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019-07-16安成日
摘 要: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体系,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文章以H高校国际政治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认为高校应调整现有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公共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比例,适当增加专业实践方面的课程,减少不必要的学位基础课、相应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及门类,在研究生课程中不再重复本科教学内容,真正发挥硕士研究生课程在本科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7-0067-04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生层面的招生考试制度也很快得到了恢复。恢复招生考试后的我国高等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本科生乃至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据2017年11月6日,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17年“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191.1万人(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研究生55.2万人,研究生招生64.5万人”[1]。
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培养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诟病”, 许多用人单位指出,当前大学教育质量下滑,形成了“今天的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5年前的硕士不如10年前的本科”的贬值链[2]。这一说法,虽有些偏颇,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严重背离了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宗旨,值得高校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笔者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以研究生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为核心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个性、缺乏专业特色等问题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现行的研究生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各高校培养单位根据国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教研办〔1998〕1号)以及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等相关文件[3],并结合各培养单位具体情况设置和确定的。现行的研究生课程由“公共课”“专业课”和“其他培养环节”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公共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专业课”包括“学位基础课”和“学位方向課”;“其他培养环节”则包括“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等“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设计)”。我国高校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大多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上述文件设置的,但是这种设置模式,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公共课”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设置公共课程是教育部的刚性要求,也就是说不管你攻读何种专业,“公共课”都是必修科目。不仅如此,公共课在整个硕士培养课程中还占相当大的比重。就拿H高校国际政治最新培养方案来说,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总学分要求达到24学分,而其中“公共课”的学分则要求达到≥9学分,公共课学分占总学分的37.5%。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专题”课程内容相似,对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等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大多数内容与专业课的内容相重合。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非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又普遍降低课程的难度。因此,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普遍认为公共课“没有意思”“没用”。
另外,“第一外语”和“外语选修模块”也在“公共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众所周知,目前硕士研究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不同专业对考生的外语水平要求也不尽一致。当前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因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把不同外语水平的考生编入一个班级授课,特别是小语种更是如此。那些条件较好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选修人数较多的大语种,如“英语”尚能通过考试,根据研究生外语的实际水平,分班授课。但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依然难以解决水平差异带来的教学困扰。例如,对一个英语专业毕业且已过英语专业8级水平考试或已通过英语托福、GRE考试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上“公共课”“外语”就是“受罪”和“浪费时间”,对这样的学生来说,需要“恶补”的并不是外语而是未修过的“专业课”空白。此外,“公共选修课”中开设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与公共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等社会科学类专业开设的“方法论课程”相重叠。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该课程也缺乏吸引力。
总之,目前硕士研究生公共课程的设置,并未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笔者认为,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公共课程”应该引入免修制度。如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研究生可申请“免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专题”课程,再如社会科学类开设“专业研究方法论”专业的研究生也可申请“免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外语(英语)过6级,过专业8级或考试通过英语托福、GRE考试的研究生,也可申请免修外语,其他小语种外语则比照英语执行。这样在硕士阶段,研究生可拿出更多时间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积极弥补本科阶段的专业缺陷、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深化本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
