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构成要素

2016-10-24刘红艳

考试周刊 2016年81期
关键词:活力课堂教学过程口语交际

刘红艳

摘 要: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口语交际特点,着眼于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本身各种要素,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的构成要素,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中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和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交流表达、健康成长的场所。

关键词: 口语交际 活力课堂 师生关系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善于倾听他人讲话,运用口头或书面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具备适应社会交往与职业活动需要的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基本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在传统中职语文教育影响下,口语交际教学囿于课程设置、学生素养、考试评价等因素,中职教师和学生都忽视口语交际在学习和就业中的重要性,口语交际课往往唯教材、教参、教案是从,机械琐碎,沉闷单一,缺乏生机,而大多数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口语交际能力差,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低小,吐字含混,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平时交际或面试时,思维混乱,表情紧张,手足无措,词不达意,颠三倒四,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课堂作为关注焦点,努力构建一种充满活力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形态,无疑是一条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新路子,有助于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立足口语交际特点,着眼于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本身各种要素,探索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的构成要素,试从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中师生关系、学习兴趣和方式、教学过程等方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学习、交流表达、健康成长的场所。

一、师生关系:转变教师的课堂角色,建构课堂教学策略。

探寻中职语文活力课堂源泉,我们思辨的一个问题是——活力课堂,教师何为?中职语文活力课题组于2015年4月召开了《语文课,如何让课堂更有活力》主题沙龙活动,组织师生就教师角色进行了讨论。讨论认为教师应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个体,善于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需要教师放下身段,转变角色,走进学生,成为一名发现者、引导者与倾听者,同样适用于口语交际活力课堂。

1.成为一名发现者,与学生一样保持新鲜感。

以发现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带着新鲜感发现文本中的新奇,才会有各种生成的可能,而非过去常见的替代性阅读。在发现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较强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全面发展。

2.成为一名引导者,引领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

以引导者的身份,教师才能以学生为主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用自己的情绪、识见、思想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影响学生,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与学情特点,循循善诱,课堂才会有活力涌动。

3.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以倾听者的身份,教师才会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生存方式与生命价值,帮助学生“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从发现到引导,再到倾听,简而言之,体现的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这恰恰是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活力课堂的关键所在。

二、学习兴趣和方式:以生为本、创造自主的、开放的空间,构建灵动活泼的课堂。

上半年,我设计了《中职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对我校高一、高二年级新教材背景下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大多数同学喜欢口语交际课,因为内容贴近生活,如“自我介绍”、“答询”,学生有话可讲,但也有多数同学希望教师上课时能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教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就学习方式而言,学生对教师组织的小组活动参与度不高,48.65%的同学喜欢以小组讨论方式学习,22.30%的同学喜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挥的学习方式。

据上分析,学生对以生为本、灵动活泼的课堂心生向往。如“说好普通话”这课,词的发音的准确度,句子感情的表达度,教师不能仅拘泥在朗读上表现出来,更可以让学生借助演、唱的方式表达,这样的课堂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灵动活泼;就学习方式来讲,学生期望有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空间。

三、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彰显课堂活力。

课堂教学不应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能把控课堂氛围的,一定是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的,运用多种策略在课堂上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结合以上两方面,我在《讲解》口语交际教学中做了大胆尝试:

导入:先请两位同学讲解教室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教室里格力空调的使用方法。引入课题,发现同学们讲解的时候虽然会使用这两项物体,但对这两项物体的专业术语缺乏,讲解的时候出现词穷的现象,引入今天学习的内容,讲解必须注意三个方面,首先研究讲解的内容,掌握事物的原理,其次表述有条有理,合乎逻辑,再次做到了解需求,因人施讲,最后加强语言训练,注重仪表礼节。之后用10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消化此内容,并学习完书中的示例。

小组讨论阶段:任务,每组指定一个物体进行讲解,按讲解要求,派最好的讲解员上讲台为大家讲解,讨论10分钟,分组讲解,

第一组:iphone6S,林志强同学首先在黑板上展示了三幅图片,分别是手机的正面、背面和侧面,接着在图片上通过列数字做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与iPhone6的区别,非常形象,语言具有亲和力,逻辑性强。第二组:“望龙牌”校服,徐虎由格力空调引入对校服的讲解,李川等5位男同学一起上台展示校服的魅力,讲解员从校服的材质到颜色再到意义,逻辑性强,表达丰富生动,最后用了一句广告词说明校服的魅力,“男同学穿了更加青春活力,女同学穿了更加青春靓丽,望龙校服,值得拥有”,用幽默的语言诠释了校服的美,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第三组:赤道手环,俞仁彪介绍了赤道手环和月霜手环,功能:测步数、睡眠、心跳。官网售价等,接着由同学提出对赤道手环的种种疑问,讲解员非常详细及耐心地介绍了此产品的功能,并与自己的小米手环作比较,形象生动。

每组讲解让我出乎意料,首先我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体,讲解的物体都是线下的流行元素,对此元素的研究程度出乎我的意料。其次,在群体的作用下,学生的潜力非常强大,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对讲解员讲解的物品充满好奇,再次,讲解员在充分研究的前提下,讲解有条有理,逻辑性非常强,尽管在介绍多媒体和格力空调上出现了种种问题,但对于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居然可以讲解得这么绘声绘色,我的心是澎湃的、激动的。我为我没有指定框架讲解而庆幸,我为我看到这么精彩的讲解而庆幸,更为我可以一下子听到这么多流行元素而庆幸,我可以大声地说:你们很棒!你们太棒了!此次课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索,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群体合作,达到优势互补的效应,调动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其实,这样的口语实践课堂是学生向往的,此时此刻,老师是一个引导者,是一个倾听者,感受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空间里跳跃着思维、驰骋着想象,发挥群体作用,最后独立大胆地走上口语交际舞台,知识共享,绽放课堂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要求.

[2]林伟民,侯建成.活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任苏民.教育与人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读书文摘》——浅谈口语交际,2015(22).

[5]清莲.探究中学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活力课堂教学过程口语交际
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探究
在玩中学,学中练,打造小学体育活力课堂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