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关注历史细节在教学中的运用

2019-07-19单冬旺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核心素养

单冬旺

[摘   要]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挖掘、提炼、开发历史细节,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因此,历史教学设计一定要在核心素养立意下以及大尺度、大视野和大情怀的理念下,进行精细化的雕琢,方能营造有生命力的课堂。文章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挖掘历史细节,以提高教学效率,打造活力课堂,并进一步探讨在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的重要性和原则,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历史细节;核心素养;活力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6-0082-02

历史是过去的、具体的,对历史的叙述也应该是生动的、鲜活的。可是,在很多学生眼里,历史学科仍然被贴上枯燥无味的标签,历史知识无非是单调的框架、乏味的概念加生搬硬套的结论。当前的历史课堂充斥太多的说教,使学生丧失了对历史课的兴趣,导致历史课堂缺乏活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教学忽视了对历史细节的运用。历史的魅力在于细节,而很多教师忽视了历史细节,使历史课堂只有史实归纳和观点解释,变得枯燥无味。事实上,缺乏情境与趣味的历史课堂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大量丰富的、有价值的细节正被湮没,历史学科的魅力也随之而去。忽略历史细节,流于宏观层面和学理知识的教学,更无法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学科素养。细节就是历史叙述中重要的环节和支撑,正是这些真实的、精彩的、繁复的细节构成了线索清晰、结构完整、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历史。

总之,课堂因细节而充实,因细节而生动。在历史教学中合理运用历史细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本文试图通过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在核心素养的旗帜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细节。

一、追踪历史细节,有助于史料实证方法的养成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但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直接给出结论,生硬说教,学生不需思考,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认知。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史料研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史料解读来实证历史结论。史料的种类有很多,新颖、生动、翔实的内容总是更能让人兴趣盎然。

例如,在讲授必修二《商业的繁荣》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感受宋朝商业的特点,很多教师会运用图片史料——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行讲解。学生对该图并不陌生,但这幅长卷到底蕴藏着哪些与商业和城市经济相关的信息,又有怎样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就需要追踪图片中的历史细节了。

1.从图片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图片中的北宋都城商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杂货铺、纸马店……各行各业,街道人来车往,形形色色,还有临街的招牌幌子,坊巷桥头的铺席买卖……应有尽有。这些具象,生动地记录了北宋当时的城市面貌,有效地折射了北宋城市经济的行业、规模、手段等历史信息,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见证。

2.从图片中激活静态的、隐藏的信息。仔细观察图片,我们发现有商铺门口悬挂着灯箱,由此引导学生想象灯箱的功能。通过合理的推测,就能明白灯箱是为夜间营业服务的,这就自然引申到了“夜市”的存在,挖掘了北宋商店经营时间变化的隐藏信息。

3.从信息中挖掘内在的、深远的价值。在这幅画的卷首处,城门高大宏伟,几匹骆驼缓缓地向城外走去,骆驼商队的出现,反映了中原与西北地区的经济往来。让学生通过图画呈现的细节,认知该时期虽然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但民间的商贸活动依然活跃,从而感受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价值。

二、追踪历史细节,有助于历史解释能力的培养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面对现实问题,能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这是历史解释的内涵之一。如何才能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呢?追踪历史细节,效果十分明显。

例如必修一《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的教学设计中,在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环节,笔者和学生分享了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细节。“公元前399年,三位雅典公民以苏格拉底不敬神为由依法提起公诉,审判此案的陪审团由五百人组成,先是由原告和被告分别为自己辩护,并进行举证。之后陪审团举行投票,来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最后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汁而死。”在这一事件中,一方是舍生取义的伟大先哲,另一方是标榜民主政治的雅典城邦,如何评判?这则历史故事或多或少给出了答案。

1.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笔者认为,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主要活动以及生活的社会环境,你只能说“认识”了他,唯有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洞察苏格拉底的内心,你才能说“理解”了他。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细节,让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对美德的追求,对法律的遵从,对城邦的忠诚;让我们体会到苏格拉底自诩为牛虻,受良心的驱使来“叮咬”雅典城邦的这种精神。

2.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全面客观公正是评价历史事件的重要原则。上述历史细节的描述,有助于学生正确评价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除课本阐述的积极意义外,学生应充分意识到,苏格拉底之死的历史事件,还隐含了雅典民主政治的悲哀和不足,那是直接民主导致的权力滥用,是公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所造成的多数人的暴政。

这种历史细节的讲解,把学生由直观学习引入理性思辨,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剖析历史问题,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追踪历史细节,有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养育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是学习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当今青少年的家国情怀现状不容乐观,如他们不关心国家形势、不认同传统文化、不参与公共事务、不承担社会责任等等。如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认知真善美,如何让学生自觉自愿地传承、传递正能量,追踪历史细节,是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终战诏书》,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宣布无条件投降。细细翻阅《终战诏书》,满满一张纸,不见“投降”二字,没有“战败”一词,只在标题使用“终战”这个中性词来喻示战争的结束。全文强调了日本受到盟国“残酷炸弹、频杀无辜”的迫害,对于日本给世界造成的伤害却以非“朕之本志”一言蔽之。文中“自交戰以来,已阅四载”一句也令人匪夷所思,日本把发动战争的起点定在1941年,让人不禁质问,如此表述置中国于何地?可见日本只承认英美的大国地位,却不承认对中国的侵略事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全文还有多处。当和学生一起研读《终战诏书》中的历史细节后,再来探讨“战争与和平”“国家命运与个人使命”的主题时,笔者相信学生情感的琴弦早已被拨动,家国情怀也早已油然而生。

可见,在恰当的时机,呈现直击人心的历史细节,让学生自发地将国家、家庭和个人命运联结在一起,可以让学生衍生出“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家国情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法,更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的回应。

总之,细节是具体的,可以营造情境,让逝去的历史真实生动地重现,帮助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细节是独特的,可以点燃思维,于细微处把握事件的实质和趋势,帮助学生培养历史解释的能力;细节是有启发性的,可以钩沉思想,言近意远,帮助学生培育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钟金珠.用历史细节打造鲜活的历史课堂:以《圣雄甘地》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8(16):67-68.

[2]  秦晓鸥.史学素养视阈下的“细节”关照[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1):61-65.

[3]  李峻.关于历史细节运用于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2018(4):30-3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核心素养
构建活力四射的高中语文课堂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推行合作学习, 构建活力课堂
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构成要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