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早期酒精性肝病的价值分析
2019-07-24孙岩海
孙岩海
(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科 吉林 吉林 132000)
临床中,酒精肝是一种常见的肝损伤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此病的发病率出现递增趋势[1]。因此病在临床中并无特异性的表现,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被发现,所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的事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了对超声诊断早期酒精性肝病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为以后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以169例酒精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不同的诊断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169例进行超声检查的早期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23例、女46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45.3±2.1)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超声检查:患者采取侧卧位加仰卧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为3.5MHZ,对肝脏的后方膈肌回声、轮廓、肝内管状结构、回声强弱、回声分布、内部光点粗细、包膜边界、大小、形态进行观察。检查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①患者需为晨起空腹;②多角度且多方位循序渐进检查;③注意调节诊断仪,防止出现假象。
肝功能检测:采用美国生产的检测仪进行检测,患者均在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进行检验。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酒精性肝病的类型和声像图特征
常见的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图像表现:①酒精性脂肪肝。肝脏体积增加,轮廓边界较平滑,无隆起,下缘角变钝,回声紧密,弥漫性升高,但是回声减弱不显著,可显示后方膈肌和轮廓,待戒酒后可恢复正常。②酒精性肝炎。肝脏体积正常或增加,或单左叶轻微增加,但是肝脏表面不光滑也不平整,肝脏下缘变钝,增高的肝脏回声,光点粗大但分布不匀称。③酒精性肝硬化。早期酒精性肝硬化肝脏体积正常或轻微增大,包膜光滑,肝缘钝,回声高,透声不加,血管分支不清晰,脾脏轻微肿大,肝外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变宽。典型肝硬化为肝脏体积变小,形体不规则、包膜变厚、不光滑,且反射增加,分布不规则,肝内血管变细且扭曲,可见肝动脉可代偿性扩张,脾脏中度或重度肿大,可见腹水、门静脉扩张、形成侧肢循环。
2.2 酒精性肝病分型与肝功能检测
两种检测方式检差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结果对比
3 讨论
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竞争也是日渐激烈,人们的生活压力普遍增加,酗酒和饮酒者人数越来越多,酒精所导致的精神障碍、酒精性肝病、酒精中毒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对家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困扰[3]。肝脏需要代谢人体摄入乙醇总量的90%以上,长时间且大量饮酒是致使肝脏出现中毒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继而引发酒精性肝病[4]。
脂肪代谢紊乱而导致脂肪肝,但是酒精性脂肪肝中脂肪代谢紊乱不能导致肝脏出现炎性反应。有研究指出[5],肝细胞因脂肪异常变化过程中的代谢变化而导致损伤程度增加,肝细胞遭受损失的易感性因脂肪过多沉积在肝细胞内而升高。长时间的摄入乙醇会导致出现酒精性肝炎,其特征为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化,后出现肿胀坏死,导致酒精性肝炎进一步恶化,会出现堆积的细胞外基质蛋白,同时会扩展到小叶外缘,从而与汇管区连接而出现桥接情况。酒精性肝硬化在长时间大量饮酒患者中的危险性最高,具有以下表现,如小结节性肝硬化、DISST间隙沉积胶原,在中央静脉四周变成纤维化,肝细胞汇管区与中央静脉间的纤维桥分膈,继而形成再生结节,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目前诊断酒精性肝病并无特异性的方法,肝穿刺活检可对酒精肝的病理分类和诊断提供最精准的依据,但是,此操作具有创伤性,很难被患者认可。MR和CT的诊断性高于超声,但是因其有辐射和价格较高等不足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超声检查可将病理改变和大体结构准确的显示出来,也可查看血管的动力学变化,超声的敏感性和诊断性随着诊断仪的分辨率增加而提升。
肝组织会因乙醇慢性的损害而出现各种类型的病例改变。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很多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会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说明在长时间大量饮酒而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超声诊断和肝功检测异常一起存在。
综上所述,可将超声诊断作为酒精性肝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方式,同时此方式具有无创、重复性高、操作简单、价格较低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同时对于长期饮酒患者可定期进行检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