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面向东盟的广西动漫人才培养研究

2019-07-29覃海川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东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摘 要】本文分析面向东盟区域协同高职动漫教育合作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就构建“政府+高校+动漫企业+行业协会”创新型动漫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模式,提出协调机制建设与政策的支持、多层次构建“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及平台、建构广西与东盟跨境动漫人才培训服务协同联盟、加速培养动漫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协同建立“动漫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室”等实施路径。

【关键词】协同创新  东盟  区域协同  广西动漫人才  人才培养  “产学研创”  协同创新联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105-03

协同创新作为当下一个对资源、创意整合的新理念,主要是让各主体突破原有的孤立关系,将各主体的创新资源在协同的机制下整合在一起,打破各自原有的空间限制,促进协同目标跨越式的发展。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向“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与国际合作推进,无论是构建新的职业教育机制还是完善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协同创新理论的融入,将有益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广西的动漫产业虽然与国内发展较好的省份相比相对滞后,目前初步形成南宁、柳州、桂林三市为动漫产业区域核心,通过“园区+高校+会展”模式打造原创动漫(包括以广西壮文化为题材的动画)、动漫会展演出、动漫衍生产品等方式,初步形成“产业+人才培养”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但是,广西处于华南、西南、东盟经济圈的接合部,文化创意产业区位优势突出,文化资源优越,民族、山水、海洋文化同时并存,丰富多彩;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纽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竞争日益明显,动漫人才培养应不失时机地迎合产业改革而开展机制改新,形成“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以推动产业发展,并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一、动漫人才培养区域协同创新内涵

所谓区域协同创新即是在区域层面上展开,由不同地区的主体、政府、高校协同合作,组建区域创新协同组织,实现各主体在人才、信息、技术等流动与集合,主体间优势互补,完成人才培养与产品研发、生产,形成区域创新的驱动力。作为动漫人才的培养与动漫产业创新的区域协同创新,一般来说其内涵可包含:围绕动漫产业横向或纵向人才需求,所属不同区域的企业通过组建由企业员工、高校教师、学生及行业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项目研发,实现设计、制作人才的培养;不同区域的动漫设计机构相互协作,联合开展动漫项目研究;产学研创各主体根据项目跨区域自由组合,选择合适项目的主体对象或成员合作;人才在协同框架内实现不同区域间的流动,设计制作人员相互交流;协同区域内的政府部门跨区域协商确定产业或技术的发展规划。

《2017中国在线动漫市场白皮书》(艺恩网)显示,我国动漫行业总产值2017年达到1500亿元,占文化娱乐产业总产值24%,我国动漫产业迎来了集中爆发期。2018年4月底,在杭州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共吸引了85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各项交易及消费金额约16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2019年初,由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与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的院线动画片《白蛇:缘起》以出色的口碑与票房让我国动漫再一次引爆全民热议。4亿多人民币的票房让国人看到了国漫强势发展势头。与火热的市场相对的是国漫人才培养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解决国漫人才培育问题,动漫企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解决方案。

二、面向东盟地区的区域协同创新培养动漫人才的基础

(一)广西动漫产业与人才培养体系渐成。具体如下:

1.广西动漫产业整体高速发展。广西动漫产业近年发展迅猛,积极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了一批具有“桂风壮韵”的特色原创动漫作品。广西动漫产业总产出3581.2万元,同比增长43.7%;增加值2647万元,同比增长90.5%,将近翻了一番。广西本土动漫企业原创或制作的动画片产量逐年上升,2016年广西报审通过的动画片共9部,长度超过1000分钟。2018年广西中视嘉猴影视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白头叶猴之嘉猴壮壮》先后获得了国家商务部、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联合认定为2017—2018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广西文化厅认定为广西原创优秀动画作品和2018新光奖·中国西安第七届国际原创动漫大赛“丝路国际艺术民族动漫提名奖”等荣誉,并在卡酷少儿卫视播出;2016年广西阔迩登传媒《海上丝路之南珠宝宝》入选“原动力”中国原创动漫出版扶持计划;桂林坤鹤传播《可可小爱》获文化部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

