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采用互动达标理论的效果分析
2019-07-29雷杨,杨静
雷 杨,杨 静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互动达标理论由美国护理专家提出,这一理论被逐渐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当中,并且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证实了该理论的指导作用。国内也有将该理论成功用于护理的案例,但在精神疾病的护理中还极少被应用[1]。因此,本次研究选择47例在我院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互动达标理论的应用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并为首次发病,排除有严重心、肾等器官性疾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3例和常规组24例,其中,实验组年龄20~45岁,平均(32.34±5.26)岁,男13例,女11例;常规组年龄22~46岁,平均(32.18±.11)岁,男12例,女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告知其不良反应等。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互动达标理论进行护理,主要措施:①评估阶段。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通过互动达标理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患者对该病的认知度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情况进行详细的评估。②计划阶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健康问题,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患者的护理方案。在制定目标时,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达成互动。③实施计划阶段。护理人员首先要保证病房舒适,光线充足并且空气流通;通过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对其的信任,并缓解患者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知识的相关宣传和教育,提高其认知度;对患者讲解治愈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并提高配合度;还要通过与其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评分:通过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探索组和比对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判定,临界值为1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s,分)
表1 比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s,分)
组别 n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实验组 24 6.34±1.96 6.97±1.26常规组 23 8.28±1.15 8.83±1.67 t—4.11 4.32 P—0.00 0.00
3 讨 论
抑郁症的复发率较高,但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存性也较差,因此提高抑郁症患者对药物的依存性对抑制抑郁症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目前临床上针对抑郁症的护理方案虽然并不少,但是很多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并不明显。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抑郁(6.97±1.26)、焦虑状态评分(6.34±1.96)相比于常规组(8.83±1.67)、(8.28±1.15)来说,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互动达标理论的护理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状态。主要原因是通过评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护理方案,能有效提高护理效率,与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制定方案能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加深了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患者进行一对一地沟通以及定期进行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帮助患者树立治愈成功的信心,提高依存性。
综上所述,互动达标理论在首发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较好,能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起到缓解作用,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