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2019-07-22崔善姬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延边州朝鲜族健康状况

金 美 崔善姬

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金美 崔善姬

(延边第一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本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延边州朝鲜族11所小学和9所中学的1364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经统计分析显示: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

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延边州朝鲜族;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处于转型阶段,竞争压力较大、父母过高的期望以及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差等种种原因,使得中小学生发生心理疾患的人数出现增加趋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也是如此。为了了解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在特有的文化背景下衍生出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本文在调查了延边州的8个县市中的11所小学和9所中学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探索相应的调适策略和发展策略,为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一、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1.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情况

表1 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基本状况(M± SD)

根据表1结果表明,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处于3分以上的维度较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各项维度中学习焦虑(M = 8.07)的得分处于高分阶段,表明中学生存在学习焦虑上的心理问题。孤独倾向处于低分阶段,其他维度均在中等阶段。小学生得分最高的也是学习焦虑(7.17),得分最低的维度为孤独倾向,且均处于8分高危分数以下。

以上结果可知,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状况整体处于中等阶段,且中学生的各维度各分均高于小学生的得分,表明随着年级的上升在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更为明显。因此,学校需要重视与加强心理健康上的教育与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2.家庭背景对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父母学历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检验

表2 父亲学历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比较

表3 母亲学历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比较

父母学历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检验结果得出,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分以及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等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只存在父母学历为高中以下的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为专科或本科及以上学历(见表2、3)。

(2)家庭收入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检验

表4 家庭收入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4所见,不同家庭收入的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除了自责倾向、冲动倾向两个维度以外其余均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上可知,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各个维度上显著得分高于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

(3)伴读情况在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检验

表5 伴读情况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比较

对不同伴读程度在心理健康问题总分及各维度上的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伴读程度在心理健康问题总分以及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上,“无伴读”朝鲜族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双亲伴读”得分,且差异显著;在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以及总分上,“双亲伴读”和“单亲伴读”的朝鲜族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分低于“无伴读”学生,且差异显著(见表5)

3.不同地区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分析

表6 地区差异在朝鲜族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上的差异比较

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对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县市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得分。检验发现,不同地区的各种心理问题得分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从心理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的得分情况看出,朝阳川(乡镇)地区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珲春地区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得分较低于其他地区的学生得分(见表6)。

二、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总体上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分介于2.28 -8.07分之间,处于中等水平。在各项维度中,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倾向、过敏倾向、学习以及情绪等方面心理问题较多。

1.家庭背景因素对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在影响源上,家庭背景因素是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据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教育局2016年的统计,延边地区中小学留守儿童(学生) 共计13453人,其中中小学朝鲜族留守儿童9002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66.9% 。“单亲伴读”“无伴读”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著高于“双亲伴读”的学生,表明完整的家庭结构对朝鲜族中小学生影响较大,其原因为“单亲伴读”或“无伴读”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家庭大部分侧重于外在的环境和支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个体差异及其自身具有的发展与成长的心理资源。

2.不同地区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情况

整体上看,延边州的城乡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设备、师资配备上都存在着差距。调查结果显示,珲春市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中小学朝鲜族学生较少于其他县市,朝阳川地区的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高于其他地区的学生。说明城乡教育的差距可能是导致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当前延边州朝鲜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家庭方面

(1)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随着中小学生身体的发育、自理能力的逐步发展和独立意识的逐步增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来教育和引导子女。每个阶段的孩子会存在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每个心理发展特点出现不同的问题。家长要通过深入沟通了解孩子,不仅仅是孩子的赡养人,而是要成为引导者、心灵沟通者。

(2)关注孩子的心理闭锁,减少代沟。随着成长,孩子的内心生活愈加丰富,但表露在外的东西会越来越少,渐渐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想自己独处或者与朋友多相处,反而不喜欢向父母说心里话,产生代沟现象。家长应该理解和平等对待孩子,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和方法,进行和谐的交流,比如与孩子一起探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等等,培养与孩子的共同语言。

2.学校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预防,而是要发展、预防、矫治相结合,并开足、开齐心理健康教育课,充分发挥心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普及心理知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最终达到帮助80%以上的学生拥有心理保健意识,具有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的教育目标。

(2)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各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年加大专职心理教师配比。同时提高全员参与意识,加强心理教师、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师的互动,做到互相渗透,共同提升。学校要重视心理教师的师资培训,积极选派心理教师进修学习,在本校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与讲座,提高学校教师心理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1]朱智佩,方黎,孙莉,周国权,鲁威.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综述[J].中国校医,2018(9):652-654.657.

[2]万增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基于江苏省9656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100-105.

[3]卫萍,许成武,刘燕,郭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策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2):91-96.

[4]张愫.父母学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校园心理,2009(6):379-380.

[5]黄重,叶一舵.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武夷学院学报,2013(3):93-98.

[6]张晓菲,梁瑞华,毛富强,冯秀娟,刘霞,刘宏伟,侯筱菲,柳雷.天津市区单亲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3(1):22-24.

[7]范永丽.山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6):44-47.

[8]徐铭,陈珍妹,林文光.924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11(2):83-84.

2019—02—23

G448

A

1673-4564(2019)02-0142-05

猜你喜欢

延边州朝鲜族健康状况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奋进的交响 辉煌的乐章
KORE A TOWN
共青团吉林省延边州委积极组织抗洪抢险
基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以延边州汪清林业局绿美家园小区为例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