2.广西动漫园区式动漫骨干企业发展迅速。广西近年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发展,目前建有南宁高新区软件园、桂林高新区创意产业园2个自治区动漫试验园区,新建的北海文化产业园也在积极为动漫产业发展助力。广西文化厅、财政厅通过《广西动漫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计划》对全区动漫产业重点项目(单位)进行资助的奖励。截至2017年,广西共有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企业9 家,自治区级动漫骨干企业28家。2017年10月,有33家动漫企业会员单位的广西动漫协会成立。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广西动漫企业。

3.广西动漫展会论坛蓬勃开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动漫游戏展、月邪动漫盛典、“宅集府”动漫展会等场地面积、入场人数、参展商家数连年攀升,已渐成品牌。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17年主导在南宁召开了两场国际动漫产业论坛: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合作发展论坛(CAOTT)、“一带一路”(南宁)动漫游戏产业合作发展论坛(CAG+)。

4.广西动漫人才培养体系渐成。广西目前共有自治区级动漫人才培养基地16个,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3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動漫设计制作相关的专业,逐渐形成“院校+企业、院校+培训机构、园区+企业”的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学历、非学历培养体系。

(二)广西与东盟动漫游戏产业合作的潜力。具体如下:

1.在友好互信的区域政治与“互联网+”的背景下,增加了广西动漫产业“走出去”的机遇,也为跨境办学、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新机遇。广西作为中国东盟的桥头堡,地缘优势可谓占尽先机。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文化部鼓励广西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与“一带一路”的大船出海,开展动漫游戏产业国际合作;先后出台了《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方案》《广西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广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规划》等文件,为广西动漫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导向与扶持。

2.中国与东盟文化包容共生,中国—东盟在动漫制作、代工制作、代理发行、联合发行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近年来,广西本地动漫企业带着原创动漫项目,加大与东盟各国在动漫产业的合作与交流,同时在人才培养与交流上进行探索。由广西本地动漫企业制作的具有强烈区域文化的原创动画在东盟多国电视台展播。2018年,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制作出品的《喀斯特神奇之旅》《铜鼓传奇》先后在泰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播出了由广西中视嘉猴影视传媒出品的以广西特有物种为主角的动画片《嘉猴壮壮》,桂产原创壮民族动画片的独特魅力在东盟多国得以传播。

3.广西具有天然独到的地缘优势。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各国的用工成本也相对便宜,中国与东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相似、消费水平相对较低,这降低了中国企业走进东盟的成本。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众多,本地漫画也多为华语作品,天然也提供数量巨大的潜在受众。数据统计显示,东盟各国华人华侨占总人口的6.3%左右。这些华人群体,与我们话语语境相通,是动漫作品的潜在受众。2018年中国—东盟动漫游戏展上,来自马来西亚品口动漫社漫画家徐有利先生带着他的中文漫画作品参展,短短一天时间展品就被抢购一空。

4.广西动漫高等教育与东盟各国动漫高等教育的差异。在培养的规模、培养的层次、基于工作过程的技能分类上,广西动漫高等教育与东盟各国动漫高等教育都存在诸多差异;多元性的特征,让双边就开展动漫专业学历互认、动漫专业人才交流与互派、共享动漫产品研发成果与协同创新提供了可能性。

5.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教育、人力资源等方面合作进行了很好的拓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建了中国(广西)—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为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培训杂交水稻等现代农业人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为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培训教育官员、中小学校长、教师1000多人。

三、面向东盟地区的协同创新培养动漫人才存在的问题

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面向东盟地区协同创新培养动漫人才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跨境协同创新教育投入不足,市场较为模糊,跨境区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合作平台、协同培养质量监管、培养的动漫人才学历互认、学分互认等管理体系机制不完善,限制了面向东盟地区区域协同创新动漫人才培养合作与发展。2018年年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开始探索与泰国高校开展课程互认、学生互认的洽谈。

第二,目前由于东盟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与制度等方面虽有相似,但还是有诸多不同,教育体系对外开放差异较大,“高校+政府+动漫企业+行业协会”的产学研创协同发展创新联盟(中心)、协同创新育人平台还没建立。

第三,学历结构不均衡,行业技术类专业的选择面相对较窄,语言类专业或商科类专业较多,专业课程设置上也有区别,能直接对接的课程不多。另外,具有国际化合作经验的师资也很缺乏。

