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7-29叶广勤

关键词:早搏利多卡因乙组

叶广勤

(解放军第904医院(常州院区)(原常州第102医院)急诊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所致的血管狭窄/阻塞,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心脏病。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高油三脂过高、肥胖等,主要症状:胸痛、发热、休克等[1]。心律失常,为窦房结激动异常/激动产生在窦房结以外的心血管中最重要的一组疾病。临床症状: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绞痛、气短、乏力等。本文将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为主,分析采用胺碘酮治疗、利多卡因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平行分组方式,将我院急诊2016年3月~2018年3月撷取的82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为甲组、乙组,均为4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接受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律失常[2],排除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禁忌者、甲状腺功能障碍者、窦房阻滞者。甲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50~72岁,平均(61.7±5.6)岁。乙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52~68岁,平均(60.4±5.4)岁。两组病例的临床相关数据均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 25.0统计学软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乙组采取50 mg利多卡因(生产厂家: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86),添加于20% 20 mL葡萄糖溶液中,以每分钟0.5 mg的速度静脉滴注。

甲组采用150 mg的胺碘酮(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静脉滴注治疗,在10 min内完成滴注。然后,取150 mg的胺碘,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每分钟1 mg,维持治疗。

1.3 观察项目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疗效评判:治疗24 h后,未见早搏/早搏低于每小时10个,显效。经治疗早搏得以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没有达到显效和有效的标准,无效。前2者的总和×100%=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临床涉及的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 25.0中。计数资料、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均以%方式表示,予以x2检验处理。对比结果显示:P<0.05,能够判定为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 果

2.1 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乙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甲组和乙组的比较

甲组中,血压下降、恶心呕吐者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2/41);乙组中,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窦性心动过缓者分别为:3例、3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1%(8/41);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1000。

表1 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n=41,n(%)]

3 讨 论

快速心律失常,属于冠心病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于此,需要严格控制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利多卡因,属于抗心律失常应用频率较高的药物,能直接作用在患者的心肌室,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然而,单独通过阻滞某个离子通道方式治疗,存在有一定的局限,且无法保证治疗的安全。故此,本次研究应用胺碘酮治疗,该药物为多离子通道阻滞剂,在减缓心房、房室、房室旁路传导,以及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有效不应期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3]。与此同时,经胺碘酮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行治疗,可减少患者心肌耗氧量,增加管动脉血流量。

总而言之,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临床效果确切,并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建议在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治疗中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早搏利多卡因乙组
利多卡因通过LncRNA H19/miR-671-5p 分子轴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查出早搏,不等于得了心脏病
阻止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