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分析对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9-07-30张慧
张 慧
(榆林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统计学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能结合专业知识对统计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由于课程中存在过多的数学计算问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到位,遇到具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也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5-6]。本文用榆林学院2015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共49人)期末统计试卷作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考试形式和试卷类型
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内容涉及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来源、描述统计、概率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分类变量推断、方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等章节。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题型为:单选题、填空题、计算分析题,所占权重分别为:20%、30%、50%,其中主观题占50分,客观题占50分,各个题型的考察目的见表1。
表1 试卷题型及其考察目的
2 试卷质量分析
2.1 考试成绩的描述性分析
对统计学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了基本的描述性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试卷总分100分,最高分为82分,最低分为31分,平均值为60.14分;单选题占20分,最高得分为20分,最小得分为6分,得分率为62%;填空题占30分,最高得分为24分,最小得分为9分,填空题的得分率为53.7%;计算分析题占50分,最高得分为50分,最小得分为8分,计算分析题的得分率为6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整套试卷中填空题的得分率最低,单项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的得分率次之,说明学生对部分知识点的概念以及理解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同时对于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相对较弱。
表2 描述统计量
2.2难度系数分析
难度和区分度是试卷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参数,他们共同影响并决定、衡量试卷的质量[7]。试卷难度(P)=平均分/满分值,P∈[0,0.3)难度较大,P∈[0.3,0.7]认为难度比较合适,P∈(0.7,1]难度较小。从表3中可以看出单选题难度0.6315,填空题难度0.699,计算分析题的难度系数为0.66,试卷整体难度0.598,各题难度和试卷难度都适中。
表3 难度系数表
2.3 试卷区分度分析
试题能否反映出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需要通过试卷区分度进行计算[8-9]。计算区分度时应先将分数从大到小进行排序,P1表示前1/4学生成绩的平均分,P2表示后1/4学生成绩的平均分,区分度D=(P1-P2)÷满分值。D∈[0,1]D值越大区分度越好。D∈[0.4,1]说明区分度很好,D∈[0.3,0.4)说明区分度较好,D∈[0.2,0.3)说明区分度不太好,D∈[0,0.2)表示此题基本不能区分学生的不同水平应该淘汰。从表4可以看出本次样本试卷总体的区分度为0.335,所以试卷整体区分度适中;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区分度也都介于0.3-0.4之间,区分度较好;计算分析题区分度0.568,区分度很好。
表4 区分度系数表
2.4 试卷评判结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分析发现学生对概念性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但一旦涉及到基础知识的应用、计算、推断这些方面的解决能力就比较弱。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加大对重要知识点的讲授、分析力度,讲练结合,专题讲解,加强训练,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与此同时丰富案例教学,建立针对各个章节的统计案例库,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3.1 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对信管专业的统计学的教学重点及课时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把统计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归纳为以下5个模块:统计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数据来源、用图表展示数据)、描述统计(集中程度、离散程度、偏度、峰度)、概率分布(概率分布、统计量的构建)、推断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统计应用(分类变量推断、方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时间序列预测、聚类分析、非参数检验)。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将以统计原理为重点改为以统计应用为重点。运用所学统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统计学的根本目的。多讲“做什么,怎么做”,少讲“为什么”。
3.2 改进教学方法
统计学和抽象的数学不同,它的现实性很强,并且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很紧密。因此,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驱动式教学、问题研讨式教学、实践活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等新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例如,在讲授时,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社会热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问卷调查表,并且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所学统计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形成分析报告。整个过程贯穿了统计学的始终,同时能够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统计学在收集和分析数据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进而研究客观事物之间的数据特征和数量关系,所以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对统计软件的应用能力。统计软件的应用可以加速大量数据处理、分析和推理进程,使数据分析变得快速而相对简单,充分发挥统计的功能。能够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更快捷地理解统计学的应用和一些知识。因此为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需要熟练掌握统计软件的具体应用。
4结论
通过对试卷分析可以对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榆林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15级统计学期末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推断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突出重点难点,加强对部分章节的讲授,合理分配各章讲授时间,注重实践性教学,强化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并加强教师的自身的教学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