四、协同创新视角下面向东盟地区的广西动漫人才培养措施

(一)协调机制建设与政策的支持。协调机制包括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自治区层面的协调机制、学校层面协调要制建设。由于广西动漫产业目前以“园区+企业”模式发展,还需要进行产业园区协调机制建设。建立成员国政府共建的会,采用联席工作机制,统筹规划机构内外部、高校、动漫企业、动漫市场协同与建设。制定区域内成员国学历、学分衔接转换机制互认政策。协同区域内各主体成员需要提高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市场的开放度,消除因教育制度而存在的质量方面互认可的障碍,提升学位、学历互认地位。

完善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确保动漫人才培养与市场零距离,确保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

(二)多层次构建“政府+高校+动漫企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及平台,形成产业龙头与研发龙头双带动作用。推进国家层面的协同战略部署,政府部门是协同创新推动核心力量,牵头推动各种机制升级,让各方利益得到协调,形成具有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动漫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规划,从顶层上形成“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中心)组成机构与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强化协同主体成员合作意识、协同意识、转变和创新动漫人才培养的观念。“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中心)各主体成员联合攻关,解决动漫产业发展中技术难题、形成行业的核心技术;区域协同完成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搭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公共技术分享平台,促进联盟(中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培养具备知识沟通能力、职业素养高、精通工艺流程、具备前期创意策划、资本流动和团队管理等复合型动漫行业创新人才。形成以广西为中心辐射珠中国西南、东盟各国等地区,发挥出动漫产业龙头和研发龙头的双带动作用。

引导更多的广西动漫企业走出去,与东盟各国的高校、动漫企业建立创新联盟、协同创新基地、动漫产业技术协同联盟、动漫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组织。2018年,广西动漫企业广西千年传说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中视嘉猴影视传媒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制作的动画片纷纷在东盟各国国家电视台上映,南宁峰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供“一帶一路”动漫内容输出链式营销发行服务。这是广西企业面向东盟走出去,积极开展动漫产业创新交流和项目合作对接。

(三)建构广西与东盟跨境动漫人才培训服务协同联盟。完善各跨区域政府和联盟成员间组织管理结构、分享机制、效益分配机制,由成员国或企业派出行业专家组成师资力量,形成包括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就业优先、跨区域动漫企业合作等全程链条联盟、一站式动漫行业信息共享与动漫资源(含数字资产)共享联盟。

(四)加速培养动漫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立足区域协同创新动漫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实际,结合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从动漫产业链各环节出发,注重培养动漫专业人才、解决产业链中缺失环节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了解东盟文化风俗习惯,对国际贸易、商务规则熟悉的复合型师资。引入主体成员国的优秀企业人才,在“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中心)下构建双主体育人机制,培养无缝对接的动漫产业人才。

(五)协同建立“动漫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室”,构建现代学徒制,基于创新项目培养人才。跨区域政、校、企协同建立的“动漫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室”由“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聯盟及平台管理,工作室承担着培育、分解、孵化商业项目,同时整理创新项目用于教学的项目案例,以工作室为平台,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动漫人才,形成以职业技能、服务动漫产业链条为培养目标的系统化、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面向东盟地区多层次构建“政府+高校+动漫企业+行业协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协同创新联盟及平台的广西动漫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与行业需求结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相结合,同时将服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形成与区域经济对接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最终实现校、企、行业“三赢”的良好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翠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广西与东盟教育交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7(4)

[2]谭永军,韦德华,郑文锋.广西文化产业走向东盟的战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11):36-38

[3]刘倩玲.广西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报告[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8(1)

[4]卢斌,牛兴侦,郑玉明.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5]潘波.广西动漫创意开发现状及方向思考[J].视听,2016(1)

[6]王勇,管一凡.广西动漫创意开发现状及方向思考中国对东盟教育服务贸易:优势、问题与对策—— 以东盟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14(5)

[7]吕余生,沈德海.中国—东盟年鉴[M].北京:线装书局,2015:161

【作者简介】覃海川(1976— ),男,广西贵港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带头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画设计及后期、影视制作研究。 

猜你喜欢

东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