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感谢奋斗!
2019-07-16戴红梅
戴红梅
摘要:“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刘基所做的《苦斋记》中以山中所见的黄连、苦参、黄檗等植物为引,发出了自己的“苦乐相倚”的感慨。
关键词:“吃苦”;感谢贫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独特的“吃苦”观念。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民间俗语,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平实道理,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圣贤感慨,无不说明了“吃苦”二字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古之文人雅士对此常有感慨,而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孔子极其推崇的颜回也有此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们将安贫乐道视为君子之德,能够忍受清贫困苦的生活,而不改变自己的追求,那是君子的美德。
而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北大女孩王心怡的一篇《感谢贫穷》曾经刷爆朋友圈,也在网络上引发了关于贫穷和苦难的种种讨论。
从表面上看,古人推崇的“吃苦”和现代女孩的“感谢贫穷”,都在告诉我们同一件事——吃苦是福,苦难反而能助人成才。
然而细细思量,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发自内心的,想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好的教育环境、更高的医疗水准,这几乎是每一个人的本能想法。“落后就要挨打”的论断振聋发馈,“精准脱贫”“全面小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其初衷就是为了让大家“过好日子”,这种追求岂不是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说法自相矛盾?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贫穷吗?当我们在感谢苦难和贫穷时,我们真正感谢的东西是什么?
读了古人所作的《苦斋记》,文中提到的黄连、苦参、地黄等种种植物,它们除了都“苦”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虽苦而有用。
黄檗、鲜支、侧柏这等味苦的植物皆可入药,山间野蜂采花髓酿成的蜜,初时吃起来带有苦味,后面却有回甘,并能治积热、除烦渴之疾。山中泉水的小鱼吃起来“味苦而微辛”,吃了却能解酒。
这山间的种种苦物,我们喜欢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味苦,而是因为它们有其独特的作用啊!
人们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喝下苦口良药并非因为味苦,而是因为喝药能够治病。
当北大女孩写下《感谢贫穷》,她真正感谢的并不是贫穷困窘的生活环境,她感谢的是贫穷带给她的那些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极大渴求。靠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她战胜了逆境,挺过了贫穷,可是真正改变她命运的东西并非贫穷,而是她自身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
所谓的“吃苦”并不是真正助人成才的那个必要条件,人们在苦难中所展露出来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困境中奋发向上的执着、失败后永不放弃的坚韧,那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感谢的东西。
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能够挺过“苦中苦”的重重磨砺,继而成为“人上人”,这本来就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素质。令人成为“人上人”的并不是所谓的“苦中苦”,而是在面对苦难时的志向不改,在条件不足时的持续努力,在旁人不能坚持時的再撑一会。是奋斗成就了梦想,而非苦难成就梦想。
回头再次细细品读《苦斋记》,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是如此发人深省。“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
乐与苦相倚相成,有时候乐能生出苦,有时候苦也能转为乐,谁又能说得清呢?孟子写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令国家灭亡的并不是那安乐富足的生活,而是在安逸生活中失去警惕心理、开始自我放纵的行为。
一方面,对幸福安乐生活的向往是人们的本能追求。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社会的更加进步,这种愿望并不可耻,相反,这些追求恰恰是人们不断奋斗的根本动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照进现实,“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构想不再只是美好愿望,共和国从最初的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是人们不怕吃苦、不断奋斗的成果。
另一方面,奋斗一时易,时时刻刻保持奋斗精神却难。刘基在《苦斋记》中感叹道,“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在逆境压力之下,人们拥有更强的动力去奋斗,而在安逸的环境之中,一旦丧失了奋斗精神,很有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危机的伏笔。我们时时刻刻用“苦”来提醒自己,并不是因为苦难是值得追求的东西,而是为了不忘初心,保持一贯以来的奋斗精神。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最该感谢的不是在奋斗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苦难,而是自己曾经付出过的辛勤汗水。而人们若能时时牢记奋斗,遇顺境不放松,遇逆境不气馁,自然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