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太田痣一例
2019-07-18郎小乔刘华绪周桂芝王海霞吴卫志
郎小乔 刘华绪 周桂芝 林 燕 王海霞 吴卫志
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左额浅褐色斑片1年,渐扩大”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额颞交界处出现拇指大浅褐色斑片,面积逐渐扩大,右侧边界超过面中线。未曾在外院诊治。既往体健,父母及家族内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系统查体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左侧额部可见6 cm×10 cm大浅褐色斑片,边界较清,压之无褪色,巩膜颜色正常(图1a、b)。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显示:较之周围正常皮肤,皮损区域表皮基底层色素大致正常,真皮胶原之间有条索状高折光痣细胞结构,提示太田痣或褐青色痣(图1c)。组织病理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中层有树枝状细胞及色素颗粒(图1d),符合太田痣、褐青色痣的改变。诊断:太田痣。治疗:使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1次,间隔4~6个月进行下一次治疗,目前随访中。
图11a、1b:左侧额部6 cm×10 cm大浅褐色斑片,左侧红圈标记处结痂为病理取材部位;1c:红色箭头标记处为条索状高折光痣细胞结构;1d:红色箭头标记处为色素颗粒和树枝状细胞(HE,×100)
讨论太田痣(nevus of Ota)是一种真皮色素增加性疾病,又称为眼上鄂部褐青色痣,多见于亚洲人和黑人,中国人群的发病率约为0.2%~0.6%[1],男女比例约为1∶2.67[2]。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由于胚胎时期黑色素细胞凋亡异常、从真皮向表皮迁移受阻以及真皮内黑色素产生异常造成的[3]。此外,还可能与多基因突变、体内性激素分泌水平以及精神因素有关。
太田痣多分布于三叉神经支配区域,临床常见眼周-颞部型、颧-鼻唇沟型、眼周-颧-颊-颞型,而单纯发生在额部者相对少见。60%的患者在出生即出现,94%在20岁之前出现[2]。有95%的病例报道为单侧分布[4],偶见双侧受累。皮损常由针尖大或数毫米大的斑点融合而成,面积可从几平方厘米至单侧大面积受累。太田痣色素不均匀,边界不规则,斑片颜色可为浅褐色、灰蓝色至黑褐色,中间可间杂正常皮肤。根据丁达尔现象,位置越浅呈现出来的颜色多接近黄色、棕褐色,位置越深颜色多呈灰蓝色。皮损颜色的加重因素有日晒、月经期、妊娠等。
目前太田痣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激光治疗,例如Q开关694 nm红宝石激光、755 nm翠绿宝石激光以及1064 nm Nd:YAG激光等激光疗效确切。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皮秒激光对于难治性太田痣有明显效果[5]。本例患者采用两种激光联合治疗的方案是因为Q开关激光联合点阵激光治疗太田痣效果优于单用Q开关激光[6],这可能是由于点阵激光产生微热损伤区域和微剥脱区域,破坏部分太田痣的痣细胞结构,并且使得破坏的色素经皮清除率增加。太田痣的激光治疗间隔时间为4~6个月,因为真皮内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细胞残骸,黑素残骸充分清除和转运的时间可以持续到激光术后数月。激光治疗后复发率在0.6%~1.2%[7],复发因素可能与紫外线照射、体内激素水平、外用化妆品等因素相关。
本病例仅累及额部,且颜色淡,这种单一发生在额部的太田痣临床少见,初诊时考虑为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色素性毛表皮痣,这几种病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均与太田痣不同,太田痣疗效确切,有研究表明99%的患者经过3~4次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后会有75%以上的改善[2]。虽然多数太田痣仅依靠临床表现即可确诊,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