有较多地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十分不利。

在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93.24±35.06)mL,切口长度为(11.35±1.47)cm,手术时间为(153.72±7.09)min,术后排气时间为(3.16±0.92)d,住院时间为(11.51±1.48)d,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5.82±22.71)mL,切口长度为(5.18±1.55)cm,手术时间为(196.18±9.36)min,术后排气时间为(2.53±0.69)d,住院时间为(7.72±1.50)d。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量,而且患者在手术之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肠道功能,减少了住院时间。李园钟等人[9]在研究中发现,腹腔镜组的切口长度(5.3±1.6)cm、术中出血量(96.0±25.4)mL、术后排气时间(2.6±0.7)d 和住院时间(7.8±1.6)d等4项指标在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次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在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其住院时间,并且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结肠癌排气直肠癌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