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及效果分析
2019-07-24谭芬
谭 芬
(丘北县人民医院总务科 云南 文山 663200)
医用设备在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有重要性作用,尤其是医学影像设备,此类设备是临床疾病检查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医学影像设备具有造价高昂及构造精密等特点,因此设备维护管理深受院方领导所重视。加强医学影像设备的维护及管理,是确保患者及时顺利完成诊疗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1]。为此,本次研究详细分析了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8台医学影像设备定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8台医学影像设备定为对照组,5台影像仪器中主要包括1台DR,1台CT机,1台钼靶,1台MRI。所有仪器均由我院设备科负责维护管理。
1.2 方法
改进措施:将对照组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经反复研究领导核实批准后开始实施。实施内容:①首先应扩大影像设备维护人员,并要加强对操作及维护人员的能力审核及岗位培训,提高医院影像设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②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设备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方法进行日常检查操作,同时要合理调控人流量高峰期的各台仪器开机时间,减少仪器设备空转情况;并要确保仪器保养及维护的系统化及规范化,并要根据常发生的故障类型选取合理性的维修方式,例如自主维修、厂家维修和外界承包维修等多种方式合理性选择,从而降低影像设备维修支出费用;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的保养意识及重视度,通过严格管理确保各类设备每周均能做到除尘保养,上级领导要定期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检查核实,从而提高设备维护效果[2]。③加强设备材料管理,将日常设备维修所使用的配件进行合理购置及储备,避免设备出现故障时,因配件不足导致的无法正常维修,从而延长设备故障停机时间。对已报废的设备,应及时拆除可用零件留以备用,从而减少设备维修支出费用。④加强影像仪器设备的档案备份,将各阶段设备购进、维修及保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详细记录维修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及维修方法,从而为下次维修积累出更多经验,以便提高故障维修效率,并要详细备注零件购进及维修费用,为日后设备管理维修提供参考数据[3]。
1.3 观察标准
将两个阶段的医学影像设备月检查人数、阳性结果检出次数、单台设备实际利润、设备开机小时数、维修次数及故障停机天数进行记录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各项数据用(±s)描述及t检验;当数据差异显著时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影像学设备维护管理改进前后数据对比
观察组设备月检查人数、阳性结果检出次数及单台设备月实际利润均较高,且设备月开机小时数、年维修次数及年故障停机天数均较少,其数据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均具备显著优势(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组间改进效果对比情况(±s)
表1 组间改进效果对比情况(±s)
设备月开机小时数(h/台)观察组 1529.5±123.3 1439.5±112.4 237.3±26.4对照组 1358.6±115.2 1298.6±103.5 266.5±26.5 t 2.8645 2.6082 2.2079 P<0.05 <0.05 <0.05组别 设备月检查人数(次/台)设备月阳性结果检出次数(次/台)
表2 组间改进效果对比情况(±s)
表2 组间改进效果对比情况(±s)
设备年故障停机天数(d/台)观察组 48.6±5.4 6.5±0.3 10.5±6.3对照组 42.3±4.5 8.6±0.2 18.6±8.2 t 2.5350 16.4737 2.2155 P<0.05 <0.05 <0.05组别 设备月实际利润(万元/台)设备年维修次数(次/台)
3 讨论
临床常用的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CT机、DR、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器等,此类设备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且与医院效益有着密切关联。安全高效的影像设备不仅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同时还可有效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但在以往临床影像设备的使用管理过程中发现,由于设备的维护管理不足,致使设备常会出现检查结果不准确、设备故障发生频率较多、维修不及时及日常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耗等多种问题,从而降低了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安全性,致使医院经济效益受到损害[4]。由此可见,加强医学影像设备的日常维护及管理质量,是确保患者诊疗效果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在本文研究中,对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应用了改进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改进效果。改进措施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总结以往设备维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结果,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5]。在改进过程中,通过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及能力培训力度,提高设备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通过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设备材料管理及影像仪器设备的档案备份,确保了操作人员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并减少了设备空转情况,提高设备维修及维护质量,从而降低影像设备维修支出费用[6]。在本次分析结果中显示,同改进前对照组各项数据比较,通过加强改进措施后的观察组设备月检查人数、阳性结果检出次数及单台设备月实际利润均较高,且设备月开机小时数、年维修次数及年故障停机天数均较少。
综上所述,加强对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对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效率及诊断治疗准确性,减轻影像设备日常损耗,提高影像设备的使用期限,从而降低医院设备维护的经济支出,提升医院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