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本科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其课程设置上的深度和广度,应高于本科生教育,并为后续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打下厚重的基础。可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教学水平与本科课程水平相差无几,缺乏应有的广度与深度。对不少研究生而言,为毕业混“学分”,成为上研究生“公共课”的唯一目的。
二、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硕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研究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硕士研究生不仅是知识的“吸收者”,更应该是知识的“生产者”。因此,硕士研究生培养不能重复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教育。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公共课程”的刚性要求和“一级学科招生,就按一级学科设课”原则的双重挤压下,很多二级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越来越失去了其专业特色、区位优势和研究优势。
就拿H高校国际政治专业最新培养方案来说,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总学分要求达到24学分,而其中“专业课”要求学分达到≥12学分,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的50%。从表面上看,专业课的比重还占大头,但如果细分析专业课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和开设的课程就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上所述“专业课”分成要求必修的“学位基础课”和需要选修的“学位方向课”。“学位基础课”开设“政治学基本理论”“国际政治基本理论”和“政治制度基本理论”三门课,共计6学分。众所周知,“学位基础课”中的“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政治制度基本理论”并不属于国际政治专业方向的基础课程,而这两门课却占4学分,占国际政治专业总学分的16.67%,占国际政治“专业课”学分的33.33%。本应成为国际政治专业学位基础课的“当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国际关系史”等课程被迫居于选修课范畴的“学位方向课”。在国际政治专业培养方案中,真正属于国际政治专业范畴课程学分只有可怜的9学分,即“国际政治基本理论3学分+学位方向课6学分=9学分”。国际政治专业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37.5%。在国际政治专业,专业课的课时无论是课时量还是学分所占的百分比都正好与“公共课”大体相同。
H大学国际政治培养方案要求硕士研究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所开设的10门“学位方向课”中选修≥3门课程。由于作为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必须选修“当代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国际关系史”“专业外语”等基础课程,所以很难再有余力去选修能够体现H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区位优势、专业优势的其他选修课程。这种情况并不限于H大学国际政治专业,其他专业、其他高校也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因此,有人就戏言,“现在高校的研究生,只分两大类。文科研究生和理工科研究生”。
在研究生教育中,所开设的课程往往代表本专业的区位优势、学术优势和地域特点。各高校相同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的差异,最能代表该校的区位优势、学术专长和专业特点。相同的专业都必然开设的“学位基础科”“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等内容各高校差异并不大。这些课程都属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范畴。“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略微拓展和反复,只是一种“本科再教育”,这与理想的研究生教育相去甚远。
碩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不合适。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由于“公共课”和与专业方向关系不太密切的“学位基础课”挤占了大量学时和学分,而且专业基础课也被纳入选修课范围,最终导致研究生可选的专业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所剩无几。但是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言,除了学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外,开设一定数量的、优质的专业选修课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特别是为研究生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跨专业的选修课,能为硕士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更广阔的视野,也使其更容易“出产”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三、研究生“其他培养环节”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培养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研究生培养除了“公共课”“专业课”外,还涉及“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学位论文(设计)”等“其他培养环节”。就拿H高校国际政治硕士培养方案而言,“其他培养环节”中设置了“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两项。H高校国际政治专业研究生培养环节—“必修环节”中,设置了“学术报告”“文献综述与科学研究报告”“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学术交流”“经典著作研读报告”等内容。该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在上述各项中选择三项内容修满≥3学分。虽然在H高校培养方案中具体规定了“报告”“实践”等具体选项,但是并没有规定具体次数和要求,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很多都流于形式,未能在促进和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起到实质性作用。笔者认为,“文献研究综述”“经典著作研读”等应紧密结合学位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教学而展开,不宜单独设项开课。“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和“专业实践”是研究生学以致用的重要科研实践活动,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上述科研实践活动,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和学术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其他培养环节”中,学位论文是必选之项。硕士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方可获得学位,否则无论你超额选修多少学分,你也不能获得学位。近年来,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都加强了对学位论文的监管,取得了可喜成果。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程序方面多数高校都建立了“选题—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的完善的撰写程序,还建立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监控机制,推出了“电脑反剽窃审查—匿名送外审—学位论文事后抽查”等行之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质量监控措施。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依然不容乐观。具体原因很多,既有研究生课程体系方面的问题,也有应试教育造成的研究生个人文化素质问题,也有大的社会环境造成的“不劳而获”一心只想拿学历证书而非获得“真正学问”的心态以及导师水平参差不齐,导师团队建设跟不上研究生扩招等。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问题、导师水平差异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还没有短期内能够获得解决的迹象。
四、对于完善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体系方面的几点思考
通过对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设立公共课课程免试、免修制度
取消“公共课程”开设过程中“一刀切”式的“必修制度”,导入公共课程“免试、免修制度”。
首先,根据研究生的专业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成果专题”等公共必修课,向哲学、政治学、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开放“免修”。对上述专业的研究生而言,这些“公共必修课”内容,多与本专业的专业课内容相重合,从专业角度讲授与“公共必修课”相关的内容,无论是其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公共课”的水准。
其次,研究生必修的“第一外语”也应根据专业要求开设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外语班”的同时,根据研究生入学前取得的外语层级,如英语六级、英语专业8级以及托福、GRE成绩等,给予相应的免试、免修资格。建议研究生入学前凡是已通过英语6级及以上英语水平考试者,一律给予研究生“第一外语”免试、免修资格。其他小语种为“第一外语”者,则比照英语免试资格执行。至于“公共外语选修课”也应尽可能让位“专业外语”,大凡开设“专业外语”的专业也给予免修“公共外语选修课”的资格。
最后,凡是专业课开设“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论”的专业,一律给予免修“公共选修课”中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资格。尽量避免重复设课和重复开课。
通过导入“免修制度”,优秀研究生不再为“无聊乏味”的“公共选修课”劳神费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课学习和学术创新。在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下,“公共课课程”占整个研究生必修学分的37.5%,导入“免试、免修制度”以后,“公共课课程”在整个研究生必修学分中的比重有望降至15%左右。
(二)大幅度降低公共课在研究生培养中所占学分
在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公共课学分占研究生总学分的37.5%,与专业课所占学分大致相同。研究生教育并不是大学的通识性、普及性的基础教育,而是上一个层次的专业教育,其目的是专业基础人才的培养。“公共课程”大量挤占研究生课程和修业学分,淡化了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是研究生专业水平整体下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公共课程中节省下来的学时和学分应倾向专业选修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外语学习,使研究生更深入地去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研究动态,使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能够更加突出本单位的地缘优势、学术优势和本专业特点。
(三)削减“学位基础课”中的非专业方向课程,相应
增加专业基础课程
在当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专业课”中的“学位基础课”里,非专业方向的课程占据很大的比重。非专业方向的课程占整个“专业课”学分的33.33%,占“学位基础课”学分的66.67%。较为理想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应占30%左右,“专业选修课”占40%左右。大量公共课程和非专业课程进入研究生专业课程体系,使现在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看起来更像本科培养方案。硕士研究生培养失去了应有的专业性和学术层次感。为突出研究生培养的专业性,建议刪除“学位基础课”中的非本专业课程,代之以“专业基础课”,好让“专业基础课”不再去挤占选修课的学时和学分,提升硕士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性。
另外,通过增加具有本培养单位地域特色、专业优势的选修课程及学术前沿讲座等极力打造本学位点的学术优势和学科特色。使本学科点毕业生不仅具有同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又有突出的本专业的地域特色和专业优势,即达到所谓的“和而不同”。
各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培养目标,设置科学、规范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专业教育,而不是普及教育,并为后续的博士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四)加强硕士研究生的“其他培养环节”
硕士研究生教育重在知识的创新。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着力打造“创新”环境。“其他培养环节”中的“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文献综述与科研报告”“经典著作研读报告”等内容当属为此目的而设。但是上述内容所占的学分仅相当于研究生总修业学分的12.5%,应进一步提高这一部分内容在研究生总修业学分中的比重,最好能增加到15%以上,而且将“学术讲座”“学术交流” “专业实践”等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刚性要求。
在研究生培养中,指导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师的学识和眼界往往最终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程度和质量。本科生、研究生扩招以后,教师忙于应付教学,鲜有多余的时间进行阅读、思考和从事科研活动。因此,很多研究生导师多年指导研究生以后,反而时常感到“江郎才尽”。当今时代是知识大爆炸、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有意识地进行导师轮训是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建议引入国外大学教师“学习年制度”,给每一位连续从事4—5年本科、研究生教学的教师,带薪去国内外高水平高校访问、学习交流一年的机会,使他们得以及时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也选派部分优秀在读研究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和学习,拓宽研究生的学术眼界,提升其创新能力。
总之,作为研究生教育核心环节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体系的建设问题,会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对这一问题不仅需要重视,更需要科学、系统地进行规划。
参考文献:
[1]2017年度教育部直属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EB/OL].(2017-11-06)[2018-07-05].http://www.moe.gov.cn/ jyb_xxgk/moe_xxgk/xxgk_left/year_more/xxgkndbg_jyb-zsgxxxgkndbg/201711/t20171106_318502.html.
[2]大学教育质量下滑 博士不如5年前的硕士[EB/OL].(2015-07-24)[2019-01-06].http://club.kdnet.net/dispbbs. asp s=share&id=11059831&boardid=1.
[3]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收稿日期:2019-02-10
作者简介:安成日(1964—),男,吉林珲春人,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东亚国际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