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019-07-19杨槟

活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改善策略心理教育高职院校

杨槟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育阶段,学生大多处于刚刚成年的状态,在身体发育的同时,其心理方面的生长发育也极为迅速,因此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联合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原因;改善策略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学业及生活。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奠定了其之后人生心理状态的总格调,所以做好学生在高职院校阶段的心理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刚成年,其心理在快速生长发育的同时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因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生长發育中的特殊性,恰当的心理干预也能快速取得效果,所以高职院校阶段的心理教育是一场不可松懈的拉锯战。

一、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学习压力的增加

高职学生需要面对的学习内容比中学阶段更复杂也更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在中学阶段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在高职阶段的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及迷茫。在应付不断上升的学业难度时,因为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竞争也尤为激烈。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处于成年早期的高职院校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家庭教育的不足

我国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够看重,在孩子的实际教育中也不考虑孩子的自身感受,认为家长所做的都是为孩子好。在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孩子面临学业压力时,家长第一给到的不是帮助,而极有可能是更大的压力。家长为了孩子在进入社会后面临的压力更小,就在其学生阶段施加更多的学习压力给尚为年幼的孩子,这实际上是相当不可取的,也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发展畸形。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

我国大多数学校在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教育中太过注重学生成绩而忽视了其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学生在高职院校阶段的学习中被学校强制要求提高学习成绩,更有甚者仅仅依靠学生学习成绩论高低,这使得学生本身也太注重于提高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考试意外失利,学生的心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四)社会环境影响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自身自控能力不足,容易被高职院校中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学校附近的电玩城和网吧等对高职院校阶段的学生尤其是男生的吸引力很大,此时如果学校和家长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容易使高职学生染上网瘾。同时高职学生由于社会人格还不够健全,难以分辨社会中事物的好坏,容易被社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所影响。

(五)年龄问题

高职学生由于刚进入成年阶段,其心理状态还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不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自我调整,从而使得心理问题不断扩大,严重情况下还会演化成心理疾病等。同时,高职学生也逐渐接触到了社会,社会压力也不断渗透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目中,而因为年龄以及阅历的不足,学生很容易将这种压力转化为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策略

(一)正确处理学习压力

高职学生学习压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维方法转化以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来解决的。学校应该在教学时加大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家长在学生面临学习压力的第一时间应给予鼓励。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双向减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上起着重要作用。

(二)看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工作

高职学生因为家庭给予的厚望以及学校学习生活中较强的学习压力,在一些消极情绪没有得到适度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高职院校阶段的心理辅导工作尤为重要。学生的心理需求多种多样,心理辅导老师应认真且耐心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并针对其需求提供相应帮助。同时,学生在高职阶段处于成年期早期,大多数学生性格都较为腼腆,在此背景下,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从而在缓解其心理压力的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对症下药。

(三)加强高职院校心理指导中心的建设

针对高职院校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领导要加大力度建设功能全面的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使得高职学生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跟指导中心老师沟通从而解决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心理指导中心也要定期开设相关心理健康问题的讲座,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

三、教师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高职院校出现了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尊重教师、性格乖戾等特征,如何看待他们的这些行为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一环。首先家长及老师应形成一体,学生应尊重老师,老师也应指导和批评教育学生,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师和心理健康导师一样,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当努力工作,努力为学生做好榜样,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良好品质的形成。

其次要进入教育者的角色。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时刻将自己当成教育学生的一员,寓心理健康指导于教学之中,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极大的爱心与热情,同时为学生做好榜样。高职教师是讲台上的心理指导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影响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教师每学期都要组织相关的心理教育课程,并在这些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到针对具体问题的心理健康引导策略。

最后要吸引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调整当中去。实现全员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被管理者本身的思想培养不可忽略。高职院校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社交的需求是越来越大的,所以在心理健康指导中,需要通过社交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指导,例如让学生参与心理健康的探讨互动,让他们发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心灵会是一个较大的触动,对提升其道德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同时也是作为心灵指引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应在实际工作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工作,为学生做好榜样。另外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工作类型,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要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做好在服务学生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教育好学生。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也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其思想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应当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主动听取学生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四、校园环境在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笔财富。美观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处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环境教育形式不同于其他教育方式,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审美过程达到教育目的,在提升学生审美观念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引导其心理健康向好的方向发展。

校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决定了人文环境的水平上限,只有维护好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才能保持高质量。学校的环境教育贯彻了学生教育的始终,它具有全面且长效的特点。在校园环境建设中,除了对校园自然环境的建设,还应对校园的人文环境进行建设,校园文化小品、诗词书画及名言警句等,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警醒,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怀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结语

学生在高职院校阶段中因为持续增长的学习压力以及家庭、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其在成年期早期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不得到解决会影响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发展,所以,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关注,强化学校、家庭之间的紧密配合,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从而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改善策略心理教育高职院校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行政管理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教育方式探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