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破解
2019-07-16韩璐
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由载体转化为新的发展模式,对于推动现代教育结构优化及调整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源、效率、创新、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新兴业态,无论与哪个领域结合,都会产生无与伦比的爆发力,让该领域实现快速转型。本文从“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发现两者融合能够提供最佳的思维养料、实践土壤、优化渠道;研究认为两者融合也产生了无法规避的问题,如滞后思维影响普遍存在、载体创新应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教育资源选择缺乏加工宽度、主体意识自主性相对不足、教育规律认知及把握存在发散特征等;结合现代教育发展实践,学校为推动“互联网+现代教育”有机融合进行有效的尝试,学校需要做到加强主体教育培训,提升载体创新力度,增强教师资源意识,保持教育主体功能,遵循教育基本规律。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教育;教育规律
作者简介:韩璐,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5-0084-03
“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不仅仅是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更是思维意识的发展,现代教育体系中的翻转课堂、MOOC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典范。而教育“大数据”在某种情况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决策机制,越来越多的教育制度通过不断优化和改革,焕发生机,而大数据体系的完善让现代教育决策路径缩短,教育效益更高。另外,層出不穷的教育APP为现代教育提供更多的教育载体,让教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
一、“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现状
1.“互联网+”为现代教育提供思维养料。互联网本身具有无界性特征,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体系获取越来越多的思维养料,学校能够从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中找到适合本单位的教育策略。如MOOC(慕课)、翻转课堂及远程教育等方式,都是在积极总结世界教育发展经验,结合“互联网+”优势创造出来的有效手段。
2.“互联网+”为现代教育提供实践土壤。实践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有理论教育及实践过程最后都要体现在生产生活中,否则教育就失去其意义。从教学目标来看,越要求理论向实践转化,就越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2018年,全国实践教育课程与理论课程比值从1∶1优化至5∶3,所有年龄层面的教学课程设计都突出“实践”特征,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全国教育资源配置虽然并不均衡,但“互联网+”的共享特征,能够让现代教育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以往线下教育模式逐渐向线上线下融合方向转化。
3.“互联网+”为现代教育提供优化渠道。“互联网+”不仅拥有海量的资源数据,还拥有众多的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任何高效的教育方法被提出后,如果散布于网络就会被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检视,从而能够得到反馈,逐渐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实践,而“互联网+”能够让任何一种教育方法普及,打破传统敝帚自珍的局面,让教育本身成为沟通的渠道与桥梁,让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提升全社会的教育质量。
二、“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滞后思维影响仍然普遍存在。虽然“互联网+”已经在98.1%的教育体系得到应用,但仍然有1.9%的偏远山区、林区无法实现有效联通,虽然国家对于“互联网+现代教育”给予高度重视,但仍然有55.3%的教育工作者固守传统思维,这也导致目前教育体系无法摆脱“一分订终身”的主要原因。虽然教育要求以实践为牵引,但在具体评价时却仍然“以分数论英雄”,很多应该有的实践课程被挤占,学生60%左右的时间都在刷题,而非实践[1]。
2. 载体创新应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互联网+教育”载体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方法及理论创新大多都符合地域需求,而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教育课题体系不够完善,政府很少组织国家层面的教育研讨或创新活动,导致创新者本身也难以从全局视角去考虑。大部分的现代教育载体创新都在本市、县、区进行,甚至还会出现“校自为战”的现象。“互联网+教育”载体成果虽然很多,但与实际需求总存在各种各样的差距。
3.教育资源选择缺乏加工宽度。由于“互联网+”能够提供海量的资源,让教育选择增多,但从现有的资源选择来看,80%左右的教案、案例、数据都是针对“一事一议”进行,虽然能够满足当节课授课需求,但却难以延续。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能力素质有限,不会使用对比分析法、综合汇总法、数据解析法开展教学,从而降低教育资源的加工宽度。
4.主体意识自主性相对不足。传统教师的评价体系大多以资质、年龄、职级论英雄,这种评价机制是基于本校范围内进行的。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使用,现代教育竞争范围也开始逐渐扩大,以往教师只需要在本校范围内独占鳌头即可,现在不得不接受全国甚至全世界教育平台的拷问。以往优秀教师的教育成果是要大范围推广的,但现在很多教师不敢将自己的做法展示出来,导致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不强。[2]
5.教育规律认知及把握存在发散特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教育规律也呈现出很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与互联网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互联网+”最先进入的是经济领域,因而所有的研究成果几乎都以当时形成的认知为主,但现代教育本身处于“互联网+”发展中期,很多规律与特征都出现新的变化。目前的教育理论发展,并未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进行有效总结,很多认知都呈现出发散状态。
三、“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对策方法
1.加强主体教育培训,提升现代教育思维。为有效提升教师群体的现代教育思维,学校必须在加强主体培训上下功夫。首先,组织普遍性教育。组织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教育,理解“互联网+”与现代教育融合特点及趋势,让大家知道该干什么。其次,培训数据化思维。以往教育评价被视为不可量化,但如果树立数据化思维,将学生行为数据化,就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量化。[3]最后,远程资源性培训。对于其他学院的专家,学校可邀请教育专家使用网络转播载体,进行远程学习观看,确保资源效益最大化。
2.加强载体创新力度,确保达到最佳效果。载体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特征之一,以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够检视的方法,现在通过网络模型就可以迅速达成目标。首先,培育群体创新思维。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创新已经成为体系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面对任何压力,都必须不间断地进行创新,为教育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及空间。其次,加强目标牵引。国家每年针对“互联网+现代教育”设计研讨目标,组织各省市进行多层试点,在主体目标的牵引下,其他教育体系均可以进行相关性创新,从而不断优化教育体系。最后,载体创新评价。各省市每年都需要上报一定数量的创新载体或方法,并进行评估与确认,学校可以根据其适用范围进行打分,实施奖惩。
3.提升教师资源意识,提高信息加工能力。教师必须要成为数据资源的加工者,不断优化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首先,培育教师资源意识。教师现在必须要具备掌握时事热点、归纳整理数据、分析典型案例、延伸拓展效果等能力,“互联网+”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能力饱和论”认知,而将教师推向更为广阔的竞争空间。[4]其次,加强教师信息加工能力。教师必须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理论水平和逻辑思维,以便能够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识别与加工,使自己成为“数据人”,能够利用数据手段实施基本教育。最后,加强横向纵向联合。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频幅,即横向对比和纵向延续,教师必须具备将两者联合使用的能力。
4.保持教育主体功能,突出教师引导特征。“互联网+现代教育”本身是优化的手段,但教育目标、主体、客体等要素是不会变化的。首先,明确教育目标。只有教育目标明确才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使用,无论哪个教育层级都必须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将自身工作统筹起来,将个体效益最大化。其次,优化主体功能。随着“互联网+”的持续深化,教育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开始互换。教师开始从教育主导者转向幕后,在引导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功能,依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进行提升。
5.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实现网络有序融合。“互联网+”為现代教育体系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只有不停地总结与实践,才能够确保网络与实践全面融合。首先,把握教育基本规律。积极总结“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的基本规律,通过把握教育的全部特征,找准创造的切入点,提升教育的整体效率。其次,逐步融合发展。牢牢把握事物循序渐进的特征,从学习入手,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将“互联网+”融于现代教育,推动教育向新的趋势前进。最后,提升载体智慧化功能。尽量将所有的教育资源形成体系,通过特定的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增加其智慧功能,学校对学生教育进行主动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及载体,确保“互联网+”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金莲,孙美翠.浅谈互联网+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提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66-67.
[2] 薛丽华.浅谈“互联网+”与现代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6-17.
[3] 康国栋,张延亮,周清平.正向融入“互联网+”,助力“双创”人才培养——以吉首大学的社交化网络教学改革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6,(8):122-126.
责任编辑 程 哲