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数学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策略

2019-07-25迟金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迟金红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奠定基础,培养能力的重要时期。数学学习对学生将来发展意义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学习积极性 效率

初中生对知识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新课标针对数学思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启发数学思维并竭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新课标准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新试题较侧重于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检查,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也有所拓宽,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材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课改为中心,认真学习课程理念,切实培养初中生数学思维品质。

一、创造思维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表现。要激发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和激情就必须创设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思维环境

比如在学习几何概念的时候,教师可通过几何教具模型,或者通过多媒体放映几何图片,帮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身边的具体事物上升到抽象的概念中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生动形象的实践中来,引发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归纳等独立思考将问题解决。例如《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中呈现一定的思维情境,设置思维梯度,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意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独立思考,数学思维能力和品质自然而然的得到提升。本节课精心准备,最突出的地方就是能力提升的设计,从具体到一般,从0到非0到k,学生思考讨论,展示,总结归纳,到一般性结论,再重复两遍就更好了,这是课堂精彩之处。

从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开始练习并总结方法,第二步,开始求三个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从中体会交点取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根的个数决定交点个数,且交点横坐标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过程非常重要,体验的过程无法取代。第二步,发现规律,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给一分钟的时间总结消化,内化。第三步应用。应用之后是提高,提高过程循序渐进,从与y=0的交点开始,到y=1,到y=4,到y=k

总结规律。形成高潮。,跟踪练习,并回到应用。联系实际。

二、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把思维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思维得到发展。动手实验能直接刺激大脑进行积极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所学概念,真切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如在进行“平行线的特征”的教学时,教材给出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得到的一个“静态”的基本图形,我设置问题情境: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说说你的折法。学生在独立未果的情况下,教师给予恰到好处的点播,最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使这一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然后又让学生折出一条直线截这两条平行直线,此时课本上三线八角基本图形一下子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制作的图形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分组进行了测量,还有的同学剪下了一个角,把他贴在和它同名的角上,以观察它们是否重合,用来验证这两个角的相等关系,做中学,学中做,轻轻松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开放问题教学顺应了课改“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方式。”一方面,数学开放试题教学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新的办法或策略。举例:某学生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只看到如下字样:“A、B两地相距150米,一辆汽车以50千米/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另一辆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B地出发,”(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题补充完整,并解答。本题结论没有给出,蕴涵多种可能,学生可根据条件推出不同结论,课堂气氛活跃。

四、在概念引入中培养观察能力

数和形的概念,是从现实世界中得出来的。数学的概念的引入过程,首先有实际事物或模型的直觉和表现中获得感性认识,这就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教材中引入新概念、公式、公理,首先要引导学生“感知”新教材。数学教材中“感知”教材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实物直观途径,教学中提供一些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亲自观察直接感知对象,从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二是语言直观途径。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或教师补充的基本事实材料让学生“感知”他们,引入新概念。这样引入新概念即培养了学生掌握概念的实质,又提高了观察的能力,较好地完成了“知识”“能力”。

五、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学习题由于答案固定、单一、死板,很大程度上极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更加不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学生只是一味地木偶一样的机械使用,不可能产生灵活多变、多样化的、多角度思考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一些开放式题目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进行思维能力的延伸,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敏捷性。

总之,对于初中生而言,数学的确不失为培养其思维能力的最佳课程,教师应审时度势,充分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逐步改掉教学中不合理的部分,完善数学教学思维训练,真正发挥数学课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琛.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全面培养[J].赤子.2014,4:110-111.

[2]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10:112-113.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初级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浅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在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军校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