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19-07-16宋明宇
宋明宇
摘要:“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创新性地尝试以学生“班级特色数学”教学和活动为载体,以比赛、展示和大课间练习为平台,让学生在参加“班级特色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中体能得到发展,教学方法得到运用,数学认知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得到提升,有效增强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等,为培育和实现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行性实例。
关键词:深度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1 数学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人们用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及数学意识思考、解决、创新能力及思维倾向,主要包括思想、行为、习惯、兴趣、价值观等。数学知识具有严密性、有序性、逻辑性、多样性,所有这些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因素。具有数学核心素养的人,在思维方面应具备以下方面:一方面是指数学核心素养外在表现是“严谨”。数学素养高的人接受过严谨的数学教育,他们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在做事过程中表现与一般人不同——对数的反映比较敏感并适应得快,能从复杂的环境中剥离出其中掺杂的一些数学元素,形成对事物的初步认知,通过分析,用数学方法思考说明问题,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较严谨、有逻辑性。另一方面是指数学核心素养内在的特征是训练人的思维。思维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发展、延展,数学思维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客观性、创造性、直观性、逻辑性、深刻性及灵活性等。人们认识、了解世界,其目的是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数学思维比其他思维,更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它更严谨、科学,更追求事实依据。依靠数学思维去观察、思考、分析客观事实,更能体现其客观真实性;数学思维的形式比较直观,但思维具有抽象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模型、动画演示及图片增加学生对抽象思维的理解,也通过具体数据、图形进行分析探究,增加其直观性。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
2.1 基于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教师充分掌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挖掘其中所蕴含着的数学核心素养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对于核心素养有更直接的接触,对于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更直接的培育。而提高教师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能够展开对教师的再培训再教育,在每一学年教学管理中,学校在确定每一位教师所教授的年级之后,根据该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重新构建教学的目标、课程计划和教学模式。确保教师的核心素养掌握情况是同该年级段的数学教学活动相一致的。如几何直观素养主要是在小学四年级的图形中实现,必须能够对从事四年级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师的几何直观素养展开培训提升。
2.2 实现数学核心素养同数学课堂内容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能够以小学生的数学“四基”目标,展开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第一是可以在数学课堂中明确每个课程内容所要达到的四基目标,从而借助多样化的教學手段,展开核心素养的培育。如在小学方程的认识教学活动中,在方程教学中,要求完成方程的基本概念的教学,引导学生能够实现方程的实践应用。因此在教学互动中,教师通过情境设置的方式,通过天平大小对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能够完成对方程式子的抽象认知。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等;第二是要求能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学知识内容的实践应用发展的其基本的内容,而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动而言,也必须要求能够实现核心素养的生活化实践应用。当前可以通过设置活动平台的方式,要求学生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从而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在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感、创新思维等等来层层解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由此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了生活化实践发展。3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实现了变革创新,而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重点所在。当前展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必须能够从教师的核心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入手,如此才能够正确的布置设计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核心素养同教学内容,如实现核心素养同小学数学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知识、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结合展开;更重要的是要求实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情况的评价体系的创新优化,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核心素养的下一阶段的活动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左姗姗.面向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马露露.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8.
[3]于嘉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沈